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选取浙江省为代表,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浙江省海洋捕捞业的捕捞产量、渔获构成、渔船现状、作业方式、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海洋捕捞业主要存有捕捞强度和捕捞产量居高不下、捕捞种类以鱼类居多、作业方式结构不合理、渔业从业人员结构有待调整且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及捕捞渔民养老较难等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存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优化海洋捕捞业产业结构,完善海洋渔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武洪波 《农业经济》2000,(11):36-37
海洋捕捞业是葫芦岛市海洋渔业的主体产业,多年来,葫芦岛市海洋捕捞产量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也是由于这种过度利用,致使海洋传统捕捞品种资源下降,捕捞生产作业空间缩小,海洋环境污染加剧等等,所有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将制约着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本市海洋捕捞业存在的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一初步探讨。 一、海洋捕捞业存在的问题 现在近海渔业资源,特别是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日趋严重,一些种群已濒临绝迹,其表现为:汛期越来越短,有些已不能形成鱼讯,渔汛中经济鱼比例下降且低龄化,主要经济鱼类除带鱼外均成为兼…  相似文献   

3.
湛江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占全国的8%以上,海洋渔业资源极其丰富,为湛江发展海洋捕捞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论文从捕捞产量、渔船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进步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介绍了湛江海洋捕捞业的发展现状,定量分析了捕捞量以及捕捞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随着2004年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生效,湛江海洋捕捞传统作业区域大大减少,捕捞能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湛江海洋捕捞业还面临诸如捕捞基础设施不足、科技含量偏低、转产转业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探讨是现代渔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海洋捕捞业和海洋农牧化生产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分析,推出二者的利润曲线,发现在利润最大化的作用下过度捕捞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解决,然而这一自然过程将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需要人为干预.海洋农牧化作为一种干预方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大作用.比较分析表明,通过政府补贴、技术支持、对海域整体规划开发等措施推动海洋农牧化生产,不但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过度捕捞问题,而且可以实现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水域资源有限,海洋捕捞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海洋捕捞渔业总有一天会达到或接近饱和。只有大力发展养殖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满足全世界水产品的供给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宁省海洋捕捞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源监测和实行限额捕捞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苍南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苍南县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取得较好成效,但海洋捕捞业仍然是苍南县渔业的基础。转产转业工作在缓解海洋捕捞强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维护渔民合法经济利益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苍南县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面临的困境、原因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海洋捕捞     
海洋捕捞指人类使用生产工具从海洋中直接获取具有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的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是水产业的重要部分。海洋捕捞的生产工具包括渔船、网具、捕捞机械、助渔导航仪器等。我国的海洋捕捞业按照作业类型,可分为拖网、围网、定置网、钩钓作业和潜水采捕、壶笼...  相似文献   

9.
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客观准确地判断捕捞业发展阶段,对于实施有效的渔业管理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美国、日本、俄罗斯和秘鲁海洋捕捞大国1950-2013年的生产数据,运用龚柏兹模型迚行拟合,研究其发展的变化情冴,分析不同国家海洋捕捞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对于不同的发展时期,产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是如何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的海洋制度的建立,韩国近海捕捞作业区域逐渐缩小,远洋渔业也面临萎缩.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韩国政府已着手调整本国渔业结构,逐步由捕捞业向养殖业转变,进一步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