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铲除“小金库”这块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扭转社会风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小金库”形式日趋多样化、手段日趋隐蔽化、方法日趋智能化的今天,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来解决“小金库”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要根治“小金库”顽症,必须分析“小金库”产生的原因,从源头治起,对症下药,综合治理,才有可能有效遏制“小金库”的滋生和蔓延。“小金库”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用折让、回扣、好处费、...  相似文献   

3.
私设“小金库”是国家和建行明令禁止的严重违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国家和建行利益,而且容易诱发腐败和各种经济案件。银行“小金库”问题虽由来已久,但随着各级行清理力度的加大和法律环境的变化,“小金库”在银行内部存在的范围和规模较以往有较大的改观。但从近年银行暴露的一些问题来看,清理小金库“扫雷行动”专项治理检查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小金库”问题还未彻底根除,个别单位还不时暴露出“小金库”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5年3月29日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所谓“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设立“小金库”现象是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陕西省委和安康市委的实施意见精神,岚皋县开展了“小金库”的治理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小金库”治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在治理上分级负责、分口把关,并建立“小金库”治理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相似文献   

6.
“小金库”的确认。确认的标准确认“小金库”,一看来源,是否“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二看用途,是否“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三看管理形式,是否“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这三个条件,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不能割裂开来,只有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是“小金库”。由此可见,所谓私设“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曹慧娟 《中国外资》2010,(22):36-36
清醒的认知小金库的形成和本质,了解小金库的特征和小金库的与时俱进性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对症下药,依法治理、执法必严。在提高人民素质和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在社会个体的自我严格要求和约束下,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监督和调控下,把“小金库”变成真正能够为社会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大宝库”。  相似文献   

8.
何通彦 《上海会计》1997,(8):47-47,39
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显示,当前不少单位帐内、帐外的“小金库”现象尚末根本杜绝。有的是“死而复红”,有的则是以更隐蔽和难以查察的方式存在。为何在中央三令五申开展清查“小金库”之际,仍然出现如此严重的‘叫。金库”违纪问题呢?为何有的地方清查工作刚刚告一段落,就出现“反弹”,小金库又重新活跃起来呢?因为,一是“小金库”乃一种顽症,是一些单位和部门的几个实权者,背着群众和上级私下暗设的,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二是“小金库”的普遍性特强,不容易彻底根除;三是有的单位财务制度很不健全,管理上的漏洞很大,让一些人有空…  相似文献   

9.
提起“小金库”,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各级政府曾多次采取行动,一度小金库问题有所遏制,但是近年来小金库问题出现反弹,在一些地方问题十分严重,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封杀“小金库”,已是经济领域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决清理和查禁私设“小金库”的行为.但一些地方和单位各类“小金库”仍有增无减。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小金库”的特点及屡禁不止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小金库”的查处始终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将审查“小金库”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发票及各种收据存根的审查将部分收入不入账,转作“小金库”,这是形成“小金库”的一个最常见的方法。对这样形成的“小金库”的审查,较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审查发票和各种收据存根入手,从源头上查找线索。具体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注意收据存根是否齐全,是否有缺本的问题。要根据税务、财政部门发放的票据领用记录本,对现有的已用和未用票据逐本进行核对。如发现缺本问题应立即进行追查。二…  相似文献   

12.
一个帐内“小金库”说起“小金库”,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帐外资金,若说帐内“小金库”,可能会使人们感到可笑。然而,笔者确实遇到这样一件事,记述于后,是否属帐内“小金库”,由读者自行评说。审计某单位时,发现有这样几张记帐凭证,会计分录为:借现金XXX元,贷其...  相似文献   

13.
何琦 《中国外资》2010,(16):39-39
“小金库”是高校经济犯罪和违纪事件的重要诱引。该文探讨了高校部门“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分析了其危害,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小金库”治理工作等,赴吉林考察调研。调研期间,谢旭人认真听取了吉林省有关方面关于“小金库”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吉林省在推进“小金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就贯彻落实全国“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出《关于印发〈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小金库”问题举报受理方式的公告》。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11):F0003-F0003
①近日,全国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7.
韦敏  韩瑞 《财政监督》2003,(5):36-36
扭转社会风气、消除腐败是全社会的工程,清理"小金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其形式日趋多样化、手法日趋隐蔽化、方式日趋智能化的今天,需要不断深化各项制度改革,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笔者结合近几年财务检查的经验,总结出在实际清理整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和个人缺乏对"小金库"的正确认识。普遍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哪个单位没有迎来送往,"小金库"非有不成,要"搞活经济就得有小金库",而且许多单位都在进行,惟恐自己落后吃亏,于是争相效仿,甚至有的热衷于积累"小金库"资金,还片面地认为这是为大家谋福利,不算违法违纪行为。基于这些对"小金库"的错误认识,部分单位千方百计去巧立名目设立"小金库",谋取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二是"小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类资金,即帐外之帐。小金库的存在绝非一日,清理检查已非一次,为何屡禁而不止?发人深思。小金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具有违纪性、普遍性、隐蔽性、失控性、危险性的复合体,对其进行剖析,或许有助于加深对其客观存在的成因和对禁而不止的理解。1.违纪,是小金库最基本的特性。主要表现为资金形成来源渠道的非法性。小金库的“小”,是相对于国家、集体之“大”而言的帐外资财,既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以来,全国“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并没有达到彻底治理“小金库”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小金库”产生的深层原因没有认识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会计与财务信息不对称和财政制度滞后是导致“小金库”问题存在和蔓延的两个深层原因,进而从构建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小金库”治理的目标与路径,以及相应的政府会计与财务体系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金库”在各行各业中的表现名目繁多,危害巨大,本文列举了8中常见的“小金库”,并根据“小金库”的特点,详细分析了相应的查处方法,为下一步防范和治理“小金库”打好基础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