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卫华 《中国外资》2013,(18):348-348
本文通过文献法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创新体系原则的指导下,建设适合区域特点的、能够迅速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城市的小区排水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法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创新体系原则的指导下,建设适合区域特点的、能够迅速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城市的小区排水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林庆 《中国外资》2010,(16):164-164
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企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平台,其创新能力强不强,创新效果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科学发展的成败,创新是企业的发展之源、活力之本、生命之魂。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到协会工作八年,我深感秘书长岗位的责任重要、大有可为,既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又须审时度势、顺势而行,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带好秘书处班子队伍,为会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新型的国家需要建设创新型的行业,创新型的行业又需要创新型的协会秘书处,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我们思想观念的创新和工作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的"一体四面"理论模型。"一体"是指"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这个"主体","四面"则是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投入力、创新产出力、创新环境力和科技支持力。构建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品牌,就是在发展创新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建设创新性国家明确提出来,更加说明创新对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是向国外支付的专利费。这些都说明单靠低廉劳动力、廉价产品带动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和工业化中后期的重要先导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国要以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金融体系,为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本文从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金融体系目标模式分析入手,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创新金融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是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据统计,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解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在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07,(10):40-4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新近发表的《中国创新体系评估》中说,中国要想在2020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国家,就必须继续加大对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还要确保这些投入能够获得合理回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基于我国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大力建设创新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浩 《中国外资》2012,(10):226-227
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该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为法律制度体系性不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战略推动机构的作用不明显、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服务配套不健全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应当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进而推助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王剑 《投资北京》2011,(12):54-55
创新型企业所具有的高成长、轻资产等特征,需要银行开辟新的金融创新中国经济转型需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创造的载体主要是企业,需要一批创新成长性企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当前,数量占比不到中国企业总数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国家贡献了约66%的专利发明及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最活跃群体和关键力量。然而,在多数创新型成长企业将银行间接融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该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为法律制度体系性不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战略推动机构的作用不明显、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服务配套不健全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应当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进而推助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4.
校企协同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知识创新,实现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良性纽带,是独立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本文基于校企协同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机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为例,阐述校企协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着力点,从构筑协同基础、把握协同核心、做好协同保障、提升协同质量、拓展协同深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出构建校企协同长效互动机制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2005~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创新理论和创新驱动理论的框架下,构建渐进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城市建设减排效应的异质性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明显降低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还抑制了周边地区的碳排放;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创新,产生技术效应、配置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减少城市的碳排放。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生态效应,升级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言论     
《黑龙江金融》2012,(7):12-12
“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优化,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涌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7.
以是否获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单位为基本条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积极推动辖区内的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其主要通过增强企业集聚度、提高金融中介机构服务强度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商投资等途径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激励与保障作用。非试点城市应该借鉴这些先行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推出系列政策以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8.
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企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平台,其创新能力强不强,创新效果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科学发展的成败,创新是企业的发展之源、活力之本、生命之魂.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浅谈创业金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创新的关键在于能把一些新兴技术和科研成果及时向商品转化,从而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技术的商业化一般存在两个途径,一是在成熟大企业内部进行;二是在成熟企业外部,通过创业企业来进行。从历史和现实经验看,在大企业内部,由于投资评价方法、股东抵制等多种原因。新兴技术在大企业内部商业化并不顺利,国外微软、苹果等公司的成长经历证实。他们从小起步,通过外部融资,完全可以成功实现新兴技术的商业化。由此可见,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建立起有利于技术型创业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金融体系,我们称之为创业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们将创新追赶的过程称为“三段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加工”,处于贴牌制造的打工、代工阶段;这些年,中国制造开始崛起,引进消化了一些技术,开始赢得中低端利润;现在我们开始迈向创新型国家,中国将以自主创新为“中国创造”赢得美名。沈阳机床的技术创新也分三个阶段:拆解模仿、学习拷贝;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寻求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