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国家2005年3月开始的抑制房价政策的调控下,多个城市的房价不同程度下跌。上海楼市因跌幅较大而导致购房者纷纷退房。本文针对房价下跌情况下购房者退房的现象,从合同解除权、退房的法律规定、购房者拒还银行贷款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
契约精神代表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是市场主体内在价值的准绳,更是市场的基石与底线。在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下,市场出现了拐点。北京、上海、杭州、佛山、青岛等地一些资金链紧绷的开发商开始降价促销楼盘,而此举也刺痛了已经购房的业主,他们纷纷要求开发商退房或返价,甚至联合起来以维权的名义叫板开发商。  相似文献   

3.
亦冉 《上海商业》2003,(8):32-35
2003年是上海房市的多事之秋。一面是沪上楼价节节樊升,楼市一路飘红;一面是地产大鳄仓惶落马,央行房贷新政出台。一时间产业界、学术界铺天盖地的文章争论“上海房地产究竟有没有泡沫?”就连普通老百姓见面也会不时聊上一句:“房子会跌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上海房地产业真地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4.
财富视点     
《中国科技财富》2005,(7):14-15
全球出现有史以来最大房地产泡沫据统计,过去5年,发达国家的楼市总值由30万亿美元升至超过70万亿美元,升幅相当于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0%。这次楼市泡沫比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股市泡沫(历时5年、升幅是国内生产总值的80%)和上世纪2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5.
郑榕 《中国市场》2014,(51):149-150
在2014年楼价迎来拐点时,多地市地方政府却对中央下发的"限购令"、首付比例上松绑,使中央楼市调控政策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论述2003年以来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三个阶段,来描述楼市调控政策的变化,并从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及房地产泡沫指数等方面指出房价偏离调控目标,以此来阐述中央楼市调控政策的失效。同时,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政府的利益分析、消费心理分析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分析来讨论房地产调控政策失效的原因,并据此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2012,(22):12-12
一方面不断传出楼价下降的消息,而数据统计却显示,目前楼市又有反弹迹象。在下跌与回暖之间,楼市很纠结。一线楼市依然"坚挺"北京上海量价回升与二三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的楼市似乎依然坚挺。"北京楼市进入暖冬",上海房价回暖,成了目前一线城市的代表性特征。数据显示了这种特征:11月上旬北京市新建商  相似文献   

7.
《商》2011,(4):20-21
<正>2011年的末尾,在成交惨淡的同时,楼市价格松动迹象愈发明显。近期,中央高层多次表明将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坚定决心。10月下旬,国内数个重量级开发商集体拉开房价下行序幕,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20%;上海房企降价潮引领全国,紧接而来的是上百名老业主抗议示威、要求退房,甚至演变为"房闹";全国二手房市场急剧缩水,北京二手房中介共关闭门店约1000家左右……有关楼市的种种迹象似乎与讨论了很多次的房价拐点论结合在了一起。那么,房价是在假摔还是真摔?楼市拐点真的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8.
粉丝热议     
《新财富》2013,(4):13-13
2013年两会期间,楼市再次成举国瞩目的话题。政协委员、香港祥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天认为,各种手段都没把房价压下去,说明楼市没有泡沫。而万科董事长王石近日在微博上表示,“中国楼市房价存在明显泡沫,一旦再疯涨或失控”,更是引爆了话题。  相似文献   

9.
“国六条”出台以来,社会反响不一,有说要观望一段时间.有说上海楼市不会出现大幅降价现象,楼价涨速与涨幅将得到很好控制。业内专家坦言.政府出台“国六条”,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继续加强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打击开发商对土地的囤积,而并不是打压房地产发展。无论市场如何反映,“国六条”真正的实施还要看各地实施细则的制定。日前,记者就上海何时出台“国六条”实施细则问题,电话采访了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林应清。林应清表示:“我作为分管建设的领导.还没有真正参与具体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四川物价》2005,(4):36-36
《中国经济时报》不久前刊登张炜的章说,喜欢在市场上发表不同声音的谢百三教授近日撰写指出,“房地产泡沫不破,中国股市也很难出现大牛市。”股市盼楼市跌,楼市看准股市短期涨不起来,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政府的一个命题,而老姓越来越买不起的楼市及越来越损失严重的股市,  相似文献   

