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0年12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这样一则简讯:“近日,山东济宁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济宁高新区已经建成了光电信息,生物技术,工程机械,纺织新材料四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短短的13秒,向全国人民传达了济宁高新区人十八年梦想照进现实的豪迈激情。  相似文献   

2.
5月11日上午,总投资25亿元的山东重工万台挖掘机项目在济宁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这一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的尘埃落定,是济宁高新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高端产业集群、打造绿色科技新城的有力见证,标志着高新区在打造工程机械“千亿产业”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3.
近日,济宁高新区与中国移动济宁分公司签订物联网项目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地。 为促进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宁高新区将联合有关企业其同发展物联网产业。目前高新区正在编制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组建管委会、  相似文献   

4.
济宁高新区是1992年5月经山东省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区,位居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带重要核心位置。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享有完全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5.
绿意初夏,生机盎然。6月28日,2013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济宁)创新高层论坛在孔孟之乡——山东济宁隆重举行,来自60余家国家高新区的200多位代表齐聚济宁高新区。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马平昌分别致辞。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讲话。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成文,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佘春明,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崔建海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主持。  相似文献   

6.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今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1999年,上海实施"聚焦张江"战略,引导产业、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先行先试在新的平台上聚焦。2006年,上海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区,将高新区各园归于张江,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由此起航。2011年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成为火炬计划引导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年后的今天,一个举世瞩目的高新区展现在世人面前,发挥着集聚、引领、辐射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木 《走向世界》2006,(1):34-36
就在2005年即将结束之际,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传喜讯:12月8日,小松叉车制造(中国)有限公司在济宁高新区正式建成投产。此项目可年产各种类型叉车3000辆,销售额达2.6亿元。这是继小松山推在济宁高新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世界500强日本小松制作所在这里再建的一个大型机械项目。一个世界500强企业为何频频青睐这里?日本小松制作所会长原敏孝的回答是“这里对企业的服务深深吸引了我们”。  相似文献   

8.
石泉 《中国高新区》2005,(11):56-58
为充分利用济宁高新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推动济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6月济宁市人事局、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共建了济宁留学人员创业园,与济宁高新区创业中心合署办公。现拥有高标准设计的孵化厂房12000平方米,园区内规划合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水、电、暖及网络设施齐备,  相似文献   

9.
"新三板"具有与科技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特殊性,对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助力国家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提升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由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启动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报价转让试点(简称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试点,无论是对我国资本市场,还是对高新区企业或投资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前经济减速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如何保持区域经济平稳增长?济宁高新区以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人才引进——创新驱动——资本支撑——产业升级。"济宁高新区决策者们认为,越是经济形势复杂,越要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应该清醒地看到这其中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新格局,济宁高新人正是通过促进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四个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通过这种"加  相似文献   

11.
李小鸥 《走向世界》2011,(16):95-95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在世界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一位美国作家。他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出卖体力为生,后来逐渐成为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2.
在可持续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对SNA为核心的国民经济账户作了部分修改,但始终没能把环境核算与经济核算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在分析不完善的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来”账户和调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初步设想,并进行了案例研究加以实证。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征 《特区经济》2009,240(1):143-144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华 《上海经济》2014,(11):18-21
俗话讲: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穷”与“富”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而在小同状态下产生的思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胡适先生指出,时势生思潮,思潮造时势。对于时势总体状态的把握是思考的结晶,称之为“思”,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改造推动时势的方法与途径,称之为“道”。  相似文献   

15.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6.
“世界历史”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对“类”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二是它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全国十大美院掌门人交流时曾说,城市建设需要仔细研究土木建筑的布局,要让人看着舒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城市建设要有艺术感觉。城市的建设者要把城市当作自己的作品关键是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其有个整体的艺术感觉和自然环境。如何把城市形象建设搞好,为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形象宣传理念,应葡萄牙葡中合作发展促进会、西班牙VILLAVA政府邀请,市委宣传部赴西班牙和葡萄牙城市形象宣传及城市文化设施考察团一行6人于2010年2月19日至3月1日先后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萨拉戈萨、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和艾佛拉市进行了考察交流活动,拜访了科里亚多比利亚尔瓦市政府和西班牙第三大报纸《道理报》,同时考察了葡萄牙《新闻日报》。融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正是西方城市形象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重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9.
变"废"为"宝"     
厦门东海洋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位于水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海滨城市-厦门,是福建省较大的一家真章(学名:真蛸Octopus Vulgaris)精加工产品出口基地.该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成功地从真章下脚料中提取出具有海洋生物活性的人类长寿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厦门市政府的嘉奖.该项目是厦门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观点的评述,认为创新的外延是广阔的,根据外延的不同,创新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通常所讲的创新系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主要是强调创新主体(或称实现主体)是属于我们国家;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侧重现代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强调宏观性、系统性、目的性,更强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