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相关网站对创业者的调查表明:80%的创业者在创业前期都感到确定创业项目“十分头痛”、“很难抉择”;在创业失败的案例中,有60%的人觉得是“创业项目不对头”或“创业项目选择失败”;而在成功创业人群中,70%的人都认为是“良好的创业项目成就事业”。由此可见,项目是创业的命门,项目好坏是创业者走向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分水岭。一个良好的创业项目,能让创业者避免或少走弯路,大大增加创业成功几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打工族转型为返乡创业者。然而,他们大多选择办养殖场、开小店等。不少返乡创业者不得不面对同类型竞争者越来越多、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局面。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是返乡创业青年身上普遍存在的短板。创新创业就是在创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例如,在回乡创业项目类型上,可以有农业的、商业的,也可以有工业的;  相似文献   

3.
创业是一系列资源组合起来的生产函数,这些资源可以大致分为环境资源和创业者追求两大类,相关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技术信息、自然条件等环境因素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需求系统、供给系统和社会管理系统三者共同结合的交集,使技术商品化导致的创业成为可能,但创业走向必然的根本动力却是来自创业者的理想目标和堪称稀缺的企业家精神,这种创业者追求同样滋生于环境的土壤。所以可以说,环境为创业之源泉,鼓励创业必须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4.
韩炜  李垚鑫 《南方经济》2023,(4):98-113
为什么有的新生代创业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业行动,而有的却筹备几年时间始终难有进展?立足新企业尚未形成的“新生”阶段,本研究从创业成长期望角度解释创业者完成创业行动的差异表现,引入创业动机水平与创业时间投资,探讨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与中间机制。利用中国创业者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PSED)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创业过程中,拥有高成长期望的新生代创业者能够完成更多的创业行动;并且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水平越高,其成长期望对于创业行动完成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地,新生代创业者的成长期望,经由其对创业过程的时间投资,作用于创业行动的完成。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新生代创业者对成长的期望如何转变为现实的行动化成长的内在机理,丰富“创业期望-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
谈到“创业”,人们通常认为那是勇敢者的“游戏”,是激情与理想的“战役”,是充满荆棘的险途。但如果有人愿与创业者携手比肩,随时准备为其伸出援手,共同克服挫折与困难,迎接挑战、分享艰辛与喜悦,那么这条创业之路,或许将不再孤单。  相似文献   

6.
创业激情作为个人积极情绪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创业实践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者具有的激情往往通过一定的创业学习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绩效。ABO模型提出创业者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创业者的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创业者的绩效。基于此,文章借鉴ABO理论,基于陕西省889份农民工创业者实地调研数据,结合农民工创业者特点,运用分步回归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农民工创业激情、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民工创业激情可以通过身份认同、创新、乐观、心流4个维度进行测度;创业激情中创新和心流对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身份认同与乐观只对个人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农民工创业学习对两类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在创新、心流与组织绩效、个人绩效之间均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在身份认同、乐观与两类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情境下如何提升农民工的学习能力,进而保持其创业激情、提升其创业绩效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业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探究创业者实施创业的心理认知机理和动力因素.本文首先从认知观出发,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切入点和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实证研究来开发基于创业者角色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验证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并深入到过程层次揭示行为控制感的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从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角度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创业作为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是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重要渠道,是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方式。科技创业有别于一般创业,它是将创新理念外化为有效组织行为的实践活动,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或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产品或服务,具有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特点。科技创业者同样区别于一般创业者,他们大都由充满创业激情和梦想、具备一定技术专长、但  相似文献   

