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贷危机中日本货币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降息浪潮.日本虽然降息措施慢了一步,但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衰退,也采取了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由此再一次进入了"零利率"时代.通过理论推导和Grange因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今后日本降息余地越来越小,而"零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日本"零利率"政策的现实效应对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球视点     
美联储再次降息 4月18日,美联储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以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这是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第四次降低利率,总的降幅已达到两个百分点。18日降息后的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为4.5%和4%。受降息鼓舞,纽约股市大幅飙升。欧洲央行拒绝降息 4月25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不变。尽管美国再度降息,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及英国等国家要求欧洲央行降息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欧洲央行仍然不为所动,拒绝降息。.日本举债将达世界第一 据摩根大通银行预测,日…  相似文献   

3.
降息和降准只能进一步吹大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和经济泡沫,无法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5月以来,继月初欧洲央行、印度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宣布降息后,5月8日、9日、13日,波兰央行、韩国央行和以色列央行也分别降息。加上前几个月降息的墨西哥、土耳其、匈牙利、菲律宾等国,新一轮全球性降息潮已经形成。事实上,2007年6月以来,世界范围内央行降息数量已经超过500次,即平均每4天,就有一国央行宣布降息,一些国家甚至进入"零利率时代"。  相似文献   

4.
观察·声音     
话题:美联储降息救市1月22日,因担心美国经济衰退引发全球性股市动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降息0.75个百分点,利率水平从其时4.25%降到3.50%。1月30日,在前一次降息短短8天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再次大幅降息0.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由3.50%降至3%,为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如不解决市场的关键问题,简单降息无效为什么在降息的当口说逃废债的问题?实际这件事与降息效果密切相关。很显然,此次降息一个最核心的目的是降低企业、尤其是民间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如果不铲除贷款市场"逆向选择"、恶性循环的问题,恐怕降息不会产生实质性效果。不解决一些市场的关键问题,简单的降息无效。那么,有哪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分析一下。分析的前提是:中国贷款利率已经开始市场化,央行可以硬性规定贷款基准利率,但无法干预商业银行最终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经济增速稳中有升、基金业大扩容、QFII准备推出、中外合资合作券商、基金加紧筹备、美国可能降息等国内国外积极因素的影响,预计股市将有行情产生.板块热点将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多花齐放",将使投资人拥有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几个月来,由于美国房地产泡沫崩溃,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起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业发生大动荡进而引起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如今,国际金融市场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和美国重大经济数据的发布。在市场的期待中,美联储在1月底的利率会议结束后宣布,再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3.0%,八天之内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自2007年9月18日以来,美联储已经累计降息225个基点。这个目前世界第一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短时间连续两次大幅降息,再次搅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令很多国家和经济体的央行举棋不定。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联储又一次降息,这是今年以来美联储的第五次降息行动,把利率降到了1994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表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下滑深感担忧,美联储面对企业投资信心不足,股市高台跳水,经济逐步衰退,哀叹美国经济已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疲软状态”。  相似文献   

9.
央行连续"降准"意在通过释放流动性扭转经济回落趋势,没有降息则是出于对通胀的担心。同时,"降息"比"降准"更难操作。央行5月12日宣布,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0.
此次降息出乎市场意外,预示货币政策由预调微调逐步转向宽松,"稳增长"重新成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近日央行启动年内第二次降息,经济形势低迷和物价指数进一步下降是此次降息的两大主因。专家普遍预测,二季度我国GDP增速或逼近中央设定的7.5%的"警戒线"。从经理人采购指数亦可见端倪,6月份我国官方PMI指数(反映大企业情况)和汇丰中国PMI指数(反映中小企业情况)均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6,(47):33-33
据美国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个月美国通胀大幅放缓。这一消息缓解了美联储(Fed)的压力,并提高了市场对美国明年降息的预期。  相似文献   

12.
为遏制热钱而"降息"调整利率,不论是短期作用还是对长期经济的发展都是弊大于利近期,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随着全球主要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纷纷采取了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国内外认为中国应该降息的声音也很多。但我们认为,需要"三思而后行"。首先,利差并不是这次境外资本流入的主要原因。虽然境内的人民币不论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均与美元、日元和欧元以及港币存在着几个百分点的差异。近期的虚假贸易查处过程中也确实发现,有利用境内外利差套利的资本流动。但是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里,全球市场还挣扎在因美国次级按揭信贷危机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忧虑和阴影之中。可如今,许多投资者已经完全相信美联储的降息和美元贬值将继续催鼓“再通胀交易”,或者说美联储近期的降息行为将进一步引发经济的总体通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美联储(Fed)22日采取行动缓解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于20多年来首次大幅降息75个基点。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本次降息的背景从1996年5月1日到1999年11月1日,中央银行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先后八次降息,时间间隔之短,下调幅度之大,在中国金融史上是第一次。然而,由于去年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以后,为遏制经济的进一步下滑,美联储已连续十多次降息,从而使得目前的人民币利率(1年期为2.25%)扣除利息税后比同期美元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16日】牛国央行6年多以来首次降息,这一出人意料的举措凸显出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担忧已令全世界的经济工作重点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长达8年的经济繁荣将随着新经济泡沫的幻灭而结束,美国经济正步入长期的衰退。乐观的意见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仅仅是放慢了,在美联储降息刺激下,经济会逐步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世界都在救经济,而几乎所有的国家制定的刺激经济的计划中,减税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手中的“魔杖”,也就是被外界称为“奥巴马新政”的刺激经济计划,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其中一项核心内容就是,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力7月16日中国股市大泻之前,中国央行一月内两度降息,二季度GDP创三年来新低。一些投资者开始担心:到底中国经济有多糟,才会让央行史无前例地连续动用货币工具?不是"糟糕",而是"比较不错"7月16日"黑色星期一"前,中兴通信、东方航空、苏宁电器、TCL等公司都发出业绩低于预期的预警。而就在此前,央行打开了降息的端口,决定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42):34-34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分析师们对美国经济信心降低,并预计美联储可能于明年6月开始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