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枪精神”是齐齐哈尔城市精神的真切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神是城市品格的外显特征,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它具有激励、凝聚、吸引和辐射作用。黑龙江省委对黑龙江省各地培育城市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城市精神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各个城市打造城市文化的重要课题。齐齐哈尔市有提炼城市精神的丰富素材,历史上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第一枪精神"有理由作为齐齐哈尔人精神追求的真切表达,去表现齐齐哈尔市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2.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具有凝聚、激励、引领和辐射的作用。我们在培育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要从历史积淀中提炼素材,要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中获取题材,要进行画龙点睛的表述,要发动全体市民共同参与,要抓住重要的机遇进行展示和宣传。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培育弘扬当代湖州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在湖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湖州精神是一种能反映湖州特色的城市精神,是21世纪湖州人现代意识和城市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精神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地域化体现,是一个城市物质、文化、精神品德,风格品位的表现,是湖州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文化结晶。弘扬当代湖州精神,赋予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内涵,并以当代湖州精神这一强大精神动力引领和激励全市人民创新破难,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湖州在长三角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体现在人文素养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构建大学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在全党,而且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弘扬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并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是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外在诉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为此。分析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挑战,探索新的历史潮流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化孕育了扬州城市精神:崇文尚德、开明开放、创新创造、仁爱爱人。当下培育和践行城市精神,必须汲取古代文化的精华,扬弃古代文化的糟粕,从古代文化母体中突围,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整合古今文化。  相似文献   

8.
无锡的优秀革命传统是无锡城市精神的基石和源泉,无锡城市精神又是革命传统和时代特质的结晶。新的历史起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在历史传承中弘扬光大无锡城市精神,使城市精神成为我们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城市精神,这对于无锡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桦  刘玉芬  张森 《经济论坛》2006,(22):47-4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创新。在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曾以大量的创造发明和辉煌的历史文化,翘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末本世纪初,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里谋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一个能够培育人才、发展人才、吸引人才的社会环境。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对我国人才培养战略和教育体系进行全面反思与调整,重新…  相似文献   

10.
段艳梅 《经济咨询》2004,(4):9-10,6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经济节点的城市,要带动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就要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并发挥其经济辐射作用。本文从微观的创新概念出发,初步探讨了企业内的创新组织过程和城市创新机制的培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