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刚 《经济论坛》2007,(8):28-31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引领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经济,它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洛阳要打造成一个生态化工业体系、生态化农业体系的新型城市,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消费方式,这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化城市转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循环经济是指产品消费之后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的发展呼唤绿色核算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经济视角》2005,(8):15-15
循环经济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新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需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福建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内在要求。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I,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整个经济社会系统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如能成功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循环经济建设,不但能有效地克服发展路径上的障碍,而且可探寻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随着福建省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生态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6.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经济层面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是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全社会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  相似文献   

7.
陈清 《发展研究》2004,(12):31-32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新趋势。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主要载体,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本质是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品排放”的开放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引导社会从现行退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环境无害化、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愈来愈遭遇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发展循环经济因此成为一种趋势,尽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社会各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循环经济就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循环经济概念界定及内涵要求。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牧童经济”,是由“自然资源→产品、用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依靠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从而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人类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在这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而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坚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持续循环方式,坚持“资源消耗减量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再生资源化”,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的发展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强全民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行动。常言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国首次把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宗刚 《经济论坛》2007,(17):49-50
一、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 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将循环经济观引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资源“透支”型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瓶颈,必须走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资源利用过程,是当前最先进的经济增长模式。要从统筹规划、立法保障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努力,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05,(7):12-13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讲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和主要措施。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福建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刘丽敏 《经济师》2008,(3):277-278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文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弊条件,并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11)
资源型城市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长期不成熟的资源利用和开发,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存在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然环境恶化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积极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性城市进行经济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太原市结合市情积极打造循环经济,文章以太原为例,探索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2004年9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循环经济的理念将贯穿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中,无论是规划纲要,还是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到2010年,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在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为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中央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项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2005,(11):1-3
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循环经济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加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方位、多层次推广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