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看了某地区多处公开栏 ,栏左边大都写着“还干部一个清白” ,栏右边写着“给群众一个明白” ,横批“××村财务公开栏”。笔者还未来得及仔细观看具体内容 ,对此就有了不舒服的感觉。谁是“包公”?谁能还干部一个清白 ,谁能给群众一个明白 ,这是其一 ;其二 ,谁有责任?谁应给群众一个明白 ,谁该还干部一个清白。谁来还干部一个清白 ,谁来给群众一个明白 ,是公开栏 ?是村委会 ?还是乡镇农经站?我看谁也当不了“包公” ,谁也断不了这个案。俗话说得好 ,“清官难断家务事”。对这样一个人民内部矛盾 ,只能各自从各自身上找原因下功夫 ,从…  相似文献   

2.
也许你曾亲身经历过,也许你听说和遇见过,一些群众到机关办事,对一些根本就不需要研究的小事,往往得到的总是“好的,好的,我们正在研究”、“回去再等两天,我们再研究研究”一类的答复。之所以“研究研究”在一些干部口中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说明一些地方、部门干部的工作作风至少有三方面问题:其一,服务意识淡漠。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应该集中精力“抓大事”,而认为群众要求解决的都是“小事”,不是什么所谓的“重要问题”,因而未被列入“议事日程”,因此当群众再次登门时,无奈只能以“正在研究”一类的话语来搪塞。其二,…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大丰市洋心洼乡党委、政府,为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要求全乡村组干部人人都要出去开拓市场,对本村的优势产品联系好销路,以保证农副产品能够卖得出去,卖个好价钱。 今年该乡有计划地组织全乡村干部分期分批外出开拓市场。第一批已经外出的村组干部18人,他们外出期间工资照发,差旅费、住宿费、伙食费自理。每批外出的同志回来后,乡里都要组织专题汇报,进行交流评比,比谁先完成任务,比谁的成果大,比谁签的有效合同多。乡政府决定,村组干部外出开拓市场的实绩与村组干部上岗抵押金挂  相似文献   

4.
《法制日报》女记者张维在浙江兰溪市马涧镇采访时,遭到当地政府机关人员的阻拦。马涧镇镇长更是强硬地说,"谁允许你来采访的?记者算个什么东西!"并强行夺走其记者证。对此,兰溪市委宣传部一位男性工作人员电话道歉,承认马涧镇政府相关人员的言辞确实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个别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由于与群众沟通得少,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使干部与群众的隔阂加深,出现了群众不信任干部,干部害怕见群众的不正常现象。为有效解决好这些问题,探索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自去年2月份以来,该县在搞好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县355个行政村广泛开展了干群对话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要群众说,说了要管用 钱家土家族乡九岭村老党员在对话时说:我们这个村…  相似文献   

6.
常敲群众门     
报载,今年以来,河北省沧州市12000余名市、县、乡级党政干部走出机关,每月拿出5至10天的时间,深入5712个村庄,宣传、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怨、盼的问题,谋划助农增收之路。笔者不禁为这种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常敲群众门”的做法叫好。时下,有的地方一些干部敲农民群众的门次数少了,有的甚至不敲了。忘了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出现了下级敲上级的门多、群众敲干部的门多的现象。这种居高临下的派头,不过是一种虚荣,是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把干部处处要依靠群众倒置为群众处处要依靠干部了。久而久之,这样的干部必定会成为脱…  相似文献   

7.
“明明是该办的事不办,把群众的意见当作耳旁风;等到问题反映上来,领导发火了、批示了,便会立马解决。这不行,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最好的‘批示’。否则,我就会对这样的干部作出批示:目无群众,下课!”这是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干部大会上的怒斥。群众呼声是最好的批示,掷地有声,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响应上级号召抽调机关干部进驻农村,帮助指导解决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中遇到的难题。这些驻村干部"住村"了没有?驻村后该干什么?干的效果怎样?所有这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要查清驻村干部"住村"的问题。有目共睹,有的驻村干部下乡后,只是蜻蜓点水,入村不"住村",与村干部打个照面就返城。对村里面的基本情况不了解,没在村里面住过,走马观花。老百姓连驻村干部是谁,哪个单位派来的都不  相似文献   

