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4省,北京、天津2直辖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继南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之后,最具发展潜力与最需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带的重要区域。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带动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的长江三角洲及其沿长江干流地区的对外开发开放,带动了中部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随着全国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发展,90年代后期及下世纪初,环渤海地区势必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的热…  相似文献   

2.
赵蓉 《特区经济》2004,(2):48-52
深圳与苏州是目前我国经济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两地的经济先后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其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说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对两地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深圳的优势与劣势之所在,为经济的再次腾飞找准位置。  相似文献   

3.
环杭州湾地区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和先行。虽然在过去几年中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长江三角洲北翼、珠江三角洲相比以及与区域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比,环杭州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环杭州湾地区,目前水资源短缺、电力短缺、交通拥  相似文献   

4.
刘永祥 《港口经济》2009,(12):20-23
一、海西先行战略 海西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海西经济区(福建省海峡西岸)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7.
加强京津冀金融合作构建环渤海区域金融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环渤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环渤海经济区域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和突出,正在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难点分析环渤海地区地缘广大、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在国内有影响的大中城市较多、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出海口。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区域经济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由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具体分析如下:1.环渤海地区具有完整经济体系的重要城市有多个,国家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但在实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尚未真正发挥,这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西南地区分别以广…  相似文献   

9.
构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大江大河入海口的三角洲既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黄河三角洲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最后一个尚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区域。2002年三大区域实现GDP超过全国总量38%,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围绕这些城市发展,形成一批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产  相似文献   

11.
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经济圈在经济发展条件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与前两者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整合优势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京津冀独特的比较经济优势,是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进入21世纪后,两个三角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在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工业化路径等方面深化认识,对促进两个三角洲健康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王正方 《天津经济》2007,(11):36-38
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前两极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德州毗邻天津,位于环渤海区域,与滨海新区两小时车程,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是德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德州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化起步较晚、发展后劲不足的地区来讲,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百舸争流的今天,机遇比其他任何利导因素都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差异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差异分析及其启示肖立见,林志平1.0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而且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但是,这两个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发展条件、发展模式、经济...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区域。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经营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前沿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CEPA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EPA的实施,使珠江三角洲处于与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西部地区共同竞争与香港合作的局面,因此,CEPA给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挑战。为应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强大竞争和激烈挑战,本文在全面阐述各种问题的性质和系统分析各种问题的实质原因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措施,并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闽台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的机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域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金项链上有个天津大都市;长江三角洲有个龙头老大大上海;珠江三角洲更应该构筑一个龙头大香港.中国的区域经济在东北亚、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全面推开,这种地缘经济区域性合作的势头还在有增无减地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中企业集群同样起到突出的作用。本文结合企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原理和机制,提出了滨海新区发展企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