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近年的审计中,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在对本单位预算外资金的账务处理中,违反有关法规设置无效账户,进行错误核算。具体表现是:一些部门单位把属于财政资金的预算外资金当作本单位的收入入账,在收到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时,账务处理贷记“预算外资金收入”或“事业收入”科目。其二级单位“上行下效”,造成了收入和支出的重复计算。这样的账务处理,使得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没有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进行正确核算,把“银行存款—财政专户存款”变成了空头账户。其弊端:一是混淆财政资金和单位收入,造成单位收入反…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的应缴款项是事业单位的负债,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经常使用的会计科目,它包括按财政部门规定应缴预算资金、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以及其他按上级单位规定应上缴的款项。应缴预算款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代收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单位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收入。  相似文献   

3.
王永岗  黎会凌 《西部财会》2003,(4):56-56,52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通用科目中设有"应缴财政专户款"和"应缴预算款"两个科目,分别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和按规定应上缴预算管理的款项.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日益深化,非税财政资金收缴管理愈来愈规范,"应缴财政专户款"和"应缴预算款"科目已不适应改革需要,应予以取消.  相似文献   

4.
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范围。必须全部纳入财政管理,参加财政分配,接受财政监督。在运用“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单位所设置的本科目所对应的收费是否经国家、省、市级的物价、财政部门批准,是否按收费许可证允许的范围,批准的标准收费,是否使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的收费票据,按规范填写收费,有无票据使用不当,继续收取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等行为。特别是既有行政处罚职能,又有收费职能的单位,有无变相收费,以收代罚等滥…  相似文献   

5.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新会计制度后,行政性收费为国家预算收入,通过“应缴预算款”科目全额上缴财政国库。事业性收费通过“应缴财政专户”科目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常常是有意无意地混淆这两个会计科目,造成截留国家预算收入。审计时应注意把握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审查。  1.核对《收费许可证》与上级部门批准收费的有关文件,看其收费性质是否一致。  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有时由于没有具体写清楚哪个项目属于行政性收费,哪个项目属于事业性收费,在给单位签写收费性质时则…  相似文献   

6.
今读曹显知同志的设置和运用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之我见》(以下简称曹文,详见《四川会计》2003年第四期),觉得其会计处理有些不当之处,以下提一点看法,谨与曹显知同志商榷。曹文在各单位收取预算外资金时就将其中一部分资金确定为预算外资金收入,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不符。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到底应该确定多少比例的金额为预算外资金,也是一个不好掌握的问题,因为各单位的会计人员确定的金额与财政部门的预算外管理人员确定的金额不一定相等,到时各单位和财政部门不仅要经常核对实际上缴财政专户数,而且要确定每一笔收入的预算外资…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在对一些行政机关审计时,发现有的单位把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变成了违纪问题的“防空洞”。从表面上看,这些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了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并且缴入了国库或预算外财政专户。实际上这些单位把合法的资金转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同时,也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违纪资金统统转入了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再通过财政返还,把违纪资金变成了财政拨款。这是一种披着合法外衣的、更加隐蔽的违纪手段。我们采取从财政专户入手的审计方法,查出了这种违纪行为。具体步骤是:一是取得被审计单位预算外…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和财政部《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预算外资金归国家所有、归政府使用、归财政管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适应.预算外资金的会计核算也就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在国务院29号文件下发之前,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是“财权不变(指各部门和单位),财政监督代管,财政专户储存”的办法。各部门和单位将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存人财政专户,在资金结存类中设“财政专户存款”科目,收:财政专户存款,付;银行存款。财政部门在资金来源类中设“专户储…  相似文献   

9.
在审计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较普遍地存在通过往来科目隐匿收支的问题,将“暂存款”等往来科目作为报销结算科目,预算外资金在此类科目列收列支,其资金来源:一是单位的杂项收入;二是向下属单位收取的赞助费;三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上缴财政专户的收费。例如,有的单位对发放资金、津贴、补贴及购买实物、招待费等开支,基本都在往来科目列支;有的单位将应上缴财政专户的数百万元收费,也在此类科目直接坐支。这样做不仅造成单位经费收支不实、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单位之间苦乐不均、收入分配相差悬殊的问题,而且违反了有关财经法规和…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不少部门将应税营业收入作为预算外资金收入来核算,并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未能按章纳税。 据10家被审计单位1999年度财务收支审计资料反映:当年事业(预算外)收入3131.25万元,其中应税营业收入2555.59万元,已计税营业收入141.22万元,少计应税营业收入2414.37万元、漏计缴营业税120.22万元,城建税6.04万元、附加及各项基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一直高度重视,下发了一系列规定,强调预算外资金要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由于某些原因,使得预算外资金控管效果并不理想。平利县审计局在对县林业部门审计发现此类问题,该部门 1998年度预算外收入 252 4万元,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应全部缴入财政专户,而实际缴入财政专户资金 148 3万元,其余 104 1万元收入直接坐支。   坐支的大量预算外资金,其一在使用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招待费开支,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二是支出管理上的混乱。局下属八个…  相似文献   

