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许多新的会计理念和处理原则,且更多的体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在会计计量属性方面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我国新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显示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实质性进步,也充分反映了我国会计实现国际趋同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2.
企业年金会计是养老金会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筹集阶段,企业年金会计的会计主体仍然是企业;运营阶段,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会计主体.企业年金费用的计量需要在一定的精算假设之上运用保险统计估价法确定;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初始确认与计量和一般企业资产基本相同,但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再确认一般选择市场价值.企业年金会计应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会计是养老金会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筹集阶段,企业年金会计的会计主体仍然是企业;运营阶段,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会计主体。企业年金费用的计量需要在一定的精算假设之上运用保险统计估价法确定;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初始确认与计量和一般企业资产基本相同,但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再确认一般选择市场价值。企业年金会计应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归属为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所得税负债并计算所得税,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逐渐与国际惯例趋同,对企业的发展和所得税会计核算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4年7月《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正式实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得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得以明显推进。但与此同时,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我国原有会计计量属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会计问题也日益突出,保险公司的业务表现为根据保险单(保险合同)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保险公司即负有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责任,在向保单持有人支付赔偿或给付以前,应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我国目前对保险责任准备金计量问题的研究中,主要从保险精算的角度来探讨不同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而没有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其计量属性,保险合同属于金融工具,而金融工具最 相关的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的,因此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量属性也是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很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引入和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文章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定义陈旧过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不准确、定位不合理,因而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会计原理的内在逻辑性,推导出六大要素中资产的计量是核心,同时说明目前会计计量理论从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是历史的必然性;其次,讨论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类计量属性与公允价值属性的关系,使大家进一步认识计量属性的本质;最后,提出我国新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并在四种情形下适用,需要亟待解决的两问题,以便我国会计水平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制定已经成为会计准则的核心项目之一,但至今没有最终标准化的准则,其中,难点在于保险负债的计量。本文从消除会计错配的视角并结合IASB的研究发展的过程,对IASB所推行的利用公允价值计量保险负债的依据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根据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2009)关于金融商品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仅利用公允价值或者是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单一计量属性,是不能消除保险负债及其与用于担保的保险负债的金融资产之间会计处理上的会计错配问题;为消除错配,对保险负债应根据其特性及运营使用状况采用脱手价值和入手价值相结合的混合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会计原理的内在逻辑性,推导出六大要素中资产的计量是核心,同时说明目前会计计量理论从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是历史的必然性;其次,讨论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各类计量属性与公允价值属性的关系,使大家进一步认识计量属性的本质;最后,提出我国新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并在四种情形下适用,需要亟待解决的两问题,以便我国会计水平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保险企业行为的分析是研究保险的基础,而保险功能是保险企业行为度量的依据。目前,对于保险企业投入行为方面,学者普遍认为投入要素包括劳动力、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而有关产出方面的认识则存在较大差异。度量财产保险企业产出行为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法,另一种为安全性为目标的流量法。通过研究发现,生产法更适宜于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2.
保险利益制度有效地约束了投保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投保人风险,但在我国却诱发了保险人欺诈。现行保险法规定而导致的保险利益认定上的实质不公平,是保险人欺诈的制度性原因。中国应从立法上完善保险利益制度,规定保险人承担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的审慎义务,加重保险人恶意承保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问题,是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责任保险的重要领域。本文以珠三角环境责任风险为实例,认真分析了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阐述了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发展环境责任保险有效对策,对加强环境责任保险,推进二型社会建设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虽然《保险法》和保险条款都规定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是以被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但在实务中,保险公司通常是根据过错来厘定保险费率和承担保险责任的。冲突的根源是将交通事故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相混同。应正确认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根据现状修改相关规定,以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减少赔偿纠纷,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受害第三者的直接请求权是指交通事故中受害第三者向承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人直接请求给付责任保险金的权利.赋予受害第三者直接请求权的目的在于保护受害者的利益.第三者直接请求权的基础在于强制责任保险的社会功能,但其性质属于法律特别规定的权利,是法律特别创设的债权.我国法律对第三者直接请求权没有直接规定,必然会造成适用中的混乱,应该在立法中对第三者直接请求权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我国保险行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后,在保费收入的会计确认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保险公司对签订的再保险保单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对再保险保单的影响重大,本文主要阐述重大保险风险测试问题的提出以及主要测试方法,并从实务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的重大保险风险测试规定对临时再保险、非比例合约再保险和比例合约再保险等再保险保单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保险资金进行资产配置时,必须考虑其负债约束的特点。其主要的解决方法是以盈余收益率的均值及其方差为研究对象,确定有效边界及最优资产配置结构。通过具体的例子,给出了盈余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说明了在引入负债的情况下,盈余最优化所得到的最优资产配置结构不同于未引入负债时的资产配置结构,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作了新的规定,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来调节利润,也反映了会计;住则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博弈。我国目前资产减值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需按照新资产减值准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相关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问题 ,来源于证券化中破产隔离原理的应用 ,证券化资产是作为融资还是作为出售处理会给发起人的财务报表带来不同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会计报表合并问题的实质是对证券化中产生剩余收益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以《会计法》为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的严峻现实对相关法律的完善提出了要求,尤其是法律责任规定上的完善。准确界定法律责任主体及其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各种法律责任承担方式,破除法律责任适用上的障碍,是增强《会计法》的现实效用、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