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国务院关于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文件出台以后,农资流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虽然各级农资公司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保”住了市场份额,但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农资流通企业还须走一条发展中间商品牌的路子:以品牌带动经营,以经营提升品牌。  相似文献   

2.
方伟  宁攸凉  林伟君 《技术经济》2011,30(10):54-57,98
采用修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广东省农资流通行业中的58家农资流通公司的技术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针对农资流通公司所处经营环境的差异,引入SFA方法修正了公司规模、地区经济状况以及市场条件等因素对公司技术经济效率测算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广东省农资流通公司的技术经济效率较高,不同地区的农资流通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特征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戴震 《发展研究》1996,(7):21-23
连锁经营做为一种营销策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获得成功。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连锁经营做为一种先进的经营形式,也被引入我国,而且已在流通领域中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趋势,取得良好的成效。我市供销社系统的农资连锁经营也基于农资流通体制深入开展的需要应运而生。本文拟就农资连锁经营略陈浅见。 一、深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呼唤农资连锁经营 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办法从供销社专营改为经营后,我市农资市场曾一度出现了“三乱”,即经营渠道乱,市场秩序乱和销售价格乱的混乱局面,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和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大型连锁企业要加大创新与改革的力度,在经营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配送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自身竞争力。新经济时代下黑龙江省垦区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市场逐步放开,农资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黑龙江省垦区必须加快农资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配送模式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农资连锁配送支持体系将是决定未来连锁企业经营的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史沿革与基本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化肥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化肥管理体制包括化肥的生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三个有机统一的内容。我国化肥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从整个发展历史看,国内化肥管理经过三个大的阶段。(一)严格的计划管理阶段(1952~1982年)。从新中国成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当长时期里,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内化肥资源长期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国家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对化肥生产、流通采取了严格的计划管理模式,先后经历了供销社农资流通系统专营和“一主两辅”即[供销社农资公司为化肥流通的“…  相似文献   

6.
李贞良 《经济论坛》2003,(24):71-7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各种经济、技术、信息服务和联合起来进入市场,国家也需要对农村经济加强指导和调控。供销社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担当起责任。”党和国家之所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任交给供销社,并希望其成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中坚力量,是因为供销社是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党和政府实现助农增收的最佳途径,因此构筑新时期助农增收龙头自然成为供销社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搞好统筹规划,大胆实践,通过…  相似文献   

7.
提高供销社经济效益的几点思考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河北省供销社系统特别是一些基层供销社经营萎缩,效益大幅度滑坡,甚至大面积亏损的现象日趋严重。从河北省供销社企业经营状况来看,仅1996年上半年,全省亏损金额就达11200多万元,从全省11个市(地...  相似文献   

8.
陈少华 《发展研究》2002,(7):21-21,36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与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基本同步,农资市场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主线,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整合。 农资市场第一次整合,主要以199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为契机,市场经营机制开始进入农资市场,农资专营体制开始松动,农膜、农药经营逐  相似文献   

9.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是我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文件,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10.
农资经营的创新模式:特许连锁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市场将逐步放开,农资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必须加快农资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是现实与可行的选择。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发展农资连锁,从经营模式角度出发,分析了农资连锁特许经营模式的含义与组织方式、农资连锁特许经营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开文生 《经济师》2007,(8):295-295
1998年,我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流通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加入WTO后,化肥流通体制外部环境的相应变化,因此,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放开化肥价格管理,将化肥的定价权交给市场是大势所趋。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化肥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刍议许爱朝张瑞海一、当前河北省化肥工业生产的基本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化肥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发展,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省共有化肥生产企业218家,总资产112亿元。1997年前3个季度全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地少,仅用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多的人口。党和政府一直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问题。尤其我国1998年以来,从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到推进“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改革措施,放开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及开展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试点,我们一直在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2月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强调,决定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并且提出了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直接补贴和实行减免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的政策。2004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并且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宣布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中国民众赖以生存的根基,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 在竞争激烈的上海农资市场,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以下简称农资公司)凭借稳健的经营、规范的管理立足其间,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讲求社会效益最优化。在重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在市政府及有关领导的指引下,成立的农得利分公司更为人们关注的一个亮点。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资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这无疑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困难,但是,为了使企业能够顺应市场的变化,上海市农资公司从两年多前就开始酝酿立足本市进行农资流通…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精辟完整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在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供销社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供销社是一个国际的民间经济组织。在多年的经营服务生涯中,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但原有落后的小农经济状况,经营范围狭窄,服务方式单一,流通渠道不畅通,未能充分发挥出经营服务潜在功能和效益。在体制改革上,供销社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曲折道路。 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整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食糖流通主体、客体、流通渠道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食糖流通产业组织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进入壁垒低决定了食糖市场低流通效率。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应采用市场化手段,协调相关市场发展,关注国家食糖安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罗定市供销企业集团公司面对市场通货紧缩、资金紧缺、市场竞争激烈、生意难做的严峻局面,认真总结过去市场购销中得与失的经验教训,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摸索总结出区域性和全国性总经销的市场流通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发展化肥总经销。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是供销社经营的传统大宗商品。在经营  相似文献   

18.
<正>自去年开春以来,农资市场化肥价格一度呈现暴涨之势.去年初的尿素零售价每50公斤仅65至70元,今年3月竟高达130元.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本文结合当前农资市场实际情况,提出控制化肥价格的六项建议.一、建议国家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倾斜优惠政策.1.原材料、能源价格优惠生产化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煤炭、石油、电力等,国家应把化肥厂所需的煤炭、石油列为计划内供应.供电部门不仅要低标准收受农资生产企业的电费.而且还要保证他们的正常工业用电.2.税收优惠.国家免征农资商品税收.3.贷款优惠.金融部门应设立农资购销专项贷款科目,统一安排资金规模.解决农资企业谈储旺供资金紧缺的状况.4.运输优惠、交通、铁路、航运部门对化肥运输价格应该一律实行计划内处理.港口、运输、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缩短化肥的流通时间,降低化肥的流通费用.5.政府财政补贴.对于目前农资市场化肥价格较高的品种,地方财政应给予适当的补贴.  相似文献   

19.
陈树生 《经济师》2005,(11):179-179,181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滞后极大地束缚了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筹资渠道的拓展,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主要问题在于发债限制多审批周期漫长、流通渠道不畅、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方面,需要从改革发行机制、畅通市场流通环节、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优化社会信用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采取对策措施,以促进企业债券市场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流通作为农业发展的先导产业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现存问题,并从流通关系创新、流通技术改进和政府职能完善三个角度提出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