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论现代成本控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新 《辽宁经济》2001,25(9):15-15
一、成本的经济本质  成本构成原理告诉我们,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要计算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工具磨损的价值,称为“物化劳动C1”;二要计算原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消耗的价值,称为“物化劳动C2”;三要计算劳动力消耗的价值,这一部分价值是按当时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所需生活资料价值计算的,以等级工资形式按劳分配,称为“生产者必要劳动V”,还有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M”,由于在生产过程之中,无须垫付资金,故尚未计算。所以马克思说:“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  相似文献   

2.
如何从商品经济的总体范围上探讨价值规律的具体涵义,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价值规律从其广阔的意义来理解,应当是商品价值平衡规律。价值规律从本质上作为价值平衡规律,首先表现在价值决定上的平衡。马克思的价值学说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人类的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形成的,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或物化,这是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从量的方面说,它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来看,任何价值都是一定量的凝结了的社会必要抽象劳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决定”的本来含义。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价值决定”又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理解。因此作为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的类的存在,并通过劳动所创造的对象来确证和感受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但是马克思所看到的却是一个与他的看法非常矛盾的社会.马克思从对现实的人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出发,对前人使用过的“异化”概念进行了改造使用,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认为异化劳动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矛盾的社会现实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在于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中的“劳动”和“价值”的内涵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形成因素差别。在此基础上推论可知,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具有平均性质的简单劳动,它融入了当前社会已经普及化的科学技术因素,而复杂劳动则融入了当前先进的科学因素,后者创造着多站于前者的价值量。从动态的角度讲,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原来的复杂劳动转变为当前的简单劳动,这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下降。科学技术因素是通过融入劳动力之中影响劳动耗费量来影响价值量的,它本身不创造价值,也不通过包含着科学技术因素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即使在“无人工厂”生产形式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的“决定”作用(一)商品型按劳分配的产生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价值,劳动者的劳动被直接当作社会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在作了社会扣除以后,从社会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产品型按劳分配。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同,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那末,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物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来自人的劳动与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我们要发挥土地、资源、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劳动的新特点使学界对于"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观点产生了分歧,"活劳动是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是否也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成为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以及"流水线推理模式"两个角度来分析,认为: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从起源上看属于活劳动,从结果和走向上看是它自己,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 边远地区的开发,都是追求价值,实现价值的活动。没有价值的意识,我们就不会给自己提出边远地区开发的任务。这里的“价值”并不是经济学上的价值,而是哲学上的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按劳动贡献分配;由于现实社会发展不具备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条件,因此不可能实现马克思设想的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按劳动贡献分配的分配形式,就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本质是按贡献分配而言,我们也可沿用按劳分配这一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是人类的一般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所体现的是在物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者以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基准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正像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是惟一的价值源泉”,“价值除了劳动本身没有任何别的物质”。从这一基础出发,马克思论述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