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基于单方程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投资的资本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投资对该地区国内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跨国公司投资对该地区的资本挤入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连锁效应和示范与牵动效应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长三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合,进入21世纪,趋势就更为凸显。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需求也更为紧迫,与此同时,魅力四射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世界跨国公司的纷至沓来。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即是针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FDI对长三角制造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不平衡性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否也是形成地区内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对制造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对其制造业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而外贸和内资则起着拉大收入差距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新飞 《商》2014,(12):226-227
本文利用了1991-2012年的数据,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本文中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包括江浙沪三省市)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和产业结构特征,通过构建模型,对消费,投资,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旨在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着力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连接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由于区域内城市的自利行为,极有可能引发城市间的恶性竞争,由此造成区域内城市问的产业结构趋同与重复建设。针对皖江城市带8市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可能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与重复建设问题,对产业结构和重复建设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皖江城市带要改善产业结构趋同与消除重复建设就应进行合理的城市产业分工;转变政府职能,抑制政府投资冲动;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品互补模式和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选取相关年份统计数据,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根据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趋势,测算2015—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专业化系数,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产业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从区域化和特色化角度,具体研究长三角地区主要工业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并得出结论与建议:长三角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特点、政策支持等各不相同,三省一市产业结构虽有相似,却又不尽相同,优势产业各具特色。通过区域内适当的专业化分工,不仅有利于降低产业结构同构化程度,也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于承接地来说,则是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蚌埠市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的培育,在机械制造和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等方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比较蚌埠市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水平,从而确定蚌埠市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的软环境,利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应主动承接相关成长型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岛清对“雁行模式”理论进行了完善,描述了日本→“四小龙”→东盟国家→中国大陆的区域梯次产业分工与发展模式。在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对长三角地区上海与江苏在经济发展、利用外资、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了与“雁行模式”相似的特征,提出“区内雁行模式”的概念。上海应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苏南地区应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大型工业制造业,苏北地区应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小规模工业制造业为主。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最为集中和外贸出口最为发达的地区。本文利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与贸易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外贸出口具有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高技术产业集聚已经超过最佳规模,发展遇到瓶颈,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市场选择;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已不具备贸易成本优势,本地市场效应有限;外商直接投资不能促进产业集聚;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迫切需要走出去,从产业集聚向产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1995~2003年中国东部沿海10个省市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样本期间,中国东部沿海省市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效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地区间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效率差异也在逐年扩大,其中,长三角地区已经取代珠三角成为中国跨国公司投资技术效率最高的地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技术效率下降原因在于资本的过度深化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不足,因此,制订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加快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是提高跨国公司投资技术效率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传统的垂直分工已经向水平分工转变并迅速普及。跨国公司以其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和积极推广能力,大大推进国际间产业转移和产业的升级。文章就国际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的引领作用以及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04年吸引FDI较多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构建一系列量化的指标,筛选出这些地区跨国公司重点投资的关键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情况,以期对其他地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长三角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利用空间计量学方法对其1991-2008年的FD I区位决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来长三角城市FD I区位决定因素及其作用发生了动态变化,一些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城市化水平、产业发展、工资水平、与上海距离等影响不再显著或有弱化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外资集聚经济和工资效率因素上升为主导地位,其作用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因素影响日趋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邻域空间关联效应一直是影响长三角城市FD 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城市吸引FD I不仅取决于自身区位条件,还受周边城市FD I聚集的影响。上述发现对于长三角各城市利用FD I和跨国公司投资都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业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是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要素禀赋、地区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且这种转移往往首先发生在邻近的地区、城市问.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相对领先的重要东部增长极之一,在竞争与合作中,正面临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优化.长三角如何利用好拥有区位、禀赋优势的近邻-中部,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是未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最具代表性的世界500强中的大型跨国公司为范例,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提出了利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优化我国企业产业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其区位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往往设立在研发实力较强的地区;与区域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设立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设立在产业优势地区;设立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地区性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04年吸引FDI较多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构建一系列量化的指标,筛选出这些地区跨国公司重点投资的关键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情况,以期对其他地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外商在豫直接投资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楠 《价格月刊》2009,(6):45-46,49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解剖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利用状况,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间、三次产业内部以及地区间的分布关系,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必须先形成产业资本,才能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青 《价格月刊》2005,(8):12-13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指产业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它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优势为目标;以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为推动力,是产业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模块”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现象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长三角地区的海洋经济情况,分析了长三角地区2007-2016年三次海洋产业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并采用了结构变化值、结构熵数等方法从量变和质变的角度对长三角海洋产业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总体呈现"三二一"发展格局,但是存在各地市之间发展不均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