11.
席荣贵 《大经贸》2008,(9):36-37
中央政府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地方政府、开发商、境内外投机者、商业银行等多个利益主体的推动下,我国楼市价格从2004年到2007年进入疯狂的上涨轨道,形成了明显的“泡沫”。一般消费者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期望越来越遥远,即使部分消费者奋力改善了住房条件,但是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中央政府意识到,如果不排除楼市的“泡沫”,最终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谢静  王峥 《商》2012,(3):59-62
楼价的走势一直是各界人士预测的焦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2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表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1个大中城市相继宣布楼市调控政策将延续,面对可能持续从紧的调控政策,房价走势何去何从?房地产中介在寒冬中能否生存?各地开发商又是否将陷入生死战?  相似文献   

13.
飞鹰 《信息与经营》2013,(11):47-47
特别是房地产评论一定不能离开"地气",这个地气就是房地产市场。离开真实的房地产市场的潜心研究和实践,说的再有逻辑也是忽悠。在中国不乏造谣、起哄、梦呓之人,造谣者防不胜防,辟谣者左推右挡,起哄者乐此不疲,做事者费力冤屈,梦呓者大喊大叫,求是者亦步亦趋。而最明显者楼市也!楼市已是乌烟瘴气,难分伯仲。当前拨云去雾还楼市以清净,少污染多健康,正本清源是对楼市舆论的一大期盼。楼市有许多传言:其中"降价潮"、"豪宅抛售潮"、"退房潮"、"泡  相似文献   

14.
倪丽娟 《浙商》2006,(1):88-89
在房地产进入冬天,上海某楼盘业主宁可主动违约也要退房的情况下,绍兴县一房产公司却成功地在这个冬天里烧了一把熊熊烈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2005,(5):60-62
上海的房产热已持续了4个年头,4年来上海房价翻了两番。房价会不会出现泡沫?会不会突然下跌?根据有关专家分析,上海的房地产并没有出现过热或是价格的泡沫现象。上海的房地产基本是符合该行业一般发展规律的。上海目前的房价比香港还低5倍,而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在国际上的大都市地位明显优于香港。2004年购买上海商品房的境外人士和外省人群已超出上海商品房购买者的60%,这充分说明了上海已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上海是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上海;自然,上海的房地产行情也以世界的地产行情做参考。当然,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绝对的,对于投资房产的人士,我们还是应该理性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特殊性。本期地产沙龙,我们提供一些分析与探讨,让购房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限外与安内     
最近一段时间,从南到北,深圳、上海、北京的几家大的媒体,不约而同都在探讨楼市的一个现象:从全国的局面看,房价持续走高,但成交低迷,深圳的二手房成交甚至接近冰点。有所谓的楼市专家开始站出来,重复那个古老的预言:楼市的拐点到了。上海《新民周刊》的文章说,2007年的楼市重复着4年来的同一个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1998,(8)
香港经济急剧恶化今年以来香港经济急转直下,已陷入13年来第一次衰退。即使第四季经济可望略作回升,全年经济仍可能出现1%的负增长,若目元进一步大跌,经济衰退的程度亦会加剧。香港经济急剧恶化,是亚洲金融风暴冲击香港并爆裂经济泡沫引起的。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冲击,主要是导致利率高企、银根紧绌、楼市股市重挫,引起失业上升及消费萎缩的恶性循环,影响市民对经济的信心。香港在这次金融风暴中,所受的打击比新加坡及台湾大,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香港经济急剧恶化今年以来香港经济急转直下,已陷入13年来第一次衰退。即使第四季经济可望略作回升,全年经济仍可能出现1%的负增长,若目元进一步大跌,经济衰退的程度亦会加剧。香港经济急剧恶化,是亚洲金融风暴冲击香港并爆裂经济泡沫引起的。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冲击,主要是导致利率高企、银根紧绌、楼市股市重挫,引起失业上升及消费萎缩的恶性循环,影响市民对经济的信心。香港在这次金融风暴中,所受的打击比新加坡及台湾大,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9.
住房"限购令"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阻止房价进一步上涨,最近上海、北京、深圳、南京、厦门、天津、三亚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限购令",规定每户只能购买一套商品房,有的还特别声明包括二手房.限购令的出台时间不长,给不同城市的居民和楼市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城市"排队买房",有的则"退房".限购令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消费导刊》2012,(6):I0006-I0006
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环比出现大幅上升,全国40个城市超八成楼市成交量出现上涨。各种数据传递的“楼市回暖”信息,让很多潜在买房人感到了一丝焦虑,甚至有的项目暗暗上调了房价。编者按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环比出现大幅上升,全国40个城市超八成楼市成交量出现上涨。各种数据传递的“楼市回暖”信息,让很多潜在买房人感到了一丝焦虑,甚至有的项目暗暗上调了房价。那么,楼市是否又现拐点?近期成交量回升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房价走势如何?是否又会像2009年那样出现价格暴涨?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我们推出“楼市成交回升现象解读”系列报道,希望能为广大消费者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