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对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和探索流动性过剩情况下的经营管理措施和业务发展战略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双过剩”下商业银行的困境与出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和企业产能过剩的表现及成因入手,对"双过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阐明了产能过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双过剩"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和企业产能过剩的表现及成因入手,对"双过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阐明了产能过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双过剩"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学术论坛认为,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尤其是对于国际收支顺差背景下,如何应对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经济和金融问题,现有经济金融理论尚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框架,世界各国中也鲜有成功的案例和模式可供参考,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缓解了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但是存贷差额继续扩大,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持续升高,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量不断攀升,流动性过剩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本文作者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剖析了流动性过剩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茜 《福建金融》2007,(12):25-27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诸多矛盾的焦点。本文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分析入手,阐述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商业银行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治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5年7月23日,在"2005(中国)银行家"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姜建清行长提出,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将面对资金大量流入银行体系所形成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难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国内首次公开提出"流动性过剩"这一概念,自此以后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决策层和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要求"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学术界则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含义、衡量指标、形成机理、经济效应、应对措施等方面开展深入讨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问题:流动性过剩是一个伪问题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没有明确内涵与外延的伪问题 近年来学界、从业者热议所谓"流动性过剩"问题,并用所谓"流动性过剩"作为中国通货膨胀、股市甚至经济变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9.
目前,社会各界对流动性过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经济体系、投资性资本市场三个层次,本文从数据分析与概念辨别入手,对经济体系流动性过剩判断的准确性、问题认识与对策分析讨论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经济体系流动性过剩"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辨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供给量持续增长,已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商业银行体系内的存贷差日益扩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经济体系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凸显,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把握流动性的内涵、了解世界各国在应对流动性过剩方面的做法,对于缓解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蒸 《金卡工程》2009,13(9):189-190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央行为应对"流动性过剩"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本质上是资产市场的"投机性资产流动过剩"而非全面的流动性过剩,其外部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热钱"的流入,根源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金融体系不发达,建议以稳定汇率为前提,打击"热钱"的流入,并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合理引导资金流入真实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方式的全球性和体制性,表现形式的结构性和相对性分析人手。辩证看待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和积极作用,提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应“疏”、“堵”并举,既要完善政策以提高围堵流动性的调控效果,也更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加强疏导流动性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明确提出2007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应该说,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经济格局及我国所处特殊发展阶段下的自然结果。本刊邀请三位分别来自央行、国有商业银行、学术界的嘉宾共同诊脉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影响,探讨这种过剩的成因及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日本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流动性,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制造过剩流动性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难以吸收过剩流动性,根除流动性过剩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产业和金融制度的升级和改革。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有效性研究:日本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日本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流动性,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制造过剩流动性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难以吸收过剩流动性,根除流动性过剩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产业和金融制度的升级和改革。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过剩:几点认识和一些国家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把握流动性的内涵、了解世界各国在应对流动性过剩方面的做法,对于缓解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了我国宏观经济的要害性问题.所谓"流动性导流",就是将目前过剩的流动性通过若干可能的渠道疏导到实体经济之外,使之基本不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由外向型经济结构引起的外汇过多流人造成的,在经济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且人民币升值预期难以根本逆转的情况下,只能从疏导过多流动性的角度来寻找防治通胀之道.具体的疏导渠道包括将一部分流动性导向境外和在境内扩大虚拟经济以吸收一部分流动性.后者是解决当前通胀压力和股市扩容压力的一箭双雕之策,也是本文的新观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一 流动性过剩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资金并不紧张 从2002年开始,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局面。经过近几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社会上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有所减轻,但仍没有根本扭转。一是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仍没有消除。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今年顺差规模有所减少.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下半年以来,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决策层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在流动性过剩的含义、衡量指标、形成机理、经济效应、应对措施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本期推出的专题文章分别从资金配置和政治经济周期变动影响货币秩序的角度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内在成因,并多角度地对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学术争论进行了文献综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表现为金融体系内货币和资金供给超过需求,并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是在国际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当前和中长期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中长期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