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娇娇 《新智慧》2007,(1):13-14
项羽的旷世名言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带兵进入秦朝首都咸阳,经过一番烧杀抢掠后,项羽发了横财,这时他要挥兵返乡了。他的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一些谋士劝他:“咸阳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此时要做的不是回家,而是永久地经营这里,号令天下!”然而,这位大英雄却说了句让谋士大跌眼镜的话:“富贵而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成功的让后世景仰,世人称道,而失败者则会万夫所指为世人所不屑,但项羽却是一个例外,项羽最后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自刎乌江,虽然他败了,但项羽在人们心中从来都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个让人望其项背的大英雄;刘邦虽然胜了,但我们听到得更多的却是人们对他的指责。有人说是刘邦打败了项羽,有人说是韩信打败了项羽,但笔者认为是项羽自己打败了自己,在那个年代,除了他自己,没人可以打败项羽。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东岸,180米高的花旗集团大厦巍然耸立。这座2005年建成的大厦是上海浦东陆家嘴最昂贵的写字楼之一,每层租金1000万元一年的价格,比有“天价楼盘”之称的“汤臣一品”更让人咋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史记.项羽本纪》最后一段文字分析和研究,文章发现了司马迁掩藏在这段文字里的深层情怀和秘密:司马迁用道听途说来假设虞舜和项羽都是“重瞳子,”从而推断项羽可能是舜帝的苗裔,这是文学性的叙事和评论笔法,其史料和结论都是不可考稽的;这种笔法有利于写人叙事、抒发感情和发表评论;然而,《史记》中这种常见的笔法增强了《史记》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却损害了《史记》作为正史著作的客观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5.
评价项羽,首先应有全国观、全局观、总体观。就历史事实而言:无项羽,则秦未可灭;无项羽,灭秦后则难以分封重建天下秩序。这两件事在全国、全局中起主宰作用。在秦末扰攘之中,项羽是唯一的新秩序的建立者,也是无可替代的新秩序的代表者。《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只书写项羽有"灭秦"之功,不承认其分封之功,而且书写为"暴乱",并贬为非"正统"。应为项羽翻此案。就秦末而言,刘邦则是新秩序的破坏者。  相似文献   

6.
张振华 《现代经济》2009,(7):102-102
本文介绍厦门水务集团江东泵站近几年来变频技术在水泵中的运用,以及对运用效果统计、分析。为今后水厂和泵站推广变频技术,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更好的服务城镇供水。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对项羽可贵精神的深入挖掘,一方面力图用项羽可贵精神潜移默化地去影响旅游类专业毕业生,使其凭借志存高远、勇于开创、矢志不渝的精神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方田地;另一方面,项羽文化及精神对宿迁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两千年前,四面楚歌声中的项霸王只能是乌江自刎,“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怅然令后人扼腕;如今,面临着相似情形的中国信息安全企业究竟是能突出重围,依“江东”之势崛起,还是会重蹈历史覆辙呢?《科技创业》以为,新时代有新的机遇,历史将不会重演,其中,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将是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最为明显的利好信号。困境是现实,但也可以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9.
在项羽的性格中有着极其复杂的多个方面:一方面他英勇善战,但是同时也在不恰当的时候表现出妇人之仁;他贵族出生,处处都表现得极其风度,可是另一方面却刚愎自用,心胸褊狭;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可谓战无不胜,却在政治上表现得极端幼稚。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因为项羽性格中的多重性成就了其霸王事业,同时决定了其人生以悲剧收尾。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几千年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说不时溅起几朵“智德相分”思维浪花,然而.以“德”为本、以“智”为用,“仁智合一”、作用一源的儒学人格发展模式,在传统教育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却从未动摇过。从孔子“三达德”到盂子“仁且智”,从清代思想家戴震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都一以贯之地承袭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摄“智”人“仁”、“智德合一”思想脉络。“智”以养一位”,“德”能显“智”;“智”及“仁”守,“德”失“智”亡。“德”是本、是体、是里,故曰:一仁者安仁”;“智”为末、为用、为表,故日:“智者利…  相似文献   

11.
孙吴政权在江东的建立和巩固,得力于北方流寓地主和江东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然而随着政权"江东化"的完成,世家大族的势力逐渐膨胀。在思想上,世家大族强烈的割据自保意识影响了孙吴北进中原的战略意图;军事上,世袭领兵制使兵源和军队领导权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中,使得孙吴军队畸形发展;同时,世家大族南北之间的政治斗争也导致了政权内部的分裂。这一切都对政权产生不利影响,最终成为孙吴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大众商务》2008,(11):30-31
佰徕思饰品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义乌市江东南路114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如今已是一家专门设计、生产、销售各式时尚工艺饰品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欧美各国,国内市场也做得相当火爆。佰徕思地处义乌市,却做着国内的生意,但从来没有直接在外地设立办事处、分公司之类分支机构,甚至公司里的业务员都很少有出差到外地的现象,仅此一项,公司每年都节省一在笔开销。  相似文献   

13.
佰徕思饰品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义乌市江东南路114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如今已是一家专门设计、生产、销售各式时尚工艺饰品的企业,产品主要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史记>开了中国传记文学之先河.本文以<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为切入点,探寻<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三为民”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核心,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为判断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行为准则,以“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为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人师者育人为天职赵雪琳教师教书,须以“百人”为天职。从“教育”这个词可以看出,“教”和“育”是分不开的。“教”中有“育”,“育”寓于“教”。“教”是手段,“育”是目的。“教“必须落在“育”上;只教不育,教而无立。教育的核心就是塑造人,其根本宗旨是运...  相似文献   

17.
道家政治学说的核心主张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包含清静无为、顺势而为、无为而无不为三层含义,“无为”是出发点,“无不为”是最终目的,“顺势而为”是由“无为”过渡到“无不为”的关键环节,它们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构成道家治世理论逻辑进程“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转变纳税服务理念对纳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十分重要。转变纳税服务理念应做到视“纳税为公民义务”向“纳税不仅是义务,更是公民权利”的转变,从“税务机关征收税款”到“纳税人自我课税”的转变,从“基本不相信纳税人”到“相信纳税人”的转变,从“纳税服务是职业道德”向“纳税服务是行政行为”转变,“以税务机关为中心”向“以纳税人为中心”的转变,“收入型”、“执法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秦末楚汉争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两位主角刘邦和项羽更是妇孺皆知。项羽乃是将门之后,而刘邦出身平民,所以不管从军事实力还是从个人威望上项羽都远远超过了刘邦。但最终结果却出乎众人意料,刘邦在激烈的楚汉之争中一跃成为一代帝王,成功原因众说纷纭。当然,刘邦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帝王,与当时有利于他的机遇和环境是分不开的,但本人认为刘邦成就大业与他的机谋权变,性格上的仁爱,能屈能伸以及他的用人之道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行政机构改革思想是一个以“三个有利于”为基本原则,以建设“分权”,“廉洁”“高效”的政府为政治目标,以“行政组织立法”为保障手段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