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商》2015,(2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即将建成,传统的城市基层民主自治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这就需要新的组织来适应新的形势,社区就是在新形势下诞生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事物。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传统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纽带,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以行业、单位和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必然会被打破。社区作为新的基层行政单位随着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不仅地位提高,职能增多。而且,以社区为主导的和以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潮流中,已经在很多实践中相对具备完整的体系和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逐步发展,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结构逐渐完善起来,但内部的组织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海岱苑社区为例进行,分析了当前城市社区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完善社区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泰州市海陵区在借鉴吸收“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区情实际,探索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区管理创新之路.但社区管理中的一些难点仍然束缚着社区管理发展的脚步.为此,需要进一步推进行政指导下的社区治理民主化,推进社区共同治理的多元化,以及推进社会资本参与的市场化,从而不断完善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改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是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层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文章依据实践需要及对拉萨城市社区的现状考察,界定拉萨城市社区服务的范围,以"新公共管理"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拉萨城市社区服务现状,并对构建持续发展的拉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孟德泉 《商场现代化》2009,(32):102-104
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关乎到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而城市社区要长治久安,寻求一个完善的社区治理模式就是必然之义。我国社区治理模式一直处于不断地探索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治理模式。因此,重构社区治理目标,探寻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路径,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黄艺 《商》2014,(9):285-285
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服务、治安、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社区和谐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研究对策,以加强和改善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商》2015,(5)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应的城市治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选取城市管理中很小的一部分——社区管理进行探析,而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前我国城市治理方面一个重要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特征的介绍,以及当前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探析,从中揭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我国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国家走入法治化建设阶段,法治化标志着国家的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期,而国家的法治化建设离不开社区治理的法治化建设,当前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与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从社区治理与法治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分析了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源和人才;清晰界定社区组织职能与权力;变行政管理模式为为民服务模式等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研究结论能为社区治理和法治建设工作提供一点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第十九届全国人大的胜利召开代表了中国试点体制改革政策的稳定和成功。会上,提出要建立一个共享、共建、共同治理的社会治理结构。以内蒙古赤峰市基层社区治理为例,在基层社区治理过程中,组织领导对职能定位不明确,行政管理过度,政府部门资金不足,没有建立专业管理队伍,职工队伍没有接受稳定的培训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在完善赤峰市基层社区治理建设的同时,提出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理念,加快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一流的专业管理团队,并建立全面的制度机制,形成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社区改制之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城市社区实际运行依靠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来管理居民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应打破现有的社区体制,建立新型的、明确的、有效的社会体制,明晰社区管理权责,推进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社区建设是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宗旨.本文以甘肃兰州为例,探讨其社区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指出明确两个关系即明确城市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关系、明确政府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横向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网络是推进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6):79-80
社区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是城市管理服务的基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事关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应予高度重视。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赋权视角下的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从四方面具体分析了社区治理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城镇安置社区数量也在激增。不同于商品社区,安置社区作为一种过渡性质的社区,同时具备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双重属性。通过调研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菱角堰社区,发现基层安置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存在治理行政化、社委会角色定位模糊、社区组织的协调治理机制弱化、安置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低等治理的多维度动力性问题。城镇安置社区发展治理多元参与的动力亟待唤起,因此提出通过推动党建引领安置社区治理、强化基层政府确权明责意识、重构居民安置社区治理主体身份认同、扶持多元化安置社区组织、提升安置社区自治动力等路径,来构建安置社区治理的动力机制,从而形成新时代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新社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社区的转型发展,城市社区的存在结构与管理模式都在相应的发生着改变。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地位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本文将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分为“内置式”存在、“独立式”发展、“融合式”转型这三个阶段,以阐释新中国成立之来,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7):88-89
社区建设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基,多民族社区建设是城市民族工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不仅是国家政策推行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民族社区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过程。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为例,从行政管理研究视角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阐述了当前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发展的现状,并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7)
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居民面临着冷漠,孤独,缺少关怀和倾述的新型社区关系。无论是作为国家治理的需要,还是公民社会意识的需要,对社区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成为一种紧迫而又现实的需求[1]。信息技术的发展,设计理念的演变,为社区创新设计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本文尝试分析针对当前城市社区的问题,结合新的设计思想理念,为城市社区的创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贫民住区是城市中被边缘化的地带,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而社区组织从狭义上说是由社区以及社区内的居民建立并参与的,能够满足居民需要并能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各种社会组织。通过对社区组织在贫民住区中的作用研究,使社区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实现对贫民住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社区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是实施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计划最基础的行动单元,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不同主体矛盾复杂、资源利用率低、社区自治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必须从管理内容、管理机制;管理方式。民意收集、运作管理、考核考评机制、社区管理功能、管理路径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管理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沈毅 《江苏商论》2007,(6):151-153
在当前市场转型过程中,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传统社区管理不再完全依靠居委会的一元行政管理,而开始转向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的三维架构,即从传统的行政主导型社区转向“国家——社会——市场”相协作的多元治理模式,其中的组织矛盾问题与具体的组织关系定位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形态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社区在社会管理中地位不断提高。城市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自治存在的瓶颈,并从居民、社区自身、政府、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