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6,(88):1-15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今后需要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为主;各省市、各地方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内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不同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企业对国外技采依赖性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我国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难度;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看点提示 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呈现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和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呈现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和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发展取向与我国的承接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服务业正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当前要充分认识到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相似文献   

5.
戴志强 《浙江经济》2007,(20):48-49
世界服务外包这一新的产业转移动态表明:承接服务外包将不再继续东中西产业梯度推移,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区域中心城市聚集式发展;承接服务外包应该从低端的外包服务入手,逐步向高端发展,走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承接服务外包并不能使我国较快地由“世界制造中心”向“世界服务中心”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则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望“十一五”乃至未来20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外部形势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应对战略进行系统调整,才能不断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西安国际港务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首先对西安国际港务区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的区位、市场、人才、功能、政策等五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引用已经承接成功的企业实例加以证明,说明西安国际港务区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该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是多种作用力综合作用结果。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三大经济圈承接国际转移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程度、教育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工资水平、政策因素、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对外开放度等是影响该地区承接国际转移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对中西部地区如何更好吸收国外投资与承接国际转移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陶训健 《北方经济》2010,(19):41-43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随着国际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我国东部地区在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把传统产业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准确把握同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对承接方具有优势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西部地区能否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关键在于承接能力。影响产业承接能力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竞争力。该文认为,西部地区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改善产业转移的环境;发挥承接企业的主体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发展西部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日益高度化,产业转移和承接难度也在加大.新形势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其特有属性可能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级差乃至产业级差被固定化.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该趋利避害,主动地有选择地承接适宜于我国发展的产业移入,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消化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加工业 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壁垒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五七  曹治将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03-105,132
受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加速迁移,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与选择。中部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仍存在诸多壁垒,制约了东中部产业深度分工和要素优化配置,阻碍了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迁移。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不断加强,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日益活跃的背景下,新疆正承接着国内外的转移产业。本文通过分析新疆承接转移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承接转移产业对新疆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对策,从而使得新疆更好地承接转移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鼋诲  黄艳芳 《中国经贸》2013,(14):90-90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要素成为市场需求,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重庆市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优势产业走出重庆的发展进程中,促进了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妨碍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问题需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黄克强 《港口经济》2011,(12):49-5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跨国公司为增强应变能力和提升竞争力,掀起了一轮向我国中西部地区特殊监管区域转移代工(贴牌)加工能力的热潮,各地也竞相创造条件承接这种转移。而品牌企业和加工的龙头企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会拉动其关联产业的更大规模的转移。作为我国中西部唯一沿海的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交通优势和成本优势吸引更多知名企业落地,从而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聚集的热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推进广州赶超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珺 《南方经济》2003,(1):36-38
本文对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推进广州赶超战略问题进行了分析,广州市一方面要纵向分工关系中尽量走向横向合作;另一方面要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推进赶超战略。  相似文献   

18.
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辽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掌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主动地有选择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辽宁经济发展,提高辽宁的承接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成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它对国际以及我国国内产业分工格局有着很大的影响,给新疆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新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然后就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并作出了基础评价,最后提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综合优势原则的产业转移和承接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起因、形式和发展,传统理论所给出的经典阐释存在着诸多缺陷。文章在陆善勇等人提出的“综合优势原则论”的基础上,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我国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战略选择:从产业技术层次上来说,坚持长期以中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从空间布局来说,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统筹规划,积极实行多元化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