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新年伊始,白酒企业迎来开门红,酒类兄弟们,不管是白酒还是黄酒,都纷纷跟随大哥茅台的脚步走高。酒鬼酒,涨停,创新高!水井坊,涨停,创新高!五粮液和洋河汾酒也站上历史最高点。但是,另一方面,酒企频频受到监管层的“敲打”,5天内4家酒企收到了关注函。很快,白酒股的股价迎来拐点。1月8日午后,白酒板块走弱,洋河股份、五粮液跌超4%,贵州茅台、泸州老窖跌超3%。  相似文献   

2.
茅台酒被曝含塑化剂之后,其股票是持有还是抛售?尽管贵州茅台(下称"茅台",600519.SH)灵魂人物——茅台名誉董事长季克良一句"只有疯子才会给白酒添塑化剂"的言论,多少挽回了一些餐桌前的茅台酒友,但200多元的A股最高股价实在是禁不起市场传闻的折腾。股民的疑问是,手中的茅台股票是继续持有还是果断抛售?投白酒如投黄金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3.
牛曾 《发展》2004,(7):25-26
近几年来,我国白酒市场越做越红火,2003年全国3万多家酒类企业销售白酒约500万吨,酒类品牌已达20万个之多,并且酒的品种也五花八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3年12月五粮液以24.03%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十大品牌白酒冠军,茅台的市场占有率为10.25%,为全国十大品牌白酒亚军,第三名被剑南春夺占,中国的白酒市场成了“五茅剑”的天下。  相似文献   

4.
每年春节期间都是白酒消费最旺的季节,今年也不例外,正月初一至初七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1900亿元,其中烟酒副食类产品今春俏销,仅广州市春节期间就花掉了15亿元买酒。按照以往惯例,白酒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春节后进行提价,因为春节期间的白酒消费最为旺盛,白酒企业的存货往往会在此期间被消费者抢购一空,此时涨价对销售影响最小。今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表示,出厂价格平均上调15%,2006年利润将同比增长40%,进而奏响了白酒类产品涨价的序曲。  相似文献   

5.
2月22日,白酒股暴跌,登上热搜。A股市值之王贵州茅台盘中一度跌超7%,股价跌破2300元,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白酒第二高市值五粮液盘中跌逾9%,洋河股份跌超8%,山西汾酒跌停。《中国经济周刊》新媒体平台刊发《茅台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人民币,五粮液大跌7%,白酒股为啥崩》的报道,引发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6.
如今业绩下行的白酒企业纷纷通过电商平台改变颓势,尽管线上销售成潮涌,发展却依然缓慢。自去年以来,我国的白酒行业频频遭遇危机。"三公"消费受限、"禁酒令"、塑化剂事件等,不仅使茅台、五粮液、洋河等高端白酒市场售价颇受震荡,各酒企业绩也一路下滑,有的酒企一季度的销售额甚至还不及往年一个月,"旺季不旺"。在颓势面前,白酒电子商务平台开始被看好。然而,电商平台真能实现酒企变局?"触电"能真正解决白酒企业救市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酷博     
《中国经济周刊》2012,(34):78-79
有什么新鲜事要告诉我们?与中国经济周刊一起微博!【围攻茅台】10年申请,"国酒茅台"终于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通过通知。然而,消息一出,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  相似文献   

8.
年年涨价,仍是供不应求。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端白酒在国内一次次地拨动着市场的神经。2011年元旦开始,茅台全国涨价20%,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强调了严苛的限价令,终端价格(市场零售价)不得超959元  相似文献   

9.
一酒难求     
厂家、经销商在分割暴利的同时,也在默契地推动白酒价格上涨。茅台、五粮液仍在采取“控货保价”人为制造“断货”假象。  相似文献   

10.
茅台不是涨到一瓶1000,而是涨到一瓶10000,我相信照样有人买单。 你去看看专卖店里琳琅满目的人头马和XO,动辙万八千一瓶,照样应者云集,就知道中国白酒的前途在哪里。所以我很不同意白酒行业从8月1日起正式执行《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是税赋转嫁给消费者身上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酷博     
《中国经济快讯》2012,(34):78-79
围攻茅台:10年申请,“国酒茅台”终于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通过通知。然而,消息一出,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山西汾酒立即递交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甚至发布“十问檄文”。茅台的支持者寥寥无几,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媒体、网友一拥而上,质疑、“阴谋论”、声讨如潮袭来,大有“各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架势。  相似文献   