12.
梁山 《四川会计》1995,(4):33-34
1994年以来,建湖县财政局在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上,狠抓单位基础工作,着力于“八清”,把预算外资金管理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4年累计的入专户储存资金比上年增长29.8%,年末专户储存资金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0%,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109个,占应存储户的100%,累计调度到预算内的资金3000万元,向近40个骨干企业拆借融通资金1000万元,新增利税1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八清”工作是:一是清障.为了清除思想障碍,我县财政局1994年先后5次召开银行会计股长、办事处营业部负责人以及县直各单位和中央、省、市驻湖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财务科长会议,共500余人次.会上学习了文件规定,传达了上级关于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  相似文献   

13.
一、收费及上缴财政情况的审计考虑到高校收费金额高大、面向对象广、涉及票据多等特点,审计人员要注意尽可能地运用计算机审计,以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例如,在对某高校学费、住宿费的审计中,采集该校财务数据及收费系统数据,检查该校是否及时、足额将应缴财政专户款上缴财政专户,是否按照规定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检查收入是否及时、足额缴纳。检查应缴财政专户款明细账中各月收取和上缴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情况,通过比较各月应缴财政专户款贷方反映的收取应上缴财政收入的时间及借方反映的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5 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不入帐,私设小金库,开支餐费发奖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本应是支持促进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但一些单位违背收费及罚款管理规定,将应上缴财政纳入预算管理和应按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收费、罚款不入账或在账  相似文献   

15.
近期,我们对部分执收执罚部门“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发现,有40%的单位存在着混淆资金收入性质,将预算内资金缴入预算外专户的问题,违规行为金额已占到查出违规资金总额的74%。经分析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现行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是造成预算内资金转入预算外行为的直接原因。目前,地方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采取“核定收支计划,收入全额上解,支出政府安排,结余政府调控”的管理形式,而事实上是实行“政府统筹、收支挂钩、以收定支”的管理模式,执收执罚部门如果没有收入上缴财政专户,综合财政是不可能在预算外安排支出的。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对调动执收执罚单位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诱使一些单位违反《预算法》的规定,人为混淆财政资金性质,将政府性基金、罚没款等大量的预算资金混入预算外,结果,使这些单位在很大程度上侵占了国家财政收入。二、执收执罚单位法制意识淡薄,受部门利益驱动,采取不正当手法使“上缴、返还”合法化,这是造成预算内资金转入预算外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些单位法制观念不强,出于小团体利益,无视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将预算内资金上缴预算外专户,财政对其按20%的...  相似文献   

16.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由财政部门建立统一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外资金收入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核定,从财政专户中拨付使用。收支全部纳入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实行预算内外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国家扩大了地方预算的自主权,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放权、让利优惠政策,致使预算外资金大幅度地增长。国家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个有效措施是“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即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国家财政指定的  相似文献   

18.
“应存财政专户款”是财政部门针对高等院校学杂费等预算外收入 ,本着“专户存储、计划管理、财政审批、银行监督”的原则 ,规范资金用途而专门设计的会计科目 ,核算高等院校按照规定应该存入财政专户的学杂费等预算外资金。但是 ,由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只是按照预算外资金 (全额或结存 )上缴方式的不同 ,对学杂费等预算外收入账务处理进行规范 ,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距离。特别是学杂费等预算外收入日益增多、出现收入返还和退费时有发生的情况下 ,各学校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会计核算上暴露了一些问题 ,笔者就此提出如下看法供参…  相似文献   

19.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违纪问题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存在问题 从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情况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以下问题十分突出:一是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截留坐支应缴财政预算款或应缴财政预算外专户款。二是购建固定资产只核算反映支出,不相应登记有关资产、基金账册,造成大量账外资产,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利用餐  相似文献   

20.
整顿财经秩序 ,落实“预算外资金收入直缴财政”工作 ,是加强廉政建设 ,根治腐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预算外资金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发展地方经济 ,平衡财政预算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截留和隐瞒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败坏了党风政风 ,成为滋生各种腐败现象的土壤。实行“预算外资金收入直缴财政”就可以堵塞漏洞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 ,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落实预算外资金收入直缴财政 ,一些过渡工作很重要 ,必须做好。财政要会同监察、人民银行、物价、审计部门做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