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城融合是中原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此过程中小城镇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对实现产城融合至关重要。为此,小城镇发展中要做到产业规划与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相结合,产业培育与内生发展动力培育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优化升级是加速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河南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重要引擎,而产业优化升级急需系统的政策体系支撑。本文提出了一个包括基础性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引导性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和服务性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的系统的中原经济区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框架,并提出了以统筹城乡土地政策为基础、以发展新型工业产业政策为突破点、以积极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保障、以改善民生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系列产业政策的最终落脚点的中原经济区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提出,使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在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和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精神和敢于实践和创新的勇气,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不断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是中原经济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的基础,因此,中原经济区政策支撑体系的着力点应放在市场基础的建设和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在此基础上,设计包括农业和粮食安全、产业、土地、财政、税收、金融、技术、人才在内的政策支持体系框架,并力求在统筹城乡土地政策、统筹中原经济区文化资源政策、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政策、发展新型工业政策和改善民生政策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破解用地供求瓶颈,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江苏省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型城市之一,徐州高度重视城镇化在扩大内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转型的同时,始终坚持城乡布局统筹规划、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全面提升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水平,着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二是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过度城市化"与整体上的"半城市化"并存的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边界问题。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一)城市群发展的空间路径中原经济区涵盖了京广和陇海的"十字"交汇经济带区域,是国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10):246-247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在对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城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新时期解决城乡问题的发展战略,如何正确地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内涵,采取何种途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成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城乡一体化本质上是新型城镇化,是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与再发展的过程,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城乡一体化的任务重在乡村城镇化,应以现代农业为产业依托,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空间载体实施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李大义 《活力》2013,(12):8-9
2011年以来.穆棱市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工程”、“八大经济区”的总体部署,确定实施了“大城(镇)大村”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刘立刚 《企业导报》2013,(8):211-211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体制政策新优势,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依托传统经济区域建设的经验和国家优惠的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开发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合作,注重区域联动和一体化发展,形成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十二五"期间,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针对广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税收视角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物流业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物流业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间究竞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是河南省物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最现实的问题。文中首先在分析物流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立了物流业在“三化”协调发展的中合理定位;其次,通过对河南物流业现状的把握,指出了物流业发展方向,并按照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适应“三化”协调的物流业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位列"五个统筹"之首的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方法。近年来,成都、杭州、南京、嘉兴、新乡等地,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于长立 《价值工程》2012,31(34):321-323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就是指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健康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空间环境。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是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建设中需要构建强大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构建,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的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运用灰色系统模型来实证分析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化趋势;2017年城镇化水平超过50%,开始进入城市社会;到2020年,城镇化率预计将达到58.62%,虽然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有所缩小,但仍落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在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市场化水平,工业化、全球化和城乡差距对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也较大;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落后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厚美 《国土经济》2013,(12):54-56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镇化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这就是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成都市温江区紧紧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以三个集中为根本方法,大力推进现代村庄建设,有序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走出了一条产业联动、产城共生、城乡共享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统筹城乡发展不可分割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其核心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推进城镇化,而不是仅就工业和城镇自身发展谈论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苏州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已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目前苏州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发展面临新的转型。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苏州城镇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从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城乡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探索有苏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以推进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原经济区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快中原经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