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及依据于楚雄州烟草公司提供。楚雄州以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作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经济的突破口,有利于促进烟草经济繁荣与区或农村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经过多年策划实践探索建立了75个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为烟农提供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生产技术服务、物资供应等专业化服务,提高了烟叶生产组织经营水平,提高新型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但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环境和管理制度、发展质量、规范化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其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承担着组织生产、专业服务、多种经营、普惠社员的职能和角色,对合作社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同样是烟农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必要保障,核算的精准,管理规范,直接关系到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保健 《中国保险》2008,(8):F0003-F0003
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把握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规律,积极践行“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将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义务,在产品设计、运营管理、健康管理、客户服务等环节着力探索专业化之路,不断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使公司业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4.
焦晓波 《中国外资》2009,(10):22-23
现代农业服务以农民自身参与服务为主,实行服务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的高端。国外现代农业典型服务模式包括“政府+农户”服务模式、“公司+农户”服务模式和“合作社+农户”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庆文  建英 《中国保险》2009,(6):8-11
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从2005年开业以来,面对内外部诸多挑战,充分依托中国人保品牌和资源优势,秉承“心系人民,健康中国”的经营宗旨,践行“健康管理+健康保障”的经营理念,遵循健康保险发展规律,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打造产品精算、风险控制、核保理赔、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不断创新保险服务模式,在专业化经营上做足文章,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丁斌 《西安金融》2014,(5):74-76
本文分别选取了基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金融服务案例,并提出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理念,提高服务粘性;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尽快做好顶层设计,指导业务规范发展;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降低交易成本等建议,旨在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不断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并通过发展起来的农机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机户、农机大户和种植户组织起来,打破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形成“农机+农艺+农民”等类型的运作模式,实现了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设备多种生产要素的整合,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助推现代农业进程,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金融支持订单农业的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参与双方的利润和收入,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订单农业金融服务主要有“订单+信贷”、“订单+专业组织+信贷”、“订单+信贷+保险”等模式,制约我国订单农业金融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生产风险较高、订单履约率较低、信贷风险较大等,建议推动发展龙头企业控股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随着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在此前景下,银行机构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金融融资渠道,克山润生村镇银行通过与黑龙江昆丰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目光瞄准农村快速崛起的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了"银行+合作社+融资担保公司+保险+核心企业"的新金融链。  相似文献   

10.
嘉定县娄塘供销社在改革中,把单纯的买卖关系改为经营服务关系。从去年10月18日起,利用该地区盛产大蒜的优势,在娄塘镇娄南村建立了一个“娄南蒜产品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共有入社社员375户,种植大蒜面积465亩。在今年蒜苗和内销蒜收购期间,供销社以合作社提供的蒜苗为主,又组织个体户在某些毗邻地区收购蒜苗,把自管和代购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太旗就开始在农牧区推行以协会、联户为主要发展模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旗成立从事蔬菜、马铃薯等种植业,奶牛、肉牛、“小三养”等养殖业及农机服务、农资产品购销、农林生产经营、旅游等几十家农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太旗新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3个,现已在工商部门注册20个,注册资金总额819.4万元,入社农牧户共1144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财政》2012,(4):21-22
江苏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了依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三大合作"达4.01万个,入社农户6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2万个,登记成员307.6万户,实有成员467万户;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3100个,成员129.5万户;农地股份合作社1800个,成员28.5万户。  相似文献   

13.
董林 《黑龙江金融》2010,(12):62-63
近年来,绥滨县通过采取典型带动、培育生产大户、场县共建、科技引领、连片经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及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采取“七统一”或“六统一分”种植管理方式,较大的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平均每公顷降低种植成本358元—400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基础上,拓展出的以互助联保为主要金融功能的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户的融资难问题。本文在对都昌县合作社发展现状以及需求多元化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出发,以“都昌县都昌周溪虬门村贝壳工艺合作社形成的“信用共同体+合作社社员+大额农贷”的金融互助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国土部在海南省三亚市天崖镇力村开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旨在探索一条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的农村集体土地同城市土地同地、同价、同权之路.三亚市于2011年出台了试点地区农村土地确权发证登记、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流转办法,择优委托卓林农业公司以“政府主导+承建企业+项目企业化建设经营+村民专业合作社+村民”的模式组织实施.两年来,政府和承建企业合力开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农民不失地、土地权益得到保护、长久生活有保障,企业对其投融资得到合理回报,政府“三农”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等“三农”、企业、政府等多赢的新农村建设之路,该模式对推动各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财政部制定的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屏南县岭下乡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的调查分析.深入探索当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陈贵远  陈磊 《西南金融》2008,(10):52-52
服务“三农”,积极支持“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是农村金融部门近年来一直在认真研究、探索的工作。为进一步拓展农村市场,突破“三农”贷款营销瓶颈,阆中联社专项开展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规划、措施制定、资金落实丁作。一是成立专门的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规划、资金支持、信息反馈。二是确定目标,分配任务。全市信用社重点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农业产业化基地6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专业大户500户,  相似文献   

19.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黑龙江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截至到2011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1万个,全国排名第7位,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774个(1000万元以上规模农机合作社达到558个),居全国第一位。农民社员发展到20.6万人,带动农户近100万户,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合作社服务内容由初期的生产技术服务为主,逐步向销售、运输、贮藏、加工等环节延伸,许多合作社经营活动已扩展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经营全过程。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按交易量、按交易额、按股份分红、二次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社员与合作社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昭示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以鸡西市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