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规划意识不强、所作规划过于理想化,不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等缺点,各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准确职业定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全程化、全员化、系统化.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义,建设意义以及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思考,最后给出解决办法,以全面推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4)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相对严峻的形势,作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并不能合理的规划和选择未来的职业,迷茫恐惧甚至导致心理压力等问题接踵而来。为了了解和帮助学生突破就业迷茫瓶颈,引导学生主动就业,各高校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利用调查问卷、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职业门诊咨询等方式方法有针对性的给予学生帮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双语学院作为五年制的学院,因学制不同于其他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更有其特色和针对性。本文主要针对五年制中大三年级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缺失。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制定职业目标过于理想化,职业生涯规划过于急功近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力量薄弱,指导缺乏系统性等。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和组织者,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也最受学生信赖,应该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而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高职生在职业生涯中健康发展,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在"3+2"培养模式下的中高职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生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在校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就业观念,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避免在高职学习阶段造成专业学习与市场的脱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文章针对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中高职对接招生后的二年制高职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努力开发并建设学生在二年高职学习过程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利用校企合作的"职业体验基地"建立新型教与学模式,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大学素质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务求实效,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好高骛远,追求形式。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过快和劳动力供需匹配失衡,都是我国在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人才供给侧改革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目前教育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于,对学业与职业进行很好的对接,帮助学生能够合理化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找准职业目标,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要有效地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应该关注与重视的,这个问题是重要且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利于大学生职业定向、增强其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无论学生、亦或学校、社会企业普遍存在认知模糊、队伍不整、实践不强、指导不力、联系不紧的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精准定位,科学指导,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需要在受教育期间完成其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更好地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并达成人生目标的职业。高校相关教育者需要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注意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尽早科学地指导学生开展规划活动。  相似文献   

10.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促进高职生成功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变化以及满足高职生职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结合学制,分阶段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加强校本师资队伍建设等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建立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四方互动机制,从而使得高职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孙鑫 《商》2012,(19):205-205
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素养指的就是大学生在对职业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综合的品质,可将大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时候的能力水平及精神状态进行反映。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素养进行培养,可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提高。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素养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为大学生指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爽 《中国电子商务》2013,(23):133-133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高校已开展多年,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常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式等方式进行,但是并不能够使大学生得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所以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社会实践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职业选择的奠基石,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面对当前国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不佳、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研究对象,提升了国际贸易专业高职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萍  刘早玲 《消费导刊》2011,(16):117-118,120
通过对新疆某高校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发现大学毕业生中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性,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促进和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职业规划是一个由国外引进的全新的概念,它也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包括一生的各阶段所选择的行业、行业中的具体组织、从事的工作、在职业队伍中担任的角色,以及在个人一生的发展阶段的职业变更和为实现职业设计接受的各种教育和培训。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盲目性,明确发展目标,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为走出精彩的人生之路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在高校就业指导课引入体验式教学理念及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就业指导课应用中的优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职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评价不高,表现出来的是盲目就业,诚信度不高,对自身和职业的认识偏差等,导致职业和能力不能很好的匹配。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规范和引领学生的就业行为。本文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结合专业进行。才能收到很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林芸 《中国电子商务》2013,(15):151-151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去探究我国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有利于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力,增强院校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策略有:建立起职业信息反馈档案;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方式要多样灵活。  相似文献   

20.
李童燕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19-121
在CH高职学院的ST(多元化)战略下,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青年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因此,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从剖析自我,融入学院发展体系、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职业生涯路线制定及实施、开发系列职业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