9.
刘佳  李新春 《南方经济》2013,(10):20-32
创业者是选择模仿还是创新关乎企业绩效及创业成败。传统理论认为创新道路更容易成功,原因是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构筑竞争优势。但国内外实践均表明,大量中小型企业恰恰是凭借模仿实现成功创业,中国情境下新创企业模仿型高于创新型的现象则更加明显。本文将创业者的创新选择与机会开发联系起来,认为创业者选择的原则是在约束条件下权衡何种机会开放方式能够增进创业绩效,通过194份新创企业样本分别考察模仿型机会开发和创新型机会开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内外部情境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模仿型机会开发与创新型机会开发均能促进创业绩效,但在不同情境下作用效果有别:模仿型机会开发与创业绩效间关系对情境依赖不明显;创新型机会开发对情境依赖明显,越发激烈的外部环境会削弱创新型机会开发对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创业者自身行业经验的增加又会增强这一关系。可见模仿型还是创新型机会开发不应是简单的孰优孰劣,而是创业者在约束条件下理性战略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不知不觉,“80后”已经长大。“80后”。在不少人眼里,他们的生活往往与享乐.游戏、足球.时尚等词汇有关。他们的性情往往与幼稚,骄纵,浮躁.桀骜不驯有染。但同时我们又看到.有许多“80后”却以自己的果断。坚持和创新.走向了创业之路。创业。对于刚刚进入社会或在就学的“80后”们来说.是踏上了才华释放、梦想实现的征途,还是随波逐潮的狂妄表现?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80后”创业.鼓励“80后”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又有一批“80后”们即将走出象牙塔.步入商业社会的竞争大潮。他们是到处应聘匆忙就业呢.还是选定方向自主创业?。已经取得些许成绩或正在创业路上的“80后”。们.是如何坚定意志,披荆斩棘,在商海中冲锋陷阵?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创业导师.以及“50后”,“60后”,“70后。的成功创业者们,对“80后“创业又是如何点评?如何建议?本专题旨在寻找“80后”的创业佼佼者。展示“80后”创业者的精神.经验和教训。为更多“80后”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并希望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80后”风华正茂,凭着理想.凭着智慧。正在向商海的风头浪尖冲击.让我们以更大的希望等待!  相似文献   

11.
又到一年毕业季.2015年陕西34.1万毕业大学生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在陕西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进程中,“创新创业”正成为毕业季就业的有力支撑. 去年以来,我省大力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启动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打造市场化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和创新企业成长培育更肥沃的“土壤”,一大批“草根”创业、技术领先的中小微企业蓬勃涌现,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2.
车库咖啡 创业孵化器(简称车库咖啡)由前China Cache战略投资总监苏菂创立,股东团队由十余位投资人和IT精英组成,于2011年4月开始营业,是国内第一家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旨在通过打造低成本的办公环境和沟通、聚会场所,促进创业团队间的互助与交流,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培育新兴创业项目.车库咖啡不仅是创业者的低成本办公场所,也是投资人的项目库,其访客不仅有大量创业者,还有大批投资人和关注创新创业的媒体记者.车库咖啡致力于为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与社交环境,是一家带有准公益性质的创业苗圃.到车库咖啡来办公的创业者,只需要每人每天点一杯咖啡(30元左右),就可以享受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共享手机/平板电脑测试机、投影、桌面触屏等30多种移动测试设备、远程测试服务器,分享IT界名人推荐的图书和与投资人接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为依据,从环境、创业者、制度三个层面分析了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创业活动的变化趋势,并在揭示早期创业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新兴产业创业活动应确立的制度环境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乐正 《特区经济》2004,(2):12-15
全球创业观察(GEM)是一个旨在每年评估创业活动率的国际性研究项目。该研究中的“创业”是指创业者投资兴办实业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全球创业观察”研究的对象是影响创业活动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及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回答以下广受关注的问题:创业活动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别吗?创业活动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联系吗?为什么有些国家的创  相似文献   

