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兴起了一股独立董事热潮。人们寄希望于独立董事,来解决中国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存在的问题,但是独立董事真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良方吗?本文从中国特有的国情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经营者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了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兴起了一股独立董事热潮。人们寄希望于独立董事,来解决中国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但是独立董事真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良方吗?本文从中国特有的国情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敏  刘勇 《中外企业家》2014,(7):110-112
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股权结构、董事会和领导权配置等治理要素都会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在分析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要素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推进企业上市来实现股权多元化,通过完善外部董事制度、强化专业委员会的创新职能来优化董事会结构,通过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优化权力配比来合理配置领导权,进而最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谭安萍 《企业经济》2007,(5):175-177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怎样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现实表明,这一制度创新推进并不理想。本文从论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阐述现代企业和公司治理结构内涵入手,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但现阶段,在深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实中,存在着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以及国有企业内部治理失效,外部治理不完善这三大方面的主要问题。正确定位政府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职能,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内、外公司治理机制将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进一步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较大、影响其运营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下,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要载体,国家开始大幅度推进国有企业的债务剥离、债权转股权等,债权股实践逐步增多。债转股对国企的股权结构,进而对其公司治理有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相关理论,阐述债转股、内部治理的基本概念后,对债转股与国企内部治理的关系进行阐述。进而系统的分析国企债转股的实质,明确债转股的性质定位。进而结合江西制药的债转股个案,分析债转股对国企公司治理的效应。进而,针对债转股在国企公司治理上存在的负面影响,立足合理推进债转股,促进国企治理优化的方向,设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的管理创新,其核心是产权改革。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的性质较为特殊,在国有企业的经营中,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工作同样重要,本次研究说明了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目标、原则、模式,以此说明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1992年开始迄今为止,国有企业改革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特别在21世纪之初,国有企业的改革更是激起了千层浪。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周小川提出,股份制改革是中国企业改革的主流方向。公司治理改革是股分制改革的核心。公司治理的研究这些年也是如火如荼,面对世界上流行的两大治理模式.英美的市场主导的治理模式,日德的银行主导的治理模式。应该选择何种治理模式。本文就我国的现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讨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