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正>2010年我单位承担了培育一龄大规格胭脂鱼长江放流工作,主要以驯化育种和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改进驯化育种技术,提高苗种质量和成活率。通过科学放养、水质调控和饵料投喂等  相似文献   

2.
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以来被视为大豆起源地之一。近年来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起源与驯化研究,集中于炭化种子的尺寸分析,已大致可以看出尺寸分化的历时性演变。尽管如此,本文对各遗址出土大豆尺寸的具体分析表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大豆尺寸在各个遗址的尺寸变化范围并不相同,因而难以建立用以判别驯化的尺寸标准。能否在尺寸之外,找到观察大豆驯化历程的新线索,成为当务之急。作者进而介绍了新近利用X-CT技术观察大豆成分历时性演变的新进展。含油量的变化表明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的栽培和驯化至迟发生于距今7500年前。距今4000-3500年前后,尺寸和含油量都出现明显分化,这两项指标表明此时大豆的驯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 长吻(鱼危)鱼种驯化培训在我市从1994年开始试验,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取得了重大突破,总结起来有几下几点:1、转食驯化。根据我们的经验,转食驯化宜在几十平方米的小水泥池里进行,转食之后的饲养则在几百种一千平方米的泥底鱼池里进行为好。  相似文献   

4.
张马屯遗址作为后李文化的最早遗存之一,提供了全新世早期山东高地先民生业经济的直接证据。张马屯遗址植物考古分析表明9000年前先民利用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在大量采集野生植物果腹的同时,先民已经开始栽培和驯化粟类作物,但驯化进程十分缓慢。结合动物遗存和其他考古学证据发现,全新世早期山东高地的先民仍以广谱式的采集—狩猎—渔猎经济为最重要的生计方式,动植物的栽培和早期驯化已经出现,但对先民食谱整体上的贡献仍有限。  相似文献   

5.
<正>辽宁省有着很多重要的经济鱼类,但近年来由于其价格昂贵,酷捕、滥捕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急剧下降。因此,我院近几年来开展了名贵土著野生经济鱼类人工驯化、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这是我省乃至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如黄颡鱼、鲶的驯化养殖成功大大促进了淡水渔业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SBR中活性污泥的驯化与装置运行活性阶段污泥的性能。通过SV30、COD去除率以及镜检时微生物的种类来衡量SBR装置活性污泥的驯化状态以及装置运行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鱼种是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投饵技术是鱼种饲养工作的关键。为提高饲料利用率,使鱼种生产取得最佳的产量和效益,掌握正确的投饵驯化技术尤为重要。一、投饵驯化技术1.鲤鱼种的投饵驯化技术(1)鱼池条件:有良好的水源,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或地下水;面积以3-5亩为宜,较大的鱼池在10亩左右也可以,鱼池过大,较难做到精喂细养,池塘过小,水质极易过  相似文献   

8.
数种野生宿根花卉的引种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种野生宿根花卉的引种驯化梁鸣,申立群,郭春景,杨利平针对口前城市绿化中所存在的种苗品种不多.质量不高和数量不足以及一年生花卉品种占绝大部分,需年年青苗.年年栽种、成本高.持续时间短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野生宿根花卉引种驯化的研究、旨在改变和增加我省...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物栽培历史的阶段划分和传统农业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中国农史》2012,(2):3-16
我国原始农业约开始于1万年之前,最先驯化栽培的主要有黍、粟、稻、麻、菽等粮食作物。生产工具的不断发明更新,外来作物与本土作物的大融合,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对作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及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根据作物栽培历史的技术特点,将之划分为:史前植物(作物)采集驯化期、传统农业萌芽期、北方旱作农业形成发展期、南方稻作农业形成发展期、多熟制农业形成发展期等五个阶段。以作物种质资源的起源、驯化、传播和利用为主线,探索我国传统农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及动因。本文认为:在我国作物栽培技术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和农学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农业物质和文化遗产。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视野下,葫芦的驯化远远早于农业的兴起,它的栽培起源、传播与驯化等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对于研究狩猎采集阶段的生业情况以及早期植物驯化等问题有十分重大的学术意义。一般认为,葫芦起源地在非洲东部,距今15000—10000年开始通过人类活动或者洋流运动向世界各地传播。目前在传播的问题上仍存在许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亚洲地区的葫芦可能直接自非洲传入,而美洲地区的葫芦则可能通过人类活动自亚洲传入或者依靠洋流直接自非洲传入。现代葫芦野生种群的发现对解决驯化问题有较大帮助,果壳增厚可能是葫芦驯化的重要标志。关于葫芦的研究一直以来呈现多学科结合的特点,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生树种紫花槭的引种和人工繁殖栽培,对紫花槭的抗寒适应性等进行了观测记录和分析研究,掌握了紫花槭具体的寒害胁迫情况和耐寒力的变化趋势,对紫花槭的抗寒适应性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史前动物驯化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冰 《中国农史》2004,23(2):51-54
文章根据新近的贾湖、石山子、尉迟寺及龙虬庄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对淮河流域史前时期的家畜起源作了初步探讨。其中对狗、猪、牛、羊早期驯化的考古学证据、犬牲与猪祭的文化现象及淮河流域在史前驯化史中的地位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3.
野生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的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种栽培,对野生观赏植物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的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二品种在未来的城市绿地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从花饰角度,对黑龙江省花饰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从驯化、市场、花饰植物的基本性能等方面,列出了黑龙江省已具开发应用条件的花饰资源种类13种,经过努力有望开发应用的花饰资源种类16种。  相似文献   

15.
在温室草花培育苗期生产中,水份管理是取得高品质花苗的关键技术之一;科学地调控基质中的水份,对指导温室水份管理的实践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秋季,我们从乌鲁木齐植物园引进欧洲荚蒾,经过4年的引种驯化、繁殖培育,对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荚蒾适应性强、喜光、耐寒、抗旱、耐贫瘠、易繁殖、无病虫害;欧洲荚蒾的繁殖以嫩枝扦插为主,于7月上旬选择半木质化枝条剪取插穗,速蘸1000×10-6mg/mL的G...  相似文献   

17.
国外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际上苗木产业发达的几个国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这些国家在苗木产业的生产、政策支持、经营管理体系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方面的优势,并依此提出有利于我国苗木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真正做到育苗与造林相衔接;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和完善苗木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木种苗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对我国林木种苗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林木种苗业在生产的社会化、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作用下,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同时系统地分析了产业化发展对策的四个体系,即生产供应体系、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体系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镉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浓度镉(Cd2 )胁迫对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当Cd2 浓度为5 ̄15mg/L时,Cd2 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玉米芽与幼根的生长;当Cd2 的浓度高于50mg/L时,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鲟鱼养殖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鲟鱼在我国境内自然分布的有2科3属共8种,在攻克其人工繁殖和苗种驯养技术后,人工养殖区域逐步扩大。2012年,我国鲟鱼产量达到55184吨,鱼籽酱产量约30吨,鲟鱼养殖产业链基本形成,在全球鲟鱼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归纳其成功经验主要得益于:一是科技推动与示范作用,二是政策引导作用,三是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然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鲟鱼种质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规模化技术瓶颈、国内企业恶性竞争、国内市场消费水平低等制约因素逐步显现,作者提出产业发展战略目标,认为目前只有从规范行业运转模式、加强鲟鱼科技创新、实施配额制度、完善相关行政法规等角度人手,才能保障我国鲟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