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折价是国内外封闭式基金市场的普遍现象,并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实际情况出发,选取了26只封闭式基金从2006年至2010年之间的数据,在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的统计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影响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到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剩余存续期是影响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相关的结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2.
林涛  文珍 《改革与开放》2000,(12):40-41
<正> 即将推出的开放式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又一金融创新产品,它为我国证券市场带来成熟的投资和操作理念,进而推动其向规范化、成熟化发展。同时,它也是加快和世界资本市场接轨的必然趋势,为我国证券业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奠定基础。一、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差别及其优势 (一)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差别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基金构成了证券市场上基金运作的两种基本形式。开放式基  相似文献   

3.
理性投机者理论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调查分析入手,引入“理性投机者”概念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结论是:在投机气氛浓重、存在市场操纵行为、封闭式基金整体管理水平一般且存在道德风险的市场环境下,理性投机者的有限理性、受整个市场情绪影响的特点,是造成我国目前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第一批封闭式基金即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发行到现在,基金市场经过5年多的发展,期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疯狂炒作阶段,1999年市场疯狂炒作沈阳四小龙基金,受此影响,封闭式基金的上市开盘价较高,而且在行情较好的时期,封闭式基金往往会受到短线资金的追捧,因此,基金价格往往能涨到令人惊异的高价位.  相似文献   

5.
林琳 《上海国资》2002,(6):46-48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问题由来已久,有关研究在西方国家受到普遍关注。封闭式基金折价指的是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以低于基金净值的价格交易,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封闭式基金具备的双重定价特性:一方面封闭式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投资工具(在西方国家投资范围更广泛)从中获得投资收益,从而依照基金所持有的现金及各类投资产品的总市场价值形成了基金净值,以获取分红为目的的基金投资者在基金创立之始投入资金,到基金封闭期满时以净值获得回报;另一方面,为保持基金在封闭期内的流动性,封闭式基金作为一种交易品种上市挂牌交易,封闭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典的股票市场因子分析模型——FF模型的问世,人们不断沿着这条路来揭示资本市场的规律。本文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揭示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的一些规律。具体来说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考察我国封闭式基金收益的是否与整个证券市场和基金的规模相关,即以证实我国基金市场的特质和一般性的成立。最后,文章提出一些基于分析结果的基本现实解释。  相似文献   

7.
吕鹏  田瑞国 《特区经济》2008,(5):112-113
本文从基金管理公司利益操纵及其控股股东利益输送两个角度解释我国证券市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现象,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市场确实对于潜在的利益输送有着负面的反应,一旦基金管理公司开始发行开放式基金,则该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显著提高。证券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本文还就如何避免和减少利益操纵和利益输送行为提出若干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和规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运作。  相似文献   

8.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比率是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动因封闭式基金曾经是我国基金业的领头羊和起步的基础,目前却成为投资者望而却步的泥潭。主要原因是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过高,最近的加权折价率已经超过20%,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比率直接导致了封闭式基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交易清淡。2003年前8个月,封闭式基金的月均  相似文献   

9.
封闭式基金能否转开放式基金。或持有人能否按净值赎回。随基金兴业封闭期渐行渐近。封闭式基金越来越牵动着投资者。当年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实行“封转开”。结果不尽人意,不仅净值缩水。且总体规模缩小,持有人没有在“封转开”中获得收益。其缘由是因“冲击成本”的影响。为防止类似失血现象发生。封闭式基金需交易制度改革、运行机制、手段创新。增强流动性吸引投资者。减少折价率。QFII增仓封闭式基金。加重“封转开”气氛。封闭式基金投资价值高低。一是基金本身净值增长。二是市场价格与净值之间的折价率。价值的核心在基金本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我国台湾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封闭式基金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基金的封闭转开放政策不仅能够实现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的顺利过渡,还能够增加封闭式基金的吸引力。美国在基金封闭转开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而我国台湾省在实施封转开政策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失误,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并吸取台湾的教训无疑对我国将要实行的封闭转开放政策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封闭式基金在证券市场上的运作遭遇严重挑战,随着基金法的实施,封闭式转开放式成为了市场热点。本文从封闭式基金转型原因、面临问题、转型方案方面来对封闭式基金进行研究,笔者主要提出了用赎回凭证来解决转型方案中赎回费的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封闭式基金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问陶  崔亚峰 《南方经济》2001,143(8):50-53
封闭式基金转型是开放式基金推出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现阶段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海涯 《发展》2002,(12):75-76
2001年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截至年底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800亿元左右,约占证券市场A股流通市值的6%。9月11日,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开始认购,随后南方稳健成长与华夏成长也相继推出并成功地募集资金宣告成立。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无疑是基金市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从全球范围看,各国基金市场的发展都经历了共同的历程,即从封闭式基金起跑,待市场成熟后再推出开放式基金进而逐渐取而代之,跃为市场发展主流。然而,结合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对开放式基金运作特点和潜在的风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基金市场是以开放式基金为主角的市场。开放式基金随时可按资产净值申购或赎回的优势,既成就了其基金市场霸主的地位,也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弊病,突出表现在基金业绩受流动性影响大打折扣,助涨助跌加剧股市动荡等方面。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即基金价格低于基金净值的折价率)达40%以上却乏人问津。市场迫切需要更多的创新型基金产品,来促进基金市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基金业面临着不少挑战,集中表现在基金销售的困难和基金管理公司经营难度较大。本文分析了当前制约基金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强调基金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整个理财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可能会对市场形成冲击,税收政策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群航 《新财经》2006,(11):95-97
基于管理层对封闭式基金边缘化的不满,又以“封转开 分红”为预期基础,封闭式基金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套利机会众所周知,封闭式基金被“边缘化”一直是市场耿耿于怀的伤痛,但苦于确凿的证据难以搜寻,投资者一直有苦难言。对于以前封闭式基金净值长期在面值以下游荡,大家都忍受过来  相似文献   

17.
证券投资基金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已初步涉具备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的条件,并准备近期推出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推出,不仅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金融工业创新,而且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市场体系。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结构有待完善,中国开放式基金的设立和发展应该是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章对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封闭式基金存在严重的折价交易现象,投资者对其已经失去应有的信心,封闭式基金面临边缘化的尴尬。我国封闭式基金这种普遍的高折价现象是不合乎情理的,但是简单从基金的基本层面因素入手,探询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影响投资者情绪的基金制度层面入手,探询基金折价的真正原因,为解决折价难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基金的动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基金的动因分析 由于封闭式基金自身存在着管理和交易方面的制度性缺陷,开放式基金提供了比封闭式基金更高的制度效率和更多的市场化因素,因此开放式基金在全世界成为一种主流投资品种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世界基金业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 的转变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放式基金逐渐成为国际基金业的主流和发展趋势。美国1990年9月末共同基金(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资产总值比为16.7:1,规模分别为1000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到1996年,两者比例上升到27.5:1,其资产总值分别为25392亿美元和1285亿美元;到1999年共同基金更高达700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十年间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股市接连走高,共同基金功不可没。在日本,90年代以前单位型基金(类似于封闭式基金)占绝大多数,追加型基金(等同于开放式基金)还居于从属地位。但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追加型基金资产;达到单位型基金资产的两倍左右。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基金市场均有90%以上是开放式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