12.
围攻茅台     
《中国经济周刊》2012,(33):20-21
"国酒"的冠名权给了茅台?!10年申请,"国酒茅台"终于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通过通知。然而,消息一出,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山西汾酒立即递交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甚至发布"十问檄文"。茅台的支持者寥寥无几,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媒体、网友一拥而上,质疑、"阴谋论"、声讨如  相似文献   

13.
自古有云,煮酒论英雄。再好的宴席,没有酒,也算不上酣畅淋漓。一瓶拿得出手的酒,到底需要多少雪花银?"至少也要上千吧!"主要经销茅台和五粮液的北京市鑫源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瑞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感叹说,"高端白酒价格十年里一路狂奔,仅从去年5月到今年1月,价格每月涨个百八十元,制作标签都来不及,干脆手写。"十年来,  相似文献   

14.
“国酒”的冠名权给了茅台?110年申请,“国酒茅台”终于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通过通知。然而,消息一出,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山西汾酒立即递交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甚至发布“十问檄文”。茅台的支持者寥寥无几,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媒体、网友一拥而上,质疑、“阴谋论”、声讨如潮袭来,大有“各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架势。  相似文献   

15.
朱小群 《中国经贸》2013,(21):34-37
曾经轰轰烈烈竞争”国酒”的茅台,用“全民买酒”、”下嫁电商”等实际行动,开始了向“民酒”的转型。但传统白酒企业的运作思路都相对简单而落后,他们长时间内过着太舒适的日子,如果不能沉下心来改变惯性思维,很难真正走出“寒潮”。  相似文献   

16.
赵武明 《发展》2008,(10):146-146
名酒相继涨价,酒市掀起波澜,也使得消费者对名酒有了新的认识,选购更加理性,白酒消费回归本位。消费者觉得喝名酒不仅是一种消费,更重要的是品位和内涵。近日,记者在对甘肃白酒市场进行调查时发现,消费者更加青睐地产名酒九粮液。在天水路九粮液专卖店,几位选购九粮液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之所以认定九粮液,是因为茅台、五粮液假酒多,价格偏高,选购地产名酒除了质量有保证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甘肃的特产,也是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王法舰 《发展》2002,(7):17-19
有人说,在当今中国的白酒业,如果勉强拔出一个老大,那就是五粮液。不过,这话可不能让茅台人知道了,因为在茅台人的眼里,中国的白酒老大应该是“国酒”茅台。想想也是,问问国人,有多少人知道五粮液,又有多少人不知道茅台?正因如此,茅台与五粮液之间的明争暗斗渐渐地愈演愈烈了。不可否认的是,茅台是中国最有名气的白酒品牌,十几年前,它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中国白酒老大的位置。五粮液也不含糊,借改革开放之风,迅速抢滩成为中国最早实施多品牌发展战略的白酒生产企业,现在旗下囊括67个品牌,2001年无形资产达到150亿元…  相似文献   

18.
虽然有茅台进军红酒和啤酒产业的“前车之鉴”,但是五粮液集团——这家享有盛誉的白酒企业显然还是没有因此而停止进军葡萄酒产业的脚步。  相似文献   

19.
赖智慧 《新财经》2013,(2):73-75
"勾兑门"和塑化剂超标等一系列事件让白酒业遭受了巨大冲击。产能过剩、市场挤压、经销商成"堰塞湖"等行业弊端逐步引爆,白酒行业或就此告别"黄金十年"。年终岁尾原本是白酒销售旺季,但这个几十年一遇的寒冬,也成为了白酒业的寒冬。高端白酒不再像往年一样一味提价,部分白酒品种甚至出现降价。不仅酿酒企业感受到了业绩压力,连经销商也开始为销售任务发愁。原因在于,经历了10年飞速发展的白酒行业正步  相似文献   

20.
一周公司     
沪深第一高价股洋河营收超76亿沪深"第一高价股"洋河股份3月30日发布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达76.19亿元,同比增长90.38%,成为继茅台、五粮液之后的第三大白酒企业。公司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