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平台、互联网基金、保险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改变了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本文从支付结算的视角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中央银行以及金融监管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依托网络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了资金融通、支付、授信等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颠覆和重构了传统金融体系和商业模式,相对于传统金融,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等优势,对现有金融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     
《黑龙江金融》2014,(1):77-77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功能,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思想。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网络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渠道、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门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娅娜 《新疆金融》2013,(11):58-73
<正>伴随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金融理念的革新,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日益深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从诞生到呈业态发展,对传统金融模式、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发展情况人手,分析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对策。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翟玲娟 《时代金融》2014,(8X):45-46
<正>近两年,伴随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日益深化。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从诞生到呈业态发展,对传统金融模式、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互联网金融在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种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权威概念。目前市场上的网络金融形态划分为互联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以3G/4G、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使传统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3年被媒体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银行服务的覆盖面,满足用户的需要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线上融资、网络保险、移动支付以及P2P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潜力不可估量。深入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发展,是加强  相似文献   

7.
宗良 《国际金融》2014,(6):9-12
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新一代高新技术,以支付结算、网络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冲击。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业、跨业合作,在应对挑战中不断转型升级。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广义上,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非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开展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业务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存在较高的同质性,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网络融资、渠道业务、  相似文献   

8.
伴随互联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互联网企业通过数据深度挖掘,构建全新的经营模式,对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大力拓展网络支付、网络理财、网络融资等业务。在悄然来临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应如何把握机遇与挑战?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交易双方成本下降,市场竞争充分有效。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金融领域,各家银行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电商、银行及IT巨头合纵连横,打造出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图。  相似文献   

9.
王晓 《中国财政》2014,(3):68-69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但传承了互联网的思想,更加突破了传统金融领域,成为金融行业徐徐升起的新星。互联网金融覆盖了所有以网络为基础的金融活动,包括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上保险、网上投融资、网上证券服务、互联网资讯及其他延伸服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互联网金融活动主要围绕在网上银行、网络第三方支付、保险产品网上销售、互联网小额信贷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互联网金融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以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方式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从河北省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困境,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和3G/4G手机网络的推广,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提高,促成了二十一世纪短短的十年间催生了一个新产业,即"互联网金融"。可能很多人对这一新市场经济概念了解的不多,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与它频繁接触。比如大家在网购中常接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一些虚拟性质的网络货币形式,均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赢得了数以亿计网民的青睐。在不断改变人们传统货币支付习惯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冲击、挑战。对此,笔者结合着当今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网络货币等新金融服务模式的兴起、发展,探析其对传统货币支付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互联网金融支付发展存在诸多风险,如法律缺乏风险、资金存管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我国的支付监管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应借鉴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网络支付的监管经验,完善我国支付体系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丰富,对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互联网金融支付流动性问题人手,比较和借鉴国际互联网金融支付流动性监管做法,提出了针对国内互联网金融支付流动性风控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带来挑战。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挑战的措施,并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5.
魏冬整理 《理财》2013,(12):24-25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中国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以及所衍生金融信贷服务、P2P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众筹模式、数据征信、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来网络支付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创新性行业代表机构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受到了各方高度关注,尤其网络支付、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在如火如荼的"跑马圈地"。在众多互联网金融业态中,以支付账户为载体的网络支付业务是基础与根本。本文以现阶段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的支付账户这一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为题,从支付账户的产生、发展、功能、应用、监管、问题、建议、趋势等方面,通俗地梳理了以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支付账户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持续稳定发展,使得第三方支付行业极具想象空间。第三方支付行业是指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信用保障的独立性机构,以互联网金融作为载体,与银行进行直接对接从而促进双方进行交易的一种网络支付模式。它降低了经济成本,为双方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本文侧重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第三方支付的现状,讨论第三方支付目前所存在的风险,并且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正席卷我国传统金融业,给我国的支付体系建设带来不小的冲击。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支付概念进行梳理和分类,基于我国支付体系结构图,从支付服务组织、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体系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支付体系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支付体系健康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迅猛,对提升金融业服务、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使得风险的波及面更为广泛,扩散速度更加迅速,溢出效应更是强烈。互联网金融业务信息的宽泛统计是做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基础要素,也是下一步实施创新监管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和众筹实施了统计监测框架的研究,为今后更加宽泛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统计监测框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及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是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