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精英角色研究是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民族社区中诞生了妇女旅游精英,其角色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旅游研究中却未获得足够关注.文章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西部4个省8个民族地区的22位妇女旅游精英的访谈资料思考妇女旅游精英的角色.研究表明,妇女旅游精英和普通社区精英皆为社区中的权威人物,其角色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由于受到传统性别观念影响,妇女旅游精英多为非治理精英;同时,她们扮演民族“女性”艺术守护人和女性与弱者关怀者等具有女性特质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遗产的精英治理是指在政府监管和引导、在企业介入和经营的前提条件下,社区精英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来引导居民主动参与遗产保护工作.考察村庄是否具有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可以通过考察村干部职位对于村庄精英非经济方面吸引力的大小.从社区的经济发展、遗产保护和社区居民旅游利益分配的多重角度看来,精英治理是一个较优的"博弈".从自发性、被动的配合到内发性、主动的治理,龙脊平安寨的精英逐渐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3.
朱璇 《旅游学刊》2012,27(6):73-78
文章从乡村精英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对这一特殊阶层做出初步分析,以虎跳峡徒步路线地区为例,分析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脱胎草根而非传统权力社会的新乡村经济精英的形成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探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大的福利.结论指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需要培育和支持新乡村经济精英,虎跳峡徒步路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值得其他欠发达地区借鉴.该案例研究对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分层理论和人类学领域的旅游涵化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饶勇 《旅游学刊》2013,28(1):46-53
"投资拉动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与外来精英劳动者的就业替代竞争往往会同时出现于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初期,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可能导致经济不断发展而本地社区却被不断边缘化的现代化困境。文章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海南三亚为例,从"外来者—本地人"关系结构视角考察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对精英劳动力迁入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发现造成本地社区边缘化趋势的根源是粗放型经济政策、市场化公共政策及其交互作用所引发的复杂效果,而不是直观印象中单纯由精英劳动力迁入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梁明珠 《旅游学刊》2004,19(6):69-72
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必由之路: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王兴斌 《旅游学刊》2002,17(4):51-55
“黄金周”长假期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发展,开启了中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新时期,但“黄金周”“赶集式”的旅游也有不少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黄金周”旅游利弊的基础上,从自主式“个性化旅游方式的发展趋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休闲制度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论述了全面实行带薪休假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郞德苗寨是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典范,其社区主导、全民参与、以工分制为典型特征的运行模式和分配制度,被称为"郎德模式"。在国内外学者积极倡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赋予社区权力的呼声中,郎德人20多年来一直在实践这种理念并取得丰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这为研究旅游地社区增权模式和路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试验场"。文章在文献研究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介绍郎德苗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组织演进与制度建构过程,认为郎德苗寨社区组织演进与制度构建使当地社区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了经济增权、社会增权、心理增权和政治增权。郎德苗寨社区增权实践表明: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民组织化是社区增权的有效路径,制度构建为社区增权提供了有效保障,社区精英作用的有效发挥是社区增权的助推器,政府的有限介入有利于扩大社区增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部分主要发言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日渐凸现 ,全国各地投身旅游规划工作的热情十分高涨 ,甚至国际旅游组织也参与其中 ,各路精英对旅游规划的认识见仁见智 ,为了探讨这一既具有理论学术价值 ,同时又具切实的实际操作意义 ,关乎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刊发起的“2 0 0 1年中国旅游规划高峰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6月 7日— 10日在京召开。来自国家旅游局、建设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旅游规划界的专家、学者共计 10 0余人到会参加了研讨。会议期间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代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努力,共同推进;需要创新思路,延伸农业产业链。需要为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去拓展我国旅游市场最广阔的空间。国家旅游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农业是个传统的大产业,旅游是个新兴的综合产业.省观光农业协会应运而生,是大农业、大旅游、大合作、大市场的集中体现。发展乡村旅游,能为农村创造新的商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生活宽裕;发展乡村旅游,能给农村带来新的观念和新思维,促进乡风文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促进村容整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观光农业协会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左冰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12,27(2):23-3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权利失败、机会缺失与能力匮乏。对于后两者,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而针对社区居民"无权"和"去权"的权利失败状况,学术界至今缺乏应有的关注。文章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起点,结合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剖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状态及其决定的旅游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在理论上和现实中的矛盾性,提出了"吸引物权"这一新型的产权权利,并指出我国农村社区参与权利失败的制度性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受限制支配、所有权主体"虚位"和吸引物权"缺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土地权利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杨晓红 《旅游学刊》2011,26(3):9-10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开发、规划、管理、决策、监督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活动中,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出的根据主要是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区的消极影响,如资源过度使用、环境破坏、文化变迁,旅游飞地现象、旅游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12.
