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闻思修 《中关村》2012,(9):122-122
在国人的心目中,知识分子为人处世“温良恭俭让”,是世界上“最老实的人群”。可是近年来接续发生的学术造假、买卖文凭等丑陋事件,一种令人不屑的感觉油然而生。弄虚作假的氛围造就了“打假英雄”,  相似文献   

2.
明星 《中关村》2011,(11):90-91
“海淀的成长有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海淀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无私奉献,把海淀建设得更加文明、美丽和现代,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驻区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师生当以高度的自觉和高尚的行为示范投入争创首都文明区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校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的示范作用,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优美校园环境,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构建高雅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吴炜 《中关村》2010,(9):14-15
曾几何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思想被传为美谈,而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也被推崇为令人景仰的学者风范。中国大学,一直以来,被当作科学精神、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摇篮、社会风潮的发源地和社会变革的助推器。在近现代史上,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异化     
徐山 《中关村》2004,(7):80-81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帽子,有奥黛丽·赫本这样的淑女戴的帽子,也有英国绅士戴的帽子,也有美国西部牛仔戴的帽子等等,本来没什么稀奇。可是如果把帽子戴错了,比如给美国西部的牛仔戴上赫本那种淑女的帽子,就会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不要以为只有喜剧电影里面会有这样的情节,在现实中,我们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帽子”。最近,我国的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1所大学升为“副部级”大学,这是在清华、北大之后又一批升格的大学。给一个大学戴上“副部级”这顶帽子,也让人感觉不伦不类,这是大学的  相似文献   

5.
吴小龙 《中关村》2004,(4):113-114
清朝建立以后,一方面对各种形式的反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另一方面采取了相当聪明而有远见的文化政策,以笼络人心。在文化政策上,清朝统治者比蒙元高明的多。他们看到了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并主动接受它,以对中国儒教传统的认同来缓和满汉矛盾,争取汉族士人对他们的认同。尤其是康熙皇帝,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同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他下诏开“博学鸿词科”,并亲自主持考试,招选遗民中的学者文人。康熙还对应诏举荐来的这些“奇士硕彦”优礼有加:赐御宴、给优俸,还陪上不少时间,在皇宫考试,“亲试录用”。这次荐贤尊隐的“盛举”…  相似文献   

6.
明星 《中关村》2010,(9):32-33
博士论文剽窃事件 关键词:学术诚信 2009年3月,中国工程院通报了浙江大学论文事件的调查结果:浙大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论文剽窃一事情况属实,剽窃证据确凿。论文剽窃情节严重,多篇论文剽窃造假,盗用其博士生导师的研究结果,一稿两投,擅自署他人名字,擅自署基金支持等,属多重学术不端行为并发。此后,还发生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和辽宁大学副校长“抄袭门”等多起类似事件。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9,(8):24-25
2004年8月9日凌晨,北京中关村。有“中关村第一人”之称的陈春先辞世。这一天,他70岁的生日刚刚过去三天。1980年10月,中国最顶尖的核聚变专家、46岁的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从美国考察回来,这已经是他两年里第三次访问美国了,这几次出国让他印象最深的倒还不是美国同行的学术进步,而是那个国家在技术产业化上的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0,(9):97-97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词人,满族正黄旗,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为康熙帝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多才多艺,主要成就为诗词。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近代著名学者王同维就给其极高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况周颐也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谁知?”他的词在清初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0,(12):109-109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词人,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词在清初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纳兰性德出身贵族,却生性淡泊,英年早逝。近年来,在海内外,尤其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兴起了各种“兰迷会”和“纳兰热”。  相似文献   

10.
付丙丁 《中关村》2012,(1):47-47
去年岁末,曾在《中关村》杂志上读到一篇《“丁磊养猪”“老柳种菜”——贵在创意》的文字,说柳传志先生是造电脑的“知识英雄”,毅然投巨资去“种菜”,这正是企业家创新思维“联想”的结果;并赞扬“老柳种菜”意谓一种投资趋势,体现出企业“大佬”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