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制约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产业、区域以及政策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相邻经济区域或者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持续深化,经济融合度超越行政区划分割逐步走向同城一体化,发展成为大都市经济圈是城市间竞争与合作的必然。经济同城化能够使相邻城市形成优势互补,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同城化必然要求金融同城化,支付清算同城化是金融同城化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在金融同城化的背景下实现支付清算业务同城化的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阳经济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周边的诸多地级市与正在崛起的县级市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城市群。在经济上这些城市紧密联系,城市化与同城化相辅相成,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沈阳经济区。将沈阳经济区城市群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亟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荀守奎 《特区经济》2008,(10):208-209
合肥是省会经济圈核心城市,淮南是沿淮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合淮同城化”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但也有人对此战略提出异议。本文主要探讨“合淮同城化”战略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区域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相邻城市的空间距离逐渐缩短,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同城化作为促进都市圈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部分城市同城化政策的具体实施,国内学者对同城化愈发关注,各角度的研究成果迅速涌现。本文重点系统梳理总结推进国内同城化的背景、基本条件、内涵与目的、面临的问题、建设的发展路径。文后提出了未来国内同城化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我国都市圈同城化的发展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6.
“撤市设区”,使富阳从一个独立的县级市,融入杭州同城化发展,城市共生关系和生态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撤市设区对富阳是把“双刃剑”,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富阳“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的重要出发点. 撤市设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带来的机遇 基础设施同城化.撤市设区后,富阳将迎来从融入接轨到全面同城化发展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富阳以主城区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富阳作为杭州都市经济圈综合交通体系重要枢纽之一,撤市设区有利于富阳加快建设内接大杭州外连长三角的综合交通体系,发挥同城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黑龙江省人口、土地和经济发展空间分布情况,统筹区域发展的路径应该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一核三轴"的空间格局.重点建设以哈尔滨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加快省会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同城化进程.根据"一核三轴"的总体格局,推进"三轴"大发展,对接蒙古与俄罗斯,从而形成有发展潜力和实力的中蒙俄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热烈举办,由此引发的“世博效应”对正在积极进行区域城市群同城化建设的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越来越突显。区域要实现同城化,就需要满足区域城际间时空距离短、人口流动频繁、产业能级互补、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城市群达到集聚规模和民众区域认同感强等必要条件。显然,长三角地区同城化发展尚未达到如此要求,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高益群 《发展》2010,(2):10-11
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是中共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实践证明,这种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城市等级体系为依托、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特征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西三角”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琦 《开发研究》2006,(1):22-27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根本性新变化、市场经济大环境转变带来的新挑战,结合西部大开发区域范围大、区位条件差等现实,本文提出了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速度和提高西部整体发展的最佳选择是建立西部自己的经济圈,而最有现实可行性的选择是: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基础条件较好、区位相对集中、经济联系紧密、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并具有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实力的四川成都、重庆和陕西的西安三大城市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形成“西三角”经济圈,通过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和城市集群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最大限度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尽快地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消除区域极度不平衡格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还对西三角经济圈的内在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难点和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对策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探究2011—2020年南京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空演变以及地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在时序演变上,南京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间差异仍然存在,呈现微弱的两极化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苏皖两省内各城市各子维度均等化水平分界明显,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南京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呈现均等化水平上升,区域总体差异逐渐缩小;南京市龙头作用发挥不足,是导致区域内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需加强南京都市圈内部分工协作,破除政策壁垒,推动南京市的带头作用,促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都市圈已逐渐替代单个城市成为区域参与竞争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安都市圈发展的优势、劣势与面临的机遇、威胁进行全面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西安都市圈的战略选择,对西安都市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赪  马捷  王成璋 《特区经济》2006,(9):262-264
以中心城市带动城市圈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在分析中心城市及城市圈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杨建 《特区经济》2011,(4):200-202
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站在城市化和"全域成都"的角度,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预测其发展趋势并研究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推进都市圈的发展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战略性举措,外围城市的快速发展对整个都市圈的建设成效显著。文章界定了都市圈及其外围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都市圈发展对外围城市的影响,并阐述了都市圈外围城市的形成机制,同时对都市圈外围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才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国外相对成熟的都市圈建设经验和我国近几年建设都市圈的探索实践基础上,以I-P-O模型为分析框架,诊断都市圈建设过程中人才一体化开发面临的挑战,然后从战略高度提供规避和应对这些挑战的构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The Warmbaths district lies on the perimeter of Gauteng (the PWV area), the largest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in South Africa. This makes it part of the ‘pleasure periphery’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The district offers a variety of unique tourism nodes: spa resorts; nature‐orientated time‐share resorts; holiday towns and farms; and private game reserves and hunting farms. Tourism is important in the district economy of Warmbath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of Warmbaths as a tourism region and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economy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Conclusion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racial differences in unemployment in the nation’s largest metropolitan areas are widespread. The differences tend to vary, however, by region with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occurring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of the North-Central region and the least difference occurring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West.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产业的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要想真正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第三极",必须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整合,必然要进行集聚研究。本文采用了经济联系强度、区位商系数以及聚类分析法三种集聚研究方法,对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进行了集聚分析,为优势旅游要素优化,增强集聚区旅游竞争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