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月快览     
《成功营销》2012,(5):12-15
正中国图书以前鲜有广告刊登,主要是出版业自我束缚,担心破坏图书整体设计等。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港台地区,图书刊发广告已成趋势。中国出版协会驻会副理事长李宝中公开表示,支持出版单位在图书上刊发公益广告。这被业内解读为图书广告受到鼓励的积极信号——在"微利"环境下,出版社尝试在图书上刊登广告,或许是一条"自救"之路。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在图书中插入广告只会失去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2.
广告策划是对于广告主体在一个阶段内广告运作的整体计划,包括广告定位、广告主题、广告战略、广告活动与媒体选择组合等各方面内容的设计。通常都是洋洋洒洒上万言。然而,有经验的广告人与企业家阅读广告策划书时更注意一两个"点"的寻找,他们知道,一个大计划的成败与否往往取决于其中的一两个关键性"主意",这种能够决定产品营销胜负的"点子"就是广告策划中的所谓"决胜点"。"决胜点"可以是一个切中要害的定位点。比如美国"七喜"饮料针对美国饮料市场霸主"可口可乐"提出了"非可乐"的概念.既有力打击了可口可乐的侧翼,又有效抢点了一个细分的饮料市场:"决胜点"也可以是在明  相似文献   

3.
广告策略由广告主题策略、广告媒体策略和广告创意策略组成。其中,广告主题策略解决广告应该"说什么"的问题;广告媒体策略解决"在哪说"和"何时说"的问题;而广告创意策略解决的则是"怎么说"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主题是内容、是本质,而广告创意则是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一、何谓好的广告标识设计在《2006中国标识论坛.大型公共场所标识制作工艺技术研讨会》上肖勇给"好的广告标识设计"下过一个定义:一个好的广告标识是具备以下几点。真、善、美、奇、特、时、通、整、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广告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是一种文化。广告文化是企业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真实性,传播媒体的多元性、设计制作的艺术性、社会生活的经济性等许多特点。我国的广告文化在取得可喜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假、大、空",广告格调低下等现象,因而,有必要提倡积极健康的广告创意、规范广告定位,提高广告经济人的道德素质、保证广告的真实可靠、完善措施、强化管理,从而使我国的广告文化,沿着文明净化、真实、高效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1978年,中国时报发行第一万号时,创办了"时报广告设计奖",也就是"时报广告金像奖"的前身;直至今天,我参与此项工作整整二十三个年头。与其说这是一篇谈论时报广告金像奖成长的文章,不如来看看时报广告奖如何为台湾社会写历史。由于一开始定位为"广告设计奖",因此第一届的评选项目仅有平面广告一项,并从中评审出五件评审奖:最佳平面广告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标题奖、最佳构图奖以及最佳摄影奖。创办"时报广告设计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  相似文献   

7.
丁玎 《中国广告》2004,(8):190-191
1999年IBM公司为了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脑服务商大造舆论,其全球服务部在2月1日推出了新广告,以"以人为本"向大众解释复杂的电子商务。专门为客户的电脑作反黑客攻击设计的IBM雇员尼克·希米西克成为这次新广告运动的主角,广告主题是"思想的人、行动的人、成功的人"。这个雇员形象广告把个别的职位介绍与IBM群体形象广告结合起来,以"电子商人"的广告语表现了IBM在电子商务市场的地位。从这一系列广告,我  相似文献   

8.
钟毅 《中国广告》2014,(5):36-47
正2014年3月28-29日,2014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广告杂志社与上海市广告协会主办,中央电视台、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苏州金枫广告产业园、苏州市广告协会、苏州市连锁经营商会、苏州金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协办。本次大会上,40位业界领袖和创意、数字、设计、媒体方面的高手担任演讲嘉宾,近800余位参会嘉宾,以"新规则、大设计——眼界决定世界"为主题,用"创意如何引领产业"、"资本如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正在走向终点。在行业忙碌的年底氛围中,本期《中国广告》依然关注几个重点。有意思的是,这些点的透析恰恰可以给予我们整体的启示。第一个点,就是本期作为专辑观照的"设计"。广告与设计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一方面,作为一种工具的设计,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为产业的设计,似乎又与广告毫无关系。但是,依然必须认识变革中的没有边界的设计。因为设计正在渗透进每一个当代人的生活,设计已经变成一种软实力,推动着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前行。同样无须回避的是,设计正在成为一个大产业。作为与设计具有如此与生俱来关系的广告,可以袖手旁观吗?另一个点,就是作为新传播大空间的地铁。在品牌传播重点逐渐转向互联网的今  相似文献   