徐嵩龄 《旅游学刊》2003,18(4):30-37
本文从遗产的价值特性和权属特性以及遗产事业使命出发。讨论遗产旅游业的经营制度选择。本文认为:遗产区的“遗产的旅游展示类服务”事务应由遗产单位进行非营利性经营;遗产区外的“非遗产展示类旅游服务”事务(行、住、食、购、娱等)应交由旅游公司、当地政策、周边社区进行营利性经营;当遗产区内的“非遗产展示类旅游服务”事务规模较大时,可以特许经营方式交由非遗产单位进行营利性经营。本文进而评论了“四权分离与制衡”主张的不合理性,并且认为,中国遗产旅游业经营制度中的“中国特色”应表现在对“贫困地区遗产公益性”、“遗产区门票的价格定位”、“门票优惠”、“遗产区旅游收益的分配”、“让利于地方”等五个方面问题的具体处理上。  相似文献   

13.
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继刚  左冰 《旅游学刊》2012,27(7):11-18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和旅游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参与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郭文  黄震方 《旅游学刊》2011,26(12):83-92
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形式对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两种不同开发模式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经济、政治、心理、社会、制度和信息权能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开发模式的介入导致了权能建设的先后次序,也是居民认可总体呈现“高认可高趋向”、“中认可高反差”和“低认可低趋向”三个层次的直接原因;(2)社区旅游权能的实际效果存在结构性差异,旅游经济权能促进其他权能建设的推动力度有待增强;(3)社区旅游开发与社区整体发展是一个协同系统,权能建设的最终实现有待模式的适度调适。基于此,文章认为寻找合理的开发方式是促进旅游权能与社区整体权能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在体制机制、集约化开发、利益分配、建设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把权能建设通过社会合力引入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之中,将为探索在社区参与中如何实现有效的社会重构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突破口,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典"后的旅游经济重建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非典”给中国旅游业留下两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一个是“非典”后旅游经济如何尽快恢复重建 ;另一个是如何加强旅游业的“风险管理”。这其中既有实际操作问题 ,也涉及到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一、“非典”疫情凸现旅游经济的“敏感”特征“非典”突然降临 ,给中国旅游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但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概念 ,从而为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创造条件。1 “非典”凸现旅游业的第四特征旅游业“朝阳产业”的特征已经深入人心 ,中央和许多地方都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 ,掀起了加快发展旅游的…  相似文献   

16.
对"大理风光二日游"推出失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雄 《旅游学刊》2002,17(2):29-31
“大理风光二日游”是大理市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瓣推出的一个旅游产品,但它推出以后不久即遭遇“滑铁卢”。本文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回顾和分析,力求从中总结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188,自引:13,他引:175  
刘纬华 《旅游学刊》2000,15(1):47-5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除了包含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社会的进步等内容外,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一种发展理念和评判依据。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机制。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提出社区参与的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参与所涉及的不同层面及参与的内在机理,并针对目前中国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方法和措施,旨在为旅游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张波 《旅游学刊》2006,21(7):69-74
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理论并实地考察国内许多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案例的基础上,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更深入地探索和解析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内在本质、特点、内容或方式,进而探索和寻求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更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旅游规划实践在我国各地蓬勃兴起,旅游规划的思想、内容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发展,并对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对旅游规划的影响进行了评析,认为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亟待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规划必须重视旅游地的社会经济要素.让旅游规划可以在当地发挥实际作用,通过“大旅游”开发切实增强旅游开发地的自我发展能力。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旅游”的内涵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阐述,将其概括为大资源、大产业带、大产业链、大市场、大系统等几个方面,并就其中的产业整合和空间整合进行了重点阐述,分析了深入研究与发展“大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崧迅 《旅游学刊》2006,21(1):73-73
本刊讯 为了进一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实施旅游强国战略,探讨中国不同发展区域实施旅游产业化的模式,也为了丰富2005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内容,由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中山大学和广东省旅游局联合承办的“旅游产业化国际论坛”,于2005年11月28日在中山大学举行。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广东省旅游局和中山大学的代表或领导,法国、泰国等外国驻穗领事馆领事及文化参赞,广东各地旅游主管方面和旅游企业的代表,国内旅游院校的专家学者等与会者达38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