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新宇 《中国市场》2008,(35):31-33
2007年是我国"钉子户"之年,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被拆迁人个人利益补偿遭遇公共利益要求对抗时,我国新颁布的物权法却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之界定没有明确的态度。如何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准确界定公共利益,是保障个人利益和平衡公权力和私权利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伴随城市发展的脚步,拆迁纠纷也纷至沓来,新《拆迁条例》草案的问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针对这一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应把拆迁回归市场,使拆迁主体平等博弈;无需区分公共利益与非公共利益,无需区分拆迁主体,确立评估机构的中立地位,使老百姓取得公平的经济补偿,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3.
城市房屋拆迁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改造进行的城市拆迁日益增多,由此导致的城市拆迁矛盾不断激化,究其内在原因是未对启动城市拆迁的前提即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进行法律上的明确界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现状阐明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是对外投资发展迅速,跨国并购成为亮点.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已达30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累计超过万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2200亿美元,年均增长30%,是"十五"时期的7倍多.以加强能源合作、建立营销网络和打造技术品牌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日益频繁,企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在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中.虽然新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已经于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实施,但是城市拆迁过程中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矛盾和冲突仍然层出不穷.笔者认为,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在于新条例虽然明确拆迁主体,但实践中公权力缺乏有效监管,法规不健全,黑社会势力介入拆迁活动等,致使抗拆迁血案频发.本文以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公权力、私权利冲突的典型案例为线索,找出了城市拆迁中公权力和私权利发生矛盾冲突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吕晶 《现代商业》2014,(17):277-278
我国现行《宪法》、《物权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征收征用需出于“公共利益”之需要,但并未对公共利益这一法律概念加以定义和说明。借鉴各国立法规定,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财产征收中公共利益及其认定进行研究探索,一方面明确公共利益之认定标准,一方面列举符合认定标准之公共利益具体情形,双管齐下使得实践上有明确法律依据和理论指导,从而有效规范各级政府部门征收之行为,减少征收中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侵犯集体、个人合法财产权益的行为,进而促进社会之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曾走过18年辉煌创业之路的无锡高新区正面临一个全新的起点--建设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明确的定位是无锡高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抉择,更是处于转型关键期的无锡市赋予无锡高新区的历史责任.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向来敢为人先的无锡高新区在"二次创业"的征程上正重燃激情,再创...  相似文献   

8.
"红双喜"是一个香烟品牌,写这篇小文,并非为香烟做广告,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已是路人皆知。作为一个品牌,"红双喜"在发展过程中能不断赢得市场,得到消费者信赖,必有其外在和内在原因,因此,探究"红双喜"的成功之道,对商家或许有所启迪。1906年,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玉阶两  相似文献   

9.
因形成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原因不同决定了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不应一概而论的全部纳入房屋征收条例适用范围。但《土地管理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是"国家征用"或"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所以征收集体土地形成的房屋拆迁肯定应纳入房屋征收条例适用范围,而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形成的房屋拆迁不应纳入房屋征收条例范围。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和城市居民房屋征收拆迁政策和补偿补助标准应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事件/政策     
新拆迁条例提高补偿标准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条例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有关学者表示,新拆迁条例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它的颁布和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