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7,(1):97-99
一、公开发行股票需具备的条件《证券法》第13条规定,企业公开发行新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公司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3.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目前主要指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二、股票上市需具备的条件股票上市是指已经发行的股票经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证券法》第50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的审核制度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注册制和审核制。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加转型市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一直处于变迁之中。《公司法》、《证券法》与《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是可以称之为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李文杰  吴婕 《特区经济》2005,(5):155-156
一、中国企业债券发行主体的监管现状中国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的监管主要依据1993年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后简称《条例》)、1994年颁布的《公司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虽然中国《证券法》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4.
由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998 年12 月29 日通过的《证券法》,在证券发行批准制度,股票发行价格管理,对券商的管理,券商融资,上市公司收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健康地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5.
新《公司法》、新《证券法》已于1月1日开始实施。专家普遍认为,非上市股权转让场所应定位在产权交易市场。一是将非上市股权转让场所定位在产权交易市场有法可依《公司法》第139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交易方式进行。”新《证券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证券,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转让。”怎样理解新《公司法》、新《证券法》中关于企业国有股权转让的场所和方式,可以从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03…  相似文献   

6.
陈岱松 《改革与战略》2008,24(10):208-211
2006年起实施的修订后的证券法明确规定,上市交易由证券交易所依法审核。由此,证券交易所将逐步承担证券上市的审核工作。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证券发行上市一体化的事实说明,中国证监会仍然是把握证券发行及其上市的重要因素。当然,本届发审委程序公开透明的审核方式也向我们预示着,非实质审查正在行进中。随着法律的修改完善,上市监管的责任将落在交易所的身上。这也正是顺应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洪锦 《产权导刊》2006,(9):61-61
证券市场是什么?证券市场就是买卖证券的场所。 证券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二条是这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见,我们国家规定的“证券”就是指“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  相似文献   

8.
一、承销或代理买卖非法证券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根据证券法第176条的规定,承销或代理买卖非法证券罪是指证券公司违反证券法的规定,对未经核准或审批擅自发行的证券予以承销或代理买卖,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特征如下:(一)实施本罪行为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只能由证券公司构成。我国证券法规定,只有证券公司才能承销或代理买卖证券,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不得经营证券业务。证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明确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要求,调整适用现行《证券法》关于股票核准制的规定,对注册制改革的具体制度作出了专门安排。采用承销方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股票发行的重要方式,在股票发行注册改革背景下,承销商的责任如何界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证券法》的颁布及中国证监会有关配股规定的实施,将对证券发行市场及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运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一、发行、承销业务规范性要求加强,连带责任强度大幅度提高,监管力度加大《证券法》第10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者审批"。第22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发  相似文献   

11.
章一春  翟丽媛 《特区经济》2011,(11):133-136
我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等规定了证券发行都要经过证监会的批准,这使得在美国证券法中原本与非公开发行核准豁免相配套而设立,《证券法》第十条第三款非公开发行一般性劝诱禁止的规定失去了继续存在的逻辑基础和实际效用。从发行核准制度设立的立法目的与行政监管收益成本两方面衡量,说明了我国建立证券非公开发行核准豁免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外立法和我国实际,对公开发行的界定标准提出了重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从1993年4月份至1999年7月1日起《证券法》开始施行,7年来《股票条例》一直是证券市场上副产品极其重要的行政法规,它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对监管当局依法治市,均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公司法》、《证券法》的相继颁布与施行,现在来探讨《股票条例》目前的法律效力及对其应如何正确地予以适用就非常有必要,这对维护我国证券法制的权威性和统一性,避免出现法律适用上的混乱,是极其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孟雪 《辽宁经济》2009,(4):50-51
证券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证券法是指与证券有关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证券立法包括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关于发行外资股的法规、有关信息披露的规章、有关证券交易所的法规、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法规和处罚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法规.狭义的证券法是指调整在证券发行、交易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专指1998年12月29日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证券法不同于公司法,  相似文献   

14.
十届全国人大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8月23日举行,会议审议的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和证券法修正案草案,分别删去了关于股票溢价发行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批准的规定。这样从法律上,股票溢价发行将无需再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批准。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新财经》2005,(12)
政策法规《证券法》《公司法》修订草案顺利通过10月27日下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证券法修订草案》、《公司法修订草案》顺利通过表决。新修订的《证券法》、《公司法》将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的《证券法》中新内容包括:1、证券公开发行前,履行信息预披露制度。如果证券发行失败,发行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进程判断新股发行是否市场化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管理方式,另一为定价方式,从这两个标准看,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方式走的是一条由计划化和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之路。《证券法》第11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者审批。"这条规定意味着中国政府对证券市场新股发行的管理将逐渐由行政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颁布《股票发行核准程序》,股票发行透明度增强,取消了指标分配、行政推荐的办法。2000年10月26日,《关于公司公告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拟上市公司必须提前在当地报纸公告,这些措施打击了新股发行上市申  相似文献   

17.
案例     
《新财经》2001,(4):55-55
我国早在1993年4月22日即由国务院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特别是我国《证券法》于1999年7月1日生效,为证券市场的有法必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是证券融资的两翼。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搭建了我国证券非公开发行与转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有待明确与完善的问题仍然很多  相似文献   

19.
黄卓 《产权导刊》2006,(12):38-38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只有符合《证券法》关于“公开发行”的条件时,才能称之为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根据《证券法》关于“公开发行”的规定,即便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会存在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和依法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相似文献   

20.
5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修改后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并自2009年6月14日起施行。创业板的到来日益临近=同时,主板市场IPO重启的时间也一直被市场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