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深,低渗透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低产井愈来愈多,目前镇原油田低产井占总井数的三分之一,如何提高低产油井产能,形成有效的治理技术,是进一步保证稳产、提高油藏开发水平、保障油田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镇原油田低产井的生产特点,分析低产井分布规律、主控因素,并对低产井进行分类,通过井网优化、注水技术政策优化、储层改造措施等手段提高单井产能,实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目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镇原油田三叠系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油田关井后压力恢复缓慢,常规的尾管测试径向流占井时间长,影响产量幅度大,压力检测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无法测取关井前井底流压。油井井下关井测压占井时间短,影响产量少,同时通过优化管柱结构,可达到降低井下作业费用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管柱结构和座封时间情况下压力恢复曲线形态的变化特征,提出适合镇原油田低渗油藏的油井关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产量下降,低产成为制约姬塬油田提高整体产量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在三叠系主力油藏中,C2层和C4+5层重复措施井逐年增多,措施效果变差,C6层和C8层油藏埋藏深、物性差,有效驱替系统难以建立,低产低效井多,常规措施效果不明显。通过对姬塬油田储层物性、地层能量、油水井间连通性及历年措施改造效果进行研究,充分利用部分油藏天然微裂缝发育的特性,采用"大砂量+大排量+高砂比"的压裂改造思路,最终形成了以增大裂缝穿透比、扩大油层泄油面积、改善油藏开发效果为目的的高强度压裂改造技术。2016年该技术现场应用65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裂缝性潜山变质岩油藏的生产特征复杂,以鸭儿峡油田志留系为例对该类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藏开发过程中高产井产量递减速度快、累积产油量高、持续时间长,低产井生产状态不稳定,注水初期油井见效明显,油藏含水变化复杂。油井转注、分层酸化压裂、卡水和深抽提液措施实施后油井含水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显示出良好的开发效果,为后期稳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Y-1油田是南海东部开发的第一个稠油油藏油田,属于边水驱动,储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黏土含量高。油田开发初期采用优质筛管防砂完井,生产过程中由于黏土运移堵塞筛管,导致油井产能低且递减迅速。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调研国内外分支井完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一套适合高含黏土稠油油藏的主井眼充填防砂的分支井完井管柱,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支井增加泄油面积、释放油井产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主井眼内下入筛管并进行充填防砂,减缓生产过程中细粉砂堵塞筛管,延长油井寿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支井充填防砂完井技术稳定可靠,油井产能增加明显,产能稳定,为类似常规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移动式油井原油产量计量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制一种小型化高效分离、自动连续稳定运行、准确度高、撬装式移动方便的油气水三相计量装置,实现对油田油井产量(液量、油量、气量)的准确计量。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目前高含水油井、低产液油井、混串油井、低气量油井、间歇油井的产量计量问题,还可以对油田在用计量装置进行校验,提高在用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奈曼油田因储藏低压低孔低渗,油井均采取"压裂投产"模式开发,压裂为奈曼油田稳产上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奈曼九下段储层凝灰质含量高、塑性强,加砂压裂过程中时常出现砂堵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油井压裂砂堵的原因主要有地层、压裂液、设计、工程等原因,结合现场实践,通过采取段塞打磨地层、设计合理排量和砂比、同层临井对比等手段,奈曼九下段凝灰质储层压裂砂堵现象得到了明显好转。2016年压裂52井次,成功率96%,可为同类油藏压裂砂堵治理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安塞油田王南区是低渗、低压、低产的“三低”油田,每年都新增一些高回压井组。为了满足高回压治理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油井高回压原因,并针对高回压原因开展了降回压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塞油田在低、中高含水期油井计量的不同特点.对数字化计量技术在安塞油田单井、井组和井站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描述,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安塞油田计量技术向仪表化、自动化、数字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目前辽河海上葵东油田探井试采主要采用单井或小型井组平台生产,采用7″套管完井,电泵管柱多层合采。由于葵东油田油井油、气、水关系复杂,层间矛盾突出,边、底水活跃,多层合采,边水锥进造成油井水淹,因此,该区块有必要考虑分采。本文根据生产实际,分析了开展分采技术的必要性,并充分考虑该油田油藏特点、海工装备等具体情况,提出7″套管井分采技术方案。对该区块合理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进入中后开采期,高含水、低产液油井数量逐年递增,平均单井产量降幅逐年增大。通过调研测试发现,目前油田在用的各类单井计量技术对低产液油井计量还存在液量计量准确度低;低产液井串接混输,无法实现单井量油。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而油田从未对低产液油井的计量进行过针对性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了改进。测试数据表明,该装置将原油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并满足了实际检测符合率≥91.7%。  相似文献   

12.
