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众之鉴     
江南春后来深自反省,认为错在"为并购而并购",忽略了客户需求。在蓝色光标疯狂并购之前,分众传媒是翻覆广告传媒行业的震撼性大买家。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由于荷包饱满,分众几乎"批量式"地在各个业务领域搜索清盘,务求达到垄断地位;例如分众2006年切入手机广告领域,一下子并购了北京凯威点告技术公司  相似文献   

2.
林涛 《中国品牌》2008,(10):64-66
江南春是如何让分众的并购和市值增长互相促进江南春用并购作为分众2008新年的礼物。2007年12月10日,江南春半道劫下业已完成上市路演的玺诚传媒。按照协议,分众传媒将以1.684亿美元现金收购玺诚所有股权,在协议完成后的24个  相似文献   

3.
尽管市场的垄断让分众陷入战略定位模糊、管理体制混乱的困扰中,但“做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集团”已然成为分众的宏伟目标。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并购  相似文献   

4.
文芳 《新财富》2012,(9):62-66,68-72,74,75
分众上市后,江南春一路积极进取,通过并购不断推高分众估值,并通过高位减持、期权激励等财务手法套利,实现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2008年,江南春淡出管理岗位,但分众由于遭遇金融危机、央视曝光等事件冲击,  相似文献   

5.
在普遍认为要收收被子准备过冬之际,新浪和分众却在略显寒冷的资本市场中挑起最热话题。2008年12月22日,新浪和分众传媒集团达成协议,新浪将增发4700万普通股用于购买分众传媒旗下的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资产。但在并购结构上,分众传媒保留了其互联广告业务、影院广告业务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包括此前收购的好耶也没有在并购之列,据有关消息称,好耶有望天价卖给Google。  相似文献   

6.
国内要闻     
《中国广告》2008,(1):202-202
闪电并购玺诚 分众卖场网络完美统一;2007中国4A何意佥印奖揭晓;广州日报杯华文报纸优秀广告奖颁奖。  相似文献   

7.
《商界》2007,(4)
类型通过横向并购(现金 股票)将“竞争”转化为“竞合”运营路径2006年1月7日,分众宣布以现金9400万美元,总价格3.25亿美元收购聚众传媒的全部股份,将后者分布于全国43个城市的3.6万块显示屏全部纳入新分众的版图。  相似文献   

8.
公司     
《商界》2009,(1):12-12
万科销售连续6月下滑;华润雪花突入青啤腹地收购;沃尔玛大规模降价促销;联想集团有意展开新并购;分众停止无线广告业务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出生在上海的诗歌青年,江南春在媒介并购方面一样拥有着无尽的激情与梦想.   这一次的梦想是:让分众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10.
圈内圈外     
国内要闻闪电并购玺诚分众卖场网络完美统一12月10日,分众传媒宣布,该公司与同卖场数字广告网络运营商玺诚传媒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后者的全部股  相似文献   

11.
任颖秀 《中国广告》2005,(3):187-188
作为近年来海外的新兴事物,分众广告传入中国的历史很短,因其弊端的日益暴露,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大都持观望态度。分众广告的发展必然会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追本溯源——分众媒体释义 "分众"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词汇,由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12.
新知     
《三联竞争力》2006,(8):78-78
《中国商业评论》新近推出2005—2006年度最佳商业模式排行榜,TOP10依次是: 1.分众传媒:分众领先聚众率先上市,打破二者均势状态,并在聚众即将上市前借力风投紧急并购,从而一统江湖。  相似文献   

13.
唐洁 《华商》2008,(20):13-14
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广告传媒第一股,震撼业界。此后,分众传媒倾力打造"生活圈媒体群",这更让分众互动模式成为广告界的关注焦点。深入挖掘分众互动模式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传播价值,是分众互动走向成熟化市场运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进到分众时代,在社会发生时代转变的潮流下,作为社会主要构成要件之一的大众媒体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报纸的多版组、本土化和厚报化;电视的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广播的"窄播"化;媒体本身的分众化定位。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将分众时代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分众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双目 《国际市场》2012,(1):29-32
支持者视他为揭穿资本市场骗局的"佐罗"式英雄,批评者则斥其是"流氓"、"谋一己私利的卖空者"。就在2011年11月份,中国最大的楼宇广告商分众就被这个神奇的美国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C.Block)折腾得狼狈不堪。11月21日,做空机构浑水研究发表了对分众不利的研究报告,将分众传媒的股票定为"强烈卖出"。当日受此影响,分众传媒的股价收盘大跌近40%,损失可谓惨重。分众、浑水,谁在说谎?  相似文献   

16.
王美诗 《广告大观》2007,(2S):113-114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分众框架正式并购南京两家实力派电梯广告公司——南京浩正传媒、弘众传媒。记者有幸采访了前框架媒介(Framedia)董事长兼CEO谭智先生,亲身感受了这位资本运作资深人士的眼界和学识。  相似文献   

17.
侯云龙 《商》2012,(16):192-194
从2011年底开始,在和美国做空机构浑水五度交锋之后,分众传媒(以下简称"分众")股价终于一改颓势,企稳回升。但就在分众股价节节高升之际,作为分众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的江南春,却突然打出了一张"私有化"牌。对于江南春的这一举动,外界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江南春在浑水的连番打压下,做出的无奈之举;有人说,这是江南春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采取的权宜之计;还有人说,这不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范将股权众筹划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过去所称的"股权众筹",现专指"公募股权众筹",需经审批后持有牌照经营,过去所称的"私募股权众筹"被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众筹",受现有法律框架的规制,这一划分不仅曲解了股权众筹的真实含义和法律性质,而且无法解决"互联网公开性"与"非公开股权众筹"的矛盾关系,导致实践中的困惑。经分析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和发行对象,笔者认为,股权众筹的法律性质为公募行为,建议我国建立"股权众筹小额豁免制度"以及"股权众筹合格投资者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刘国基 《中国广告》2005,(3):184-185
电视广告具备一种"造势"功能,这种轰动效应是分众广告根本无法比拟的,而分众广告则更像是一种游击战。分众媒体、小众媒体的兴起是现代都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它只是对大众传媒一种有益的补充.说大众广告即将落寞.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大众广告和分众广告对企业营销起到的是两种不同的作用.两者的可比性也不是很大.大众媒体的班盖率和到达率相对较高,是否  相似文献   

20.
虞锋 《商界》2006,(4):20-22
2006年1月,上海广告界传出一个让业界震惊的消息,楼字广告巨头分众传媒以现金加股票总计3.25亿美元的天价完全并购另一个巨头聚众传媒,聚众从此成为分众旗下的子公司。而此前两者的竞争几乎是针尖对麦芒,势同水火。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正在筹备上市的聚众为何选择放弃?当分众老总江南春风光无限的时候。聚众的虞锋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2006年2月底,一个阳光和暖的上午,记者叩开了虞锋办公室的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