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2010年末,我国约有2600多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实物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或租赁补贴的方式解决了住房困难。"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到2015年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预计将达到25%。我国住房保障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保障房大规模竣工投入使用,保障房的准入、退出和运营管理成为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保障房能否真正分配给中低收入群众、能否真正用于改善住房困难、保障房资源能否循环使用,是把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件好事办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年普查得到的不同家庭户类型住房情况的信息,对未来30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的增长,我国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在未来三十年将持续增长;由于家庭户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按家庭户变化预测的未来居民住房的需求较大;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结构的变化,未来三十年的住房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年均新增住房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前虽波动起伏,但变化不大; 2015年之后,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年普查得到的不同家庭户类型住房情况的信息,对未来30年我国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的增长,我国居民住房面积和间数的需求在未来三十年将持续增长;由于家庭户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按家庭户变化预测的未来居民住房的需求较大;由于人口和家庭户结构的变化,未来三十年的住房需求在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年均新增住房需求的增长在2015年前虽波动起伏,但变化不大;加15年之后,年均新增住房需求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我国停止实物分房以来,江苏的住房保障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到"十二五"期末,全省住房保障覆盖面将扩大到20%的城镇家庭,全面实现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有保障、城镇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有支持、各类棚户区改造全覆盖,全面提升人均居住水平、住房保障水平、市场健康水平、百姓宜居水平。  相似文献   

5.
曾勤  陈思 《现代商业》2008,(2):228-229
目前我国有近1000万户住房困难家庭。而解决这一问题的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建设却还跟不上。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者的基本住房问题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就此分析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品牌》2020,(3)
<正>近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显示,2019年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亮点纷呈:城镇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棚改开工4.8万套,基本建成11.2万套;住建领域脱贫攻坚成效明显,6.9万户"静态清零"任务全面完成,1.4万户新增危房得到动态保障;建筑节能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施工扬尘治理扎实开展,2700余个在建项目实现了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7.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住房的渴求。近 2 0年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目前住宅市场供求矛盾依然严峻 ,供求关系严重脱节 ,成为当前住宅市场亟待研究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就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 ,人们不断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 ,决定了住宅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求大于供的总体趋向。到目前为止 ,我国城镇居民中人均 4平方米的家庭达 4 50万户 ,另有6 0 0 0余万户危旧房需要改造 ,再考虑到城市化发展及建设部公布的 2 1世纪最初的 5- 10年内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  相似文献   

8.
安居才能乐业,如何保证居者有住所,不仅和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密不可分,而且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到去年年底,我国共兴建公租房37万套,而在今年1000万套的任务当中,公租房的规模将达到200多万套,是去年的6倍。城市无房户、外来务工人员、暂无固定居所的应届毕业生,都将成为公租房重点保障的对象。那么,其他国家在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和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方面有些什么做法值得借鉴呢?  相似文献   

9.
1987年8月1日,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烟台市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在全国各城市中,首先承受这一改革冲击的烟台市6.8万户家庭、13.9万名职工和当时烟台市的相关领导为了这一声感慨却几经风雨——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新建廉租房160多万套,公租房近220万套。其中,新建公租房套数是2010年的6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与其它保障性住房相比,公租房覆盖面较广,不仅包括本地中低收入家庭,还将惠及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夹心层"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新鲜血液,公租房是适应这些人群居住的主要保障住房。我国当前公租房建设刚刚起步,制度体系尚不完善,面临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目前公租房建设与管  相似文献   

11.
吴疆 《中国电子商务》2014,(18):115-115
由于住房分配的过分市场化商品化和对住房准公共产品属性的漠视,导致近年来快速攀升的房价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益尖锐.公共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归根结底来说,就是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要妥善解决公共住房保障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公共住房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政府在解决公共住房保障问题中承担着最为重要的责任,是必不可缺的角色.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体系.但是,由于公共住房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的失误、理念的模糊,我国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模式设计与解决目前的住房困难问题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要从中反思.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霞  程吉昕 《江苏商论》2004,(12):134-136
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是为了使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居住权利的得以实现,改善这些居民家庭的住房条件。本文通过论述住房保障的必要性,提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保障房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政府体现“执政为民”,落实“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政策。我国保障房分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及各类棚户区改造五大类型。保障房的推进明显改善了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4.
97年中国重大成果逾3万项国家科委发布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统计公报,1997年全国共取得已登记的重大成果30566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的成果1214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为626项。我国家庭微机拥有量超过160万台目前我国家庭微机拥有量超过160万台,城市家庭微机拥有率在2.5%左右。其中,以深圳家庭拥有微机率最高,平均每5户家庭拥有一台电脑,其次是广州、北京、上海。而拥有电脑家庭最多的是北京,共有14万户家庭拥有电脑。我国使用扶贫资金逾6万人受益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以来,我们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在不断地深化,但是广大的低收入者阶层的住房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值得普遍关注。从我国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现状着手,深入分析了通过扩大保障范围、增加廉租住房房源和保障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强廉租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多年以来,我们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在不断地深化,但是广大的低收入者阶层的住房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值得普遍关注。从我国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现状着手,深入分析了通过扩大保障范围、增加廉租住房房源和保障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强廉租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1998,(3)
97年中国重大成果逾3万项国家科委发布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统计公报,1997年全国共取得已登记的重大成果30566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的成果1214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为626项。我国家庭微机拥有量超过160万台目前我国家庭微机拥有量超过160万台,城市家庭微机拥有率在2.5%左右。其中,以深圳家庭拥有微机率最高,平均每5户家庭拥有一台电脑,其次是广州、北京、上海。而拥有电脑家庭最多的是北京,共有14万户家庭拥有电脑。我国使用扶贫资金逾6万人受益  相似文献   

18.
《光彩》2000,(7)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重申,经济适用住房是面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不能向社会敞开供应。 刘志峰要求,各地要明确界定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对象、面积标准,形成完善的供应制度,使政府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落实到真正需要保障的对象上。 据了解,按照住房改革的有关规定,我国将建立以经济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需求。其中,政府将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住房,对高收入家庭提供档次较高的商品住房,为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不能敞开供应  相似文献   

19.
《商》2016,(7)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推行了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保障目标的住房保障制度。由于该制度起步较晚,在制度的设计、运行及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大;房源不足;保障群体覆盖面狭窄;住房公积金统筹层次低等。  相似文献   

20.
阮素蓉 《消费导刊》2009,(15):126-126
推进住房保障建设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以实现住有所居为目标,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把改善住房、加强保障这一为民之举、利民之策落到实处。以下笔者结合我市住房保障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快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