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齐  李良睿 《南方农村》2020,36(1):50-55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其治理的关键在于农户的参与。本文以海南省菜农为例,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主要从主体认知与情境约束两方面来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农户禀赋因素的情况下,反映主体认知因素的责任主体意识、主体能力认知、治理认同感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反映情境约束因素的农业信息主要来源是否为亲戚朋友、对现居住农村环境的满意度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农户对环境保护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针对目前研究争论和探讨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评价体系及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提炼,以期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文章通过查询知网和Web of Science,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法和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耕地、果园面积大幅度增长,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生活排污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模型模拟技术的适用与拓展、最佳管理模式和应用GIS技术进行面源污染评价。随着面源污染研究的不断发展,植物篱、地埂和生态沟渠等污染控制技术常用于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景观绿地建设、旋流分离器和生态湿地系统等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大规模治理。新型控制技术的提出使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更加现代化、高效化。[结论]未来研究中可结合"4R"防控理论,基于长期定点监测的数据建立模型、利用GIS技术进行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以了解区域内的面源污染情况,识别当地面源污染源头区域,提供因地制宜的面源污染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大,污染时间、空间不确定,同时我国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工作起步晚,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检测系统不完善,使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与现在倡导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格格不入。文章分析了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义,提出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科学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水体污染严重,城乡结合部的氮、磷素营养化已经超过了城市工业点源污染与生活点源污染.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现实情况,农业面源污染成功的监测、防治途径,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性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且有日益加剧的趋势,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日前,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面源污染已日益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张桃林同时还披露了各级农业部门治理面源污染的思路和相关部署。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综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和发展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认为追求增长的发展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业面源污染的负外部性、治理成本高及多元化的农户生产行为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我国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把握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规律,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成途径,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序特征,发现1985~2005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线性增长特征、阶段加速特征和农资污染为主特征。文章分析了2006~2007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分布的空间特征,发现中国存在3类污染区域:农资污染区、畜禽污染区和水土流失型污染区。根据时空特征分析,该文给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给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挖掘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问题对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省为探讨对象,首先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含义及主要特点。利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农业化学品投入使用及污染情况进行分析,2007~2014年河南省化肥及农药产量和使用量均呈上涨趋势,污染面积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化肥、农药、秸秆及生活垃圾。而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利益驱使、政策方面不健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原因。该文认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应从推广减量技术,积极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农业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精准农业,减轻面源污染程度;建立健全环境法规,完善政策及管理体系等4个方面入手,以期为其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西藏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制约因素,揭示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明其主要污染源和分布特征,能够为西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单元调查法,以西藏不同地区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为污染单元,对2000—2016年西藏农业面源排放的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总量、构成及强度进行核算,并分析其空间差异与分布特征,反映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把握其动态演变。[结果]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的TN、TP排放量基本呈现有增有减的平稳态势,畜禽养殖贡献