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大家都知道,经济的拉动力有三大要素:出口、投资和消费。九十年代以来,政府的施力点主要放在出口和投资,尤其是投资,发挥内外资的合力用于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拉动着经济快速增长。然而,国内的居民消费却未能同步跟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的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从1981年的67.5%降到1997年的58.8%,平均年降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从1981年的53.1%降到1997年的47.5%。上海的居民消费率从1979年至1997年则平均仅为32.65%,相比于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消费占GDP比重,已连续两年上升.消费对于GDP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已连续两年高于投资.这里的一个重大背景,就是当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开始加快的时候,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必将盖过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消费GDP的比重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和上升潜力不断增大.房地产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到2003年分别为13.7%、11%、19.1%、25.3%、21.9%和39%;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且投资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由于房地产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钢铁、建材、交通等一大批行业的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关联效应和高增长产业群特征.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1%上升到2006年的45%左右,平均每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接近50%,占地税收入的55%以上。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陕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建设西部强省的生力军。尽管发展提速、成绩斐然,但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仍比全国平均水平65%低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它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强大动力,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过消费率(即消费占GDP的比重)、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重)以及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即各需求每年的增量占支出法GDP增量的比重)的纵向比较分析可看出广西经济增长存在如下特点(见表1):  相似文献   

6.
回顾2003年2003年以来,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来看,投资受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的冲击最小,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强。据测算,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6%上升到43.4%。前10个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30.2%,达到8年来同期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我国投资产业布局呈现出“一低,二高,三平”特点。1-10月份,包括农林牧渔水利业在内的第一产业同比下降20多个百分点,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的3.2%下降到2.7%左右。与第一产业低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比整个投…  相似文献   

7.
《新财经》2012,(10):22-23
中国的经济转型,意味着总需求实现由投资向消费、外需向内需的结构性转变。预计至2020年,消费占GDP的比重由当前的48.2%提升至56.0%。与之相对应的是投资率和净出口下降,对总需求增长的贡献下降。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哪些商品将相对受益?  相似文献   

8.
李蔚 《特区经济》2003,(12):44-46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房地产业由逐步兴起到现在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深圳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最近5年来,深圳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1998~2002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约15%,年均直接拉动GDP增长约1.2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带动了建筑、装潢、家电、汽车等20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深圳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房地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到目前为止,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房地产业的投资总额从1987年150亿元增加到2008年3.06万亿元,增长了近200倍,与之相比,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6倍,同期的GDP增长27.9倍,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远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充分表明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我国政府针对通货紧缩提出刺激国内需求开始,投资需求被大大地刺激起来,但消费需求却一直萎靡不振.从统计数据看,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情况十分不妙.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  相似文献   

11.
大家好!很高兴在第一届中国国情论坛上与诸位相聚一堂,并就有关消费问题作一发言。在开始讲演前,请大家看一张图,最终消费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最终消费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稳中走低。1978年—1990年,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2%以上。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开始低走,从1991年的61.8%下降到了2005年的52.1%。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卫生支出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卫生总费用也持续增长,2003年卫生总费用达6623.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左右上升到当年的5.65%。从结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上升很快,从1980年占卫生总费用的1/5一直攀升到目前的3/5左右。居民人均医疗费占其消费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食品、住房的第三大开支。同一时期,政府的卫生支出却从36.2%下降到17.2%,平均每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从这种结构变化里,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过度市场化的特征。现状在过去20年里,中国卫生总费用可谓飞速增…  相似文献   

13.
全球市场似乎越来越担心,中国经济政策的改变将很快推高美国的利率。在此前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政府已把提高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当作首要任务一目前,消费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如果这项计划取得成功,除了能够抑制中国过度依赖投资来促增长的危险倾向,还应当会缩减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4.
让数字说出历史,让数字说出真相由枯燥的数字编织而成的历史其实会说话──这里所说的历史,指刚刚消逝的“时间”。读下面互有关联的几组数据,中国经济到底呈现什么态势,已经不用加入任何虚浮的智慧进行“理论分析”;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1997年全部GDP中,投资占38.7%的份额,消费占58.8%,而到了1998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增强,对GDP的贡献率达60%,而消费增长率仅为6.8%,消费需求对CDP的贡献率估计接近40%,较1997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消费偏淡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泰安市房地产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ECM方法,探讨2000-2014年泰安市房地产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以后波动渐趋平缓,但总体贡献率较低;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偏低,对经济拉动能力较弱,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依赖性增强;房地产投资与GDP之间既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又存在短期波动关系;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而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泰安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运行态势:总量比重上升、增长速度下降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北部湾经济区4市(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稳健发展,保持对全区经济的强力拉动作用。从主要指标看,呈现"比重上升、速度下降"的特点:"比重上升",就是主要指标占全区比重进一步提升。除进出口总额占  相似文献   

17.
陈共 《广西经济》2011,(4):27-30
中国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虽有一定增长的余地,但鉴于中国的预算外管理收入的比重较高。预算内收入不宜增长过快,当前的方针应是控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8.
薛锋 《江苏经济》2002,(3):26-27
2001年常州市经济建设速度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比重上升,开始扭转这些年来常州在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及在苏南板块中的发展优势有所降低的局面。GDP在全省各市中占第六位,其增速由2000年的10.9%上升到2001年的12%,财政收入在全省占第四位,其增幅达25.1%,高于全省23.1%的平均速度。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四,工业利税和利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对外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术改造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出现萧条甚至衰退.中国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世界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这既给中国经济带来挑战,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克服危机的思路也正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路径,只有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才能真正拉动消费,消费在GDP中比重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扩大内需.内需的扩大可以弥补出口的受损,带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于秀媛 《辽宁经济》2000,(10):16-16
为了遏止 GDP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 1998年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措施。扩大内需主要从扩大投资需求入手,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突破口,使得 1998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3. 1,但仍没有遏止住 GDP增长速度的下滑。   如何促进消费增长呢?哪些消费才能最快地拉动经济增长呢?有人提出房子、车子、旅游和教育将成为消费热点。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要使消费需求增加就必须研究居民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变化规律。举例来说,当城乡居民家家户户的可耐用商品电视机已成为饱和的情形下,无论怎样降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