15.
郭芳 《天津经济》2023,(4):38-45
本文通过对天津郊区青年就业创业者的微纪实访谈形成的多个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返乡青年中有很大部分受过系统的知识训练。他们不同于以往的返乡主体,能够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利用多种途径践行产业融合,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才振兴的后备力量,将其界定为“学习型返乡青年”。从“学习型返乡青年”的角度,探寻创业者从学习到实施就业创业行为这一过程的成长脉络,构建创业学习与就业创业行为之间的逻辑模型,引导“学习型返乡青年”在乡村发展中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乡—城流动中西部农民工的创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农民工的“乡—城”循环流动,会分化出“务工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两类创业主体.外出务工农民中有约55.0%的人是潜在创业者,他们的资金、社会资本的需求满足程度相对较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需求呈动态变化趋势,其创业需求满足率和满足度也都较低.要充分尊重两类主体的创业需求差异,以“需求决定供给”的理念建立有针对性、差别化和动态化的西部地区农民工创业扶助制度,并加大贯彻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7.
戴玲 《特区经济》2007,221(6):135-137
当前,随着全国上下聚焦“创业”,各地纷纷呼吁“全民创业”。然而,有关全民创业的理论和实践还存在一系列难题。本文将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从宏微观两个角度对全民创业进行较深入的思考,指出:离开创业氛围清谈全民创业在中国是不现实的;全民创业并不意味着从个体的角度,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适合创业。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创业氛围的形成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对年轻的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创业,给以必要的理性化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乡村是一个与城市互动的独立系统,而不仅仅是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空间,因此,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农村振兴。随着中国乡村领域创业实践的不断丰富,亟需构建乡村创业的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乡村领域创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创业理论的发展,适应中国乡村创业的实践需求,以解构“乡村”这一创业空间的本质规定性为逻辑起点,遵循“在哪里创业—谁是创业者—创什么业”的逻辑思路,将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界定为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开创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新企业或新事业,并将其与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及农业创业等相关概念区别开来。以此为基础,通过揭示乡村创业涉及的“主体能力提升—产业功能拓展—创业空间延展”等相关问题的内在关联,构建起符合中国情境的乡村创业研究理论框架,以回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相统一的理论需求。这对中国乡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从“城乡非均衡”向“城乡一体化”转型、从“依赖全球产业链”向更加重视“城乡产业内循环”转型,最终实现乡村系统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风起云涌的创业场,高新科技的淘金地,是无数白领、灰领、蓝领人士矢志打拼的梦工场,绵延不断地演绎着创业者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创业是一个全新的过程,有创业者就有创业的故事发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特点的高科技创业,激发着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创业的斗志。每一次成功,必定有一千个奋斗的宝典,每一次失败,必定有一万个典型的案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创业者难能可贵的财富,无一不构成创业者精彩的人生片断。为了给更多的创业者,特别是为更多的创业新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让他们在科技创业创新道路上多些平坦,少些挫折,从本期起,本刊特开辟"创业故事"专栏,每期推出1-2位在创业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业人物。您的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也许会给后来创业者以启示,他们在创造新财富的同时,也必将使科技创业的梦工场人气飙升,多姿多彩!欢迎赐稿,欢迎提供创业人物线索、稿约要求:以创业者的创业故事为主线,可自撰文,亦可由他人撰稿,叙述方式不限,要求情节真实感人,文笔生动优美,突出人性化特质,凸现创业者情结.每篇文章字数1500字左右为宜,并提供创业主人公生活图片1-2张,惠寄本刊"创业故事"栏目专栏主持人耕夫收。  相似文献   

20.
创业政策与创业支持:基于系统优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型社会,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政府都是创业者。个人创业是创造财富;社会创业是形成创业支持能力和实践支持行为;政府创业是组织和引导社会构建创业支持系统。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支持系统,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业政策和创业支持系统都属于创业环境的范畴,创业政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业支持,创业支持构成创业环境研究的核心内容。政府是建设创业型社会的第一创业者,政府在创业中的职责是建设创业支持系统。各级政府创业支持的侧重点不同。乡镇是我国政府的终端,要把乡镇建设成各种创业支持的聚集点和创业支持实现的扩散源,这是我国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和实现创业型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