具有高凝高蜡、含油面积1.0km2、高点埋深1659m台4断块。在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油藏驱动能量、油藏生产能力的分析,应用合理确定油井产能、油层保护、油井清防蜡、杆柱优化、中高含水期冷采冷输、精细化管理等工艺技术。油藏自发现以来,先后投产油井XX口,到目前,油藏累计产液XX×104m3,累计产油XX×104t,油井平均长寿时间2542天,最长的达4255天,成为第五采油厂的一个高效长寿区块。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对于含水较低、蜡质含量高的油藏油井结蜡则是极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该现象会造成油井井筒堵塞,使得油井的产液量受到较大的影响,情况严重的会造成井筒蜡卡停井及负荷过重烧电机等现象。大大影响了油井的开井时率,修井、维护频次加大造成了采油成本的上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油井的清蜡、防蜡工作,其也逐步成为了油田的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简单的阐述了现代油井的防蜡、清蜡的技术,包括化学防蜡技术、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蜡技术等,为油田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卫东油田包括卫360块、云3块、卫49块、云9块、卫53块、云2块、云10块、云2沙一中、古云其它共9个开发管理单元。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水在纵向上和横向上不均匀推进,使部分油井过早水淹,造成部分油井不正常出水,致使注水井注水低效循环,油井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最终影响油田的采收率和油藏的开发效益。文章通过对油井出水原因分析及堵水对策的研究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桩西油田桩斜139块稠油油藏底水锥进快、注汽压力高、措施单井投入大的开发现状,剖析问题根源,结合潜力认识,创新低成本工艺,从新工艺不动管柱提质增效和主导措施治理低产低效井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微观油水调控冷采降粘、氮气泡沫压水锥冷采、稠油层内堵水、充填防砂闭式管柱注汽、DC、DCS等技术措施试验,相应措施实施后,单井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对边底水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姬塬油田延长组油井压裂投产的特点,从地质特征分析入手,对可能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姬塬油田延长组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孔喉细微是主要的潜在伤害因素,注入水与地层水、储层岩石不配伍形成有机垢加剧了储层伤害,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滤失滞留、水不溶物、破胶残渣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根据不同的伤害机理分析探讨了解决对策,现场应用了酸化、前置酸压裂、酸蚀多缝体积压裂及高黏强溶蚀酸转向酸化4种工艺,整体改造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对姬塬油田提高稳产水平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渤海海域使用的完井液主要为隐形酸完井液及聚胺完井液两种。品种单一,具有一定局限性。渤海海域部分油田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胶质沥青含量高、含硫量低、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等特点,属典型重质稠油。需要研发专门针对稠油油藏的高效环保型稠油完井液。我们研发的生物酶稠油完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界面张力,洗油效果较好,满足渤海海域稠油油藏完井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地下原油的不断被开采,地层中原油含量不断降低,地层的能量不断下降,如何提高油井产量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针对低产井油井产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产井机械采油抽油机,该抽油机在不增大抽油机尺寸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抽油机的冲程。通过研究对于提高低产井的采油效率,增加油田产量,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平井开发的油藏类型已从单一的砂砾岩稠油油藏扩大到非稠油的边底水断块油藏、裂缝性油藏、整装高含水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和低渗透油藏等,从老油田挖潜转向新区产能建设和老区调整,特别是在油田高含水后期挖掘剩余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平井采油技术也由过去的全井段合采发展成为水平井段分段开采和分支井的不同井眼选择性开采技术。水平井分段优化技术可对水平井进行分段优化,并可对生产状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沈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原油的凝固点在45~67℃之间。目前主要采用分离器玻璃管计量油井产量,其缺点是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随着沈阳油田的高凝油生产进入了高含水时期,原油伴生气急剧减少,采用玻璃管计量十分困难。针对高凝油生产的特点,该油田研究应用了低油气比的油井计量方式—高凝油自动计量技术,能够优化和简化目前的油井计量工艺,对油井产量进行高效、准确、及时的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