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牟丹  秦燕 《时代经贸》2012,(14):136-1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软件和服务外包已成为这一轮产业转移新的重要推动因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利用10年多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本文在阐述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政府方面、人才方面以及企业方面提出了大连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晓红  苏楠 《时代经贸》2011,(2):241-242
近年来,大连在软件外包和服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软件外包人才的匮乏日渐成为制约大连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大连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软件外包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人才匮乏问题,分析了其现有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武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实例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王轶南  刘琴 《经济师》2015,(2):118-120,12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转移,大型软件公司纷纷将软件外包作为维持生产和盈利最大化的新竞争策略,把部分软件业务交付给低成本国家来完成,因此软件外包成为新兴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对于印度、爱尔兰而言,我国所承接的软件外包仍处于低端环节。文章以印度、爱尔兰为例,分析了其在产业政策、公司税率、人才培养、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改善我国软件外包整体发展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段力宇 《时代经贸》2012,(20):242-243
十几年来大连在软件业取得的成就,助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大连的主导产业。然而,大连软件外包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软件外包业的人才问题。结合软件外包业在实际中由于外语、文化差异、IT与其他行业融合造成的跨专业知识所引起的几个主要的人才瓶颈问题,从高校、企业和政府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逐渐从制造业外包为主转向服务业外包为主,软件和服务业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引擎。软件和服务外包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有利于我国大量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辽宁省服务外包业发展较快,尤其是软件外包业发展较为突出。2009年,辽宁软件出口额达4.8亿美元,位居各省之首。辽宁承接软件外包现状首先,辽宁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辽宁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福建应大力发展国际外包服务业——以软件外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服务业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主导产业的背景下,主动承接日前国际服务外包的转移,是推进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最佳选择,也是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本文在分析印度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借鉴意义的基础上,以福建省软件外包服务行业为例,探讨福建加快发展服务业外包进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促进福建发展软件外包服务业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之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等为特征的新的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兴起,而大连在确立了"将大连建设成为软件外包领军城市"的目标,本文将从:区域的可进入性、市场、人才、产业环境四方面来考察分析大连发展这一目标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
任超  蔡茂森 《经济论坛》2011,(5):100-103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人类社会正不可逆转地进入信息社会。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各国发展和竞争的重要领域。在各国发展软件产业的成功路径中,既有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通过加大软件研发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也有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扩大软件产业规模的成功案例。本文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承接软件外包的经济效应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软件外包业对上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为研究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证明上海发展软件外包对当地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并讨论上海在承接软件外包方面的优势和面临的不足,从而对进一步发展上海软件外包业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振红 《时代经贸》2011,(16):188-188
中国目前是除印度外的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外包服务基地,近年来欧美,日本等软件发包企业已经把目光从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的印度转移到了成本较低的中国。本文对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发展我国软件外包服务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大连,以软件产业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将成为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领军城市。在软件外包发展的过程中,既有许多优势又有各种制约软件外包发展的问题。提出扩大企业规模、改善投融资环境等策略,对于指导大连市及整个国家的软件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服务外包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服务外包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同时仍然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在市场动荡和新一轮产业升级和调整中孕育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中,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和服务贸易模式,并且正在迅猛发展。作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为寻求服务业发展的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文在对中国软件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讨论,进而对中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2008,(5):30-31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是中国第一个软件外包收入超过一亿美元的企业,成为中国外包老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务业业已经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国际制造业转移以来席卷全球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这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抓住机遇已经成为世界外包的中心。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国际软件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印软件外包业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328亿美元,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为6.33亿美元,仅占全球外包市场的1.9%,与软件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的差距甚远。文章从外包市场格局、政策环境、软件过程管理、教育和人才等方面比较了中印软件外包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特征,根据分析提出发展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软件外包业务发展迅速,国内软件企业如何抓住机会,采取措施,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国内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分析了国内软件外包企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对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潘志乐 《时代经贸》2008,6(1):71-72
人力资源外包近些年发展迅猛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随着管理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经营全球化的推进而逐步完善,但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多集中在档案管理、培训及招聘等方面。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现状、意义、内容、可行性分析、风险,规避风险、减少可能因人力资源外包活动而产生的损失,成为外包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日益加快,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发展尤为迅速。其中以IT为核心的国际软件外包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成为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中的主体。我国已经把软件产业定义为信息产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制定相应鼓励政策支持其发展。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软件外包有利于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0.
韦有周 《时代经贸》2007,5(11Z):136-137
随着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加快,国际服务外包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同为发展中大国,而印度是国家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最匆成功的国家,因此研究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情况、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进一步促进服务业以及服务外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