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6例患者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治疗前、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5.88%,胃肠反应发生率7.35%,对照组分别为4.41%和5.8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FBG、2hPBG、HbA1c控制明显,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体重指数(BMI)水平变化、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40/48),与对照组的85.4%(41/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BG、HbAlc、2hPG、BM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FBG、HbAlc、2hPG、BMI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FBG、BM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8.3%(4/48),低于对照组的25.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接近,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FBG、BMI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C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BG、2 h BG、Hb A1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能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维生素B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07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0.75mg;治疗一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0.75mg及叶酸片;治疗二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0.75mg及叶酸15mg、维生素B12片1500g,连服14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定期抽血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B12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并长期观察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一组叶酸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维生素B12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治疗二组各指标均较前治疗前无明显下降。治疗一组和治疗二组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2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多于治疗一组和治疗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B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维持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以防治2型糖尿病各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控制不佳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用二甲双胍(至少8周,用药剂量应≥1500 mg/d)治疗且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仍为7.5%~11.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和阿卡波糖组,各49例。两组患者治疗二甲双胍的剂量和用法不变(1500 mg/d),沙格列汀组加用沙格列汀,阿卡波糖组则加用阿卡波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 A1c、空腹血糖浓度和血糖达标率(Hb A1c<7.0%),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Hb A1c和空腹血糖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时沙格列汀组患者的Hb A1c和空腹血糖浓度均优于阿卡波糖组(均P<0.05);治疗12周后沙格列汀组患者血糖达标率(Hb A1c<7.0%)优于阿卡波糖组(P<0.05),但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Hb A1c<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沙格列汀组明显低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均能有效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但与阿卡波糖比较,沙格列汀发挥疗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研究两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脂紊乱的成本-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2型糖尿病并伴血脂紊乱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将其治疗效果与成本-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并伴有血脂紊乱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症状,安全可靠,并且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DDP-4抑制剂西格列汀与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分别与二甲双胍联用及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进行分析,寻求疗效显著且价格经济的用药方案。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B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C组使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对三组患者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及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服药12周成本分别为995.77元、159.38元、699.38元;三组患者控制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为89.4%、86.2%、8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餐后2h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0.9%、73.8%、83.3%,A、C两组较B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二甲双胍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而联合用药在控制餐后2h血糖的疗效均较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有明显优势,其中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之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其中试验组给予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3%,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7例)与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心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药理特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喹酮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HDL-C、LDL-C、TC和TG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糖尿病理想的磺酰脲类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7例男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2)给予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试验组(n=5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6周时仍继续下降,且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增加,且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ES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男性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还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伴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院收治的伴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紊乱、神经保护、改善循环、稳定斑块、控制血脂血压等常规治疗,并口服对应降糖药、拜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银杏叶片联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血清生化指标、脑血流灌注以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利奈唑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利奈唑胺治疗,试验组加用血必净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明显降低,且试验组SP-A、MMP-9、TIMP-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利奈唑胺能改善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细菌清除率,降低血清SP-A、MMP-9、TIMP-2水平,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临床常见治疗2型糖尿病(T2DM)4种双联降糖方案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5例。A、B、C、D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格列齐特、阿格列汀、达格列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定期随访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4组临床疗效、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4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D组治疗有效率最优;治疗后,4组患者FPG、2hPBG、HbA1c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治疗糖尿病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45元、5.07元、9.53元、6.04元;治疗方案D与治疗方案A相比,每增加一单位效果只需多花费17.91元。结论 在4种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具有较好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利福平三联抗菌方案治疗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布鲁氏菌病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多西环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关节肿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试验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西环素和利福平用药基础上增加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患者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收集湖南省安乡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3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检验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IL-2、IL-6、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CR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出现下降,观察组IL-2、IL-6、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较佳,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肥胖型高血压患者12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3组,各42例,A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患者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血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明显优于A组和B组的81.0%、71.4%;治疗后C组患者血压改善明显优于A组、B组;B组及C组降脂效果均优于A组;C组胰岛素抵抗效果明显优于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明显,对血脂及胰岛素抵抗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瓦房店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出68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用药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与对照组的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的LVEF、LVED-VI、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还能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舒霖30R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于2010年1月~2013年10月应用甘舒霖30R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我院应用诺和灵30R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2h BG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舒霖30R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维格列汀、吡格列酮、格列美脲分别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时的效果、成本及成本-效果。方法运用Markov模型对三种治疗方案的终身治疗成本及效用(期望寿命、质量调整寿命年)进行经济学评价,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问卷咨询获得临床、生命质量、并发症年治疗成本等数据,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维格列汀、吡格列酮、格列美脲分别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分别延长11.02、10.96、10.90个质量调整生命年,而生命周期中三种治疗方案的治疗费用分别为124892元、134135元、126010元。敏感度分析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结论与吡格列酮、格列美脲合并二甲双胍质量相比,维格列汀合并二甲双胍治疗获得的健康效果更好,而治疗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