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保险集团整体金融实力的提升,其监管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澳大利亚、欧盟与中国三地保险集团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偿付能力监管、内部关联交易监管及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监管等。然后再对三种监管制度进行综合比较,发现三者在监管模式、监管深度以及法律体系上均有所差异。本文认为,我国对保险集团的监督力度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从长期来讲并不能有效防范风险;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善,不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杜墨  陶燃  姜俊 《西安金融》2011,(2):32-33
经过对金融危机教训的深刻反思,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于2009年6月初步确立了全球保险监管战略调整的总体框架,该调整的一个重心是推动各个成员国家从自行制定监管标准向逐步制定全球统一的监管准则转变。作为未来保险行业的"巴塞尔协议","共同框架"将成为国际保险监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危机后全球保险监管模式和理念的重新确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 WTO后,保险监管将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在吸收国际保险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转变监管思路,重新调整监管目标,完善监管体制、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培养监管人才,提升监管质量,维护我国保险业的安全与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亮  陈欢 《保险研究》2011,(10):105-110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不少知名国际保险集团纷纷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甚至破产的情形,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重点研究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改革的新动向和新发展,并对监管理念的变革进行总结,以期对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我国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韩亮  陈欢 《西南金融》2011,(9):71-74
本文重点研究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新动向和新发展,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国际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我国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际活跃保险集团监管共同框架(CFS)是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我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在刚刚发布的《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中将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作为专项研究的重要一部分。研究CFS对完善我国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活跃保险集团监管共同框架(CFS)是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我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在刚刚发布的《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中将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作为专项研究的重要一部分.研究CFS对完善我国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险监管国际比较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IAIS核心监管原则、欧盟偿付能力Ⅱ监管模式、美国RBC监管模式和北美动态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等四个当前最新的保险监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论述,并阐述通过国际保险监管比较研究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是澳大利亚卫生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是该国私立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澳大利亚私立医院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推动了整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成熟、完善的监管环境。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法制环境、监管主体、市场准入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其监管环境展开分析,力求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其发展过程中经营范围的界定、发展方向的明确、市场竞争的规范化等形成路径,希望能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颖 《保险研究》2012,(12):94-100
对世界三大地区及国际的保险监管模式,分别是美国的RBC模式、欧盟的SolvencyⅡ模式、瑞士的SST模式以及国际监管ISIA模式进行总结与比较,在分析国际保险监管制度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保险监管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监管制度,以促进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怡西 《金卡工程》2010,14(9):220-221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信用评级业的信用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用评级机构金融风险防范功能的薄弱性,亦暴露了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缺位。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借鉴国际监管的先进模式,进而从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确立监管部门职责,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监管制度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琳 《新金融》2012,(9):40-45
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变革步伐加快,欧盟保险监管新规SolvencyⅡ正是这一背景的产物。鉴于SolvencyⅡ代表国际保险监管改革方向、体现国际保险监管先进水平、满足国际保险集团监管内在需求。本文全面系统介绍SolvencyⅡ的主体框架内容和特点,包括定性、定量和信息披露三支柱,以及保险集团监管主体、职责、偿付能力测算、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要求,并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了与SolvencyⅡ第一支柱接轨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保险监管改革的核心和重点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险企业的特性决定了需要对其进行宏观监管,目前我国保险监管采用日常财务监管和最低偿付能力并重的监管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的保险监管还存在种种不足,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吴红波 《时代金融》2013,(15):132-133
随着我国经济和保险业发展迅猛,随之发展的还有保险监管制度,快速发展的保险业促进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发展,但是我国保险监管制度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本文研究了国际保险监管制度和发展趋势,研究了国际监管制度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启示,这对于我国保险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保险监管,保险监管效率与效果涉及到到多方面的利益,我国保险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对保险监管需求日益加强。本文通过简单叙述我国保险监管的发展历程,结合市场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分析我国保险监管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借鉴国际上保险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保险监管经验,提出问题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燕  鲁玉祥  王亮 《金融纵横》2011,(11):41-44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保险业发展呈现出集团化趋势,保险公司不断向多元化发展,保险集团逐渐成为国内保险市场的主导力量。保险集团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保险机构间或保险机构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间的组织融合和业务交叉,同时也对集团风险管理和保险监管制度带来较大冲击。欧洲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Ⅱ明确了保险集团监管框架,确定了保险集团监管的主要内容,对于完善我国保险集团监管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奕江 《金卡工程》2010,14(2):170-170
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本文指明了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际保险监管成功经验,提出了对我国保险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吉彩红 《中国外资》2009,(8):80-80,72
本文对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保险监管进行了介绍,比较分析了国际上几种典型的保险监管模式,并借鉴国际监管的经验,对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防范和化解保险市场风险,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保险公司股权监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4”系列文件的应有之义,是完善保险业公司治理的基础,是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我国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监管的规定,以及美国、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保险公司股权监管的有关做法发现,监管部门深度介入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强化股东股权透明度监管、注重对股东进行分类监管、重视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其监管的重要特点。结合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监管实际,本文建议加强立法保障、强化股东关联关系监管、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注重分类监管和协同监管。  相似文献   

20.
国际再保险监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保险市场已全面对外开放.经过这段时间的开放我们发现,外资再保险公司纷纷看好我国潜力巨大的保险市场,已有多家专业再保险公司和再保险中介进入中国.由于我国过去的再保险监管比较薄弱,相关的保险法律法规更是滞后,因此,为加快与国际保险市场监管接轨的步伐,我们应抓紧再保险监管实践,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律法规.笔者在这里首先分析国际上再保险监管的现状、对再保险实行监管的必要性,然后对国际上现有的再保险监管内容和形式进行归纳,最后分析国际再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以期对建立我国再保险监管体系和完善我国保险市场监管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