9.
平时,与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交谈,他们常常流露出一种说话没人听的苦恼,很多任务难以按照上级要求去完成。群众为何听不进某些干部的话呢?据笔者观察,主要是因为他们常讲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话、套话。不调查不研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心中无数、却口若悬河,东拉西扯一讲半天,有时甚至回避矛盾,言不由衷,讲假话、违心话。这样的话有谁愿听呢?由此丧失威信,导致工作难做。古人早就强调,"君子慎其言",领导者言关兴废,不可妄发。出言不慎,不仅说话没人听,还往往给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最近走访调查,群众对财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三点意见。   一、民主理财小组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内容是否真实,开支是否合理,财务手续是否完备,债权债务是否准确,民主理财小组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无误后再公布。   二、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具体。对于每笔收入要写清楚,每笔支出也要如实写,使群众看后一目了然。要实事求是,做到真公开。   三、召开群众会议公布,做到家喻户晓。因为财务公开栏只能设在集中地点,不可能每个村民小组都建立公开栏。而且,有些村民文化低看不明白。召开群众会议公布,干部与群众面…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在作风上存在不少问题,有群众观念淡漠的问题,也有工作方式、方法比较简单的问题,有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也有实际工作中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够的问题.正如<决定>中所阐明的"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其复杂的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2.
要及时向农民公布财务收入帐目裴柏平近年来,有不少村组不向群众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有的甚至从包干到户以来.十多年了,也从没有向农民公布过财务帐目。这样,使广大群众意见很大,普遍认为干部有经济问题不敢向群众"交代",由此造成了于群关系紧张的局面。为何村组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税费收取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成了基层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不论是乡、村干部还是广大群众,一提起税费收取都抓耳挠腮,头疼不已。按理说,依法缴纳税费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缘何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户不理解干部。部分农民不了解政策,认为上面提出减轻农民负担就是减免农民各种负担;少数群众缺乏国家观念、集体观念,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不理解基层干部的苦衷。二是干部不理解群众。部分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作风不深入,有时甚至无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随意增加收费项目和数目;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强行收款收物,群众难以接受;还有的村、社干部软弱无力,不能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遇到具体问题绕道走,不  相似文献   

14.
既要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又要保护和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在减轻农民负担中应该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去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大张旗鼓地宣传减轻农民负担,广大农民如久旱逢甘雨,精神为之一振,但也有一些群众误认为中央号召干部,把不满情绪集中到村干部身上。在此情况下,基层干部情绪低落,一些人产生了撂挑子思想。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经济上台阶,农村达小康,要靠村干部带领群众去干;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村干部贯彻落实。如果基层干部缺乏工作热情,甚至躺倒不干了,群众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农村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求各县市注意干部的情绪,做好农村干部的工作。必须正确评价基层干部,分清主流和支流,充分肯定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乱摊派问题上,各级各部门要勇于为基层干部承担责任,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对于积极工作的干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在农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调研时了解到,广大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挂职干部在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要善于搞好服务,当好“五员”:一是当好农村政策的宣传员。现在,农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不多、不全面、不系统。挂职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是宣传党的各项农村方针政策的最佳宣传员。挂职干部要注重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给农民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当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息员。当前,制约调整结构,实现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信息渠道不畅、致富信息不灵。…  相似文献   

16.
勤政服务于民,廉政才能取信于民。公生明,廉生威。乡镇干部天天和农民打交道,一举一动百姓最清楚。群众最痛恨的是干部为政不廉。发生群众上访不安定的地方,多数都因干部嘴馋、手长造成的,这样的干部当然没有威信,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感召力和凝聚力。廉政要和勤政结合起来,乡村干部要树立"五官端正"的好形象。(1)"嘴不馋"。不贪吃贪喝,时刻想着群  相似文献   

17.
日前,笔者遇到一位前来办理退休手续的老同志。闲谈中,这位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许多干部常和老百姓挤在一个炕上睡觉,一袋旱烟你抽来我抽去,亲热得很。遇到问题,我们的干部哪个不是经常去敲敲群众的门?而如今,干部能去敲群众门的很少了。能不能或敢不敢去敲群众的门,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并不是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喜欢高高在上,不深入群众,动辄对群众发脾气、摆架子,由于不能与群众交心谈心,就不知道群众的思想疙瘩在哪里,做起工作来难免信口开河,让百姓感到厌倦和反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群众谈心的过程也是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18.
面子与威信     
江西省宜丰县县委书记毛野德同志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常常当着来访群众的面,纠正某些干部对有关问题的不当处理,结果往往弄得那些干部十分尴尬,使他们办事再也不敢马虎和不讲原则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报载: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县针对农民应承担税费征缴难的问题,广泛开展干部平时服务送、群众主动送上缴的"互送"活动,走出了一条农民税费征收的新路子,这种从"要"到"送"的转化,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读此消息,笔者为"互送"的活动喝彩!时下,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税费征收是农村工作为难的事,很多矛盾因登门催要上缴款而引发,基层干部因头顶上有减负政策这条"高压线",手中却无解决征缴难题的"特效药",致使征收农民税费上缴工作十分被动。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工作的被动局面,海安县领  相似文献   

20.
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实行“一折通”发放,有效防止资金的截留、挪用和虚报冒领,但在运行中也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引发一些基层干部、部分群众的抵触情绪。近年来,农村收费、清收一年比一年难,有些乡村干部想动补贴款的脑筋,通过“以补抵费、以补清欠”的办法,来收取费用,收取往来。一些村组干部、部分群众也确有理由,对过去长期不纳税的农户,没有办法清收,又不允许抵扣,反而恰到好处,这对过去积极缴税农户确实不公平。而“一折通”堵死了“抵扣”的路子。种粮补贴实行“谁种地,补给谁”政策,容易产生土地承保农户与实际种田农户之间的矛盾。有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