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支农再贷款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抑制了民间借贷行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但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投放情况的监管,各地农村信用社也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真心实意为“三农”服务,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矛盾。但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开展支农贷款业务时仍然存在着一定认识上的制约因素。为了推动支农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和农村信用社双赢局面,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应注意走出三个认识误区。一是支农标准的误区。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传统农业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一直把支持农民备耕生产,使农民能买上种子、化肥,种…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全面推广和信贷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凭借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证.在核定的限额内能够方便地获得贷款支持,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过程中却出现了部分农户出借贷款证的不良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曾经一段时期,农民贷款难的呼声较高。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加上人民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贷款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5.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农户贷款而对其发放的再贷款。自1999年开办以来,支农再贷款作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政策措施,对农村信用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引导农村信贷资金投向、扩大农户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6.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农户贷款而对其发放的再贷款。自1999年开办以来,支农再贷款作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政策措施对农村信用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引导农村信贷资金投向、扩大农户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末,贵州省黔南州支农再贷款余额曾经高达36000万元,但是从2003年起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幅度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渭南市农村信用社围绕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做好支农工作、如何增加对农民的贷款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信贷支农新路子。从2000年以来积极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为渭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信用社经营起到积极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农村经济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在货币政策上加大了支农力度。但是部分地方农民贷款难呼声仍然较多,农民贷款难问题时有发生。为了全面掌握平凉地区信贷支农情况及是否存在农民信贷难的问题,我们对全区农民信贷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贷款对农户收入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显示,支农贷款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与农民收入增幅缓慢形成较大的反差。这表明,支农贷款对促进农户收入快速增长的宏观效果难以充分显现,其中有着特定的原因,需要加大支农力度,改进支农方式,切实切挥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作为一项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重大政策举措,较好地适应了农户生产资金的需求特点,有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自准格尔旗辖区农村信用社推行以来,不仅备受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而且对支农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一般3~5户联保,最高授信额10万元。但是,据调查,准格尔旗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发放额占比较小。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11.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资金不足而发放的专项再贷款。为用足用好支农再贷款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真正把支农再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 ,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截至 2 0 0 0年 7月末 ,全省农村信用社共向人民银行借入支农贷款 41 46亿元 ,用支农再贷款累计发放贷款 6 3 8亿元 ,其中 :累计发放农户贷款 46亿元 ,占 72 1% ,支农再贷款的发放 ,充分发挥了资金导向作用 ,激发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一、突出支持重点 ,…  相似文献   

12.
农民贷款难是长期存在且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作为内陆农业区的商丘市,从解决制约农民融资瓶颈的抵押担保难入手,积极探索"信用评级 互助联保 政府救助 保险介入 贷款"的信贷支农模式,实现了信贷支农与风险防范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立体化的信贷支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信贷支农资金供不应求,农民贷款难问题仍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资金大量"失血外逃",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缺资金、农民发展致富项目缺资金、农民生活消费缺资金等现象相当普遍,农民贷款难问题相当突出,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部河南省410户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户资金借贷的可获得性不强,资金用途上呈现非农生产的特征.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较少提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贷款普遍受到较多的信用限制,其中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功能更是弱化.虽然民间私人借贷信用形式灵活,但借贷范围较窄,借贷也不活跃且较少满足农户大额贷款需求.文章针对中部...  相似文献   

15.
吴金彪 《西安金融》2006,(10):49-50
从1999年开始,为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匮乏问题,中央银行在全国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实施了支农再贷款政策。7年来,它不仅扭转了贫困地区农民贷款难的局面。而且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急需资金扶持之际,定西市支农再贷款却呈现出萎缩趋势,对此,笔者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户生产经营的作用,2001年2-3月份,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组织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问题展开调研,在调查中发现在滁州市农村民间借贷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已成为当地农民融通资金的重要形式。民间借贷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危害,同时也反映了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省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规范改革尚未到位,信贷支农政策不配套,还存在农户贷款额度小、利润薄、风险大、户头多、工作量大的畏难情绪,致使农户贷款面小、手续繁杂、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为开创我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新局面,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文试就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思路进行探索。 一、坚持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方向,找准市场定位,牢固树立扎根农村,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进一步提高对支农工作的认识,增加支农工作的责任心。随着农…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农民贷款难问题曾备受关注,但随着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持续增长,山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开始逐步向信用社“贷款发放难”转变,加剧了农村信用社的亏损和风险,成为困扰农村信用社的一大难题。山区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为何贷不出去?笔者近期对郧县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人民银行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对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以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管理上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近期,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支农再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0.
农户小额信贷自2002年在全国推广以来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但几年过去.农户小额信贷投放渠道单一,支农资金匿乏.贷款期限和限额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陆续出现。农户小额信贷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