10.
广告业市场调查包括资料收集、市场调研、广告效果测定和媒介调查这四方面的工作内容,它是广告创意设计的基础和成功广告的出发点。广告创意设计代表的艺术性只有与市场调查代表的科学性融合起来,并以之为基础,才能创作出成功的广告。早在40年代美国广告大王——哈霸,就成功地进行了"杂志广告被阅读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调查项目,开创文案调查的先河。日本著名的电通公司1961年就在电通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与从事广告创意、CI 设计、企业人士交往渐多起来,交谈的事多是企业形象设计、广告形象塑造等之类业内的事。其间,时时听到有这么一个词——"包装"。广告业人士对广告主说:你的广告应该讲究"包装":企业人士要求广告从业人员:你们应该动动脑子为我们企  相似文献   

12.
国内要闻     
《中国广告》2008,(9):169-172
广告圈:TBWA国际部总裁为辱华广告道歉不会惩罚设计师近日,由TBWA公司为"大赦国际"设计的一组"辱华"在网上广为流传,广告选用射箭、游泳、举重这三个项目的画面,借奥运体育项目来影射中国虐待囚犯。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借助于广告图像这一"设计元素"将商品的功能、属性以及自身的品牌形象等企业信息转换为画面,并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和户内外媒体向消费者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广告的核心任务是将产品的功能特色转化为对顾客的利益。艺术设计中的"公益"元素是广告功能的最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广告中的人物假借是指在广告画面中使用一个"模特儿",让他们去现身说法推销广告中的产品(这类广告简称"人像广告")。广告学研究和广告实践都表明广告画面中假借人物比只有产品的广告更具有吸引力和可信度。为什么人像广告具有高的含信度,可以以国外广告协会曾提出的"5P 原则"来说明并衡量。1.Progress(前进、发展)通过模特儿现身说法,显示人们独创性精神和生活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视觉时代"的来临,广告版面设计者必须遵循视觉规律,使广告成为整个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且具备强势的抢眼性;按照广告自身的被接受流程,在突出广告自身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侧重于设计的策略性和"可接受性";按照版面设计自身的时空构成原理,在点、线、面之外注重字、形、色等的有效互动,以实现广告效力的时空无限扩展;这是视觉时代,广告版面设计自身经济性和价值性有效统一的前提,也是其具体操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2013,(7):170-174
始于2001年中国新广告评选项目项目主持:金定海项目执行:吴冰冰设计统筹:徐阳项目成员:王梦岐、刘婷婷、余佳、许韵、卢照、林霄梅花网本月观点本月选择五组平面作品以及七支影视作品。有趣的是,平面作品中,有三组是房地产广告,三组房地产广告各有特色,有温情俏皮的"致父母的青春"的深圳棠樾,有借二维码互动的青岛建邦听海的"听海之谜",也有拿曹操打趣的"曹操下手太晚,关二爷就这么跑了"的成都光明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生广告辩论赛是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佳洁士2004中国大学生广告辩论赛"总决赛将于9月底在南京举行。本赛事旨在培养更多广告专业人才,给予广告学子更多实践机会,把广告融于辩论,在辩论中拨开广告迷雾。本届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南京财经大学承办的"佳洁士2004中国大学生广告辩论赛"将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内容吸引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人们在看电视、听广播或看报纸中遇到大量广告时,最惯用的动作是调换频道或翻过报纸。但奇怪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又或多或少地记住了一些来处广告的"名言"、"名曲",甚至消费购物时也有意无意地按"广告名牌"办事。表面看来,这是一则让人费解的悖论:人们一方面讨厌广告,另一方面又"服从"来自广告的"引导"。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告》2014,(4):11-11
正一年一度的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今年三月二十八日在苏州开幕。这个已经举办十三届的广告与品牌研讨盛会,今年提出了一个全新主题:"新规则,大设计"。所谓设计之"大",本刊已经有过专题研讨,主要指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设计,概念、范畴、边界、容量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曾经理解的设计,设计早就超越了为广告服务的技巧范围,成为一种让生活,甚至让整个世界更加美好的力量。本期聚焦的"创意让城市更轻"专题,探讨的就是设计如何提升城市的服务附加值,减少城市的工业污  相似文献   

20.
论比较广告     
一、什么是比较广告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需弄清比较广告的定议。笔者认为:用广告的形式,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产品(或服务),以事实和证据辨别其异同或高下,就叫比较广告。二、比较与贬低《国际商会广告行为准则》对比较广告的规定是:"在设计含有对比内容的广告时,不得使对比内容产生误导作用。含有对比内容的广告应遵循公平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