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雅 《北方经济》2011,(16):65-66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本文在分析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选取1991-2015年中国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无论是给予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经济增长一个正向冲击,短期中都会引起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一个大的提高,但长期中回落并稳定发展。方差分解表明,长期经济增长是影响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戴鹏  吴杰 《科技和产业》2022,22(9):21-25
利用全国30个省区市2003—2019年的相关数据,从非线性和行业异质性视角,综合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存在显著的单门槛特征,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4%时,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增加;分行业来看,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最小。最后,根据上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以使生产性服务业发挥潜力,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许晖  邹慧敏 《港口经济》2008,(11):20-24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而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就无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助推器,两者呈现出一种“互补互利、共存共荣”的关系。作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窗口的天津滨海新区,要想加快天津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汤平 《首都经济》2008,(1):35-36
此次出台的《意见》共分为八个部分,四十八条。《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服务经济结构;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创造便捷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积极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彰显城市发展活力和文化魅力;优化服务经济布局,提高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经济国际化的先导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济宁市坚持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活跃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和扩大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来抓,着眼于与先进制造业配套,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眼于增强活力,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着眼于丰富群众生活,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爱丽 《中国经贸》2012,(20):101-102
摘要:唐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会受到资源开发周期性的影响,同时多年的重工业发展也给唐山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在“十二五”期间的转型发展是唐山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唐山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鉴于目前唐山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唐山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唐山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8.
以1994—2009年的甘肃省GDP和生产性服务业产值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到的结论有:(1)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2)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3)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属于单向因果关系。甘肃省的经济增长引导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湘潭市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积极推进和深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经济跨越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全市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经济的深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日益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及其价值链。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以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切入点,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定位为落脚点,对其目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实证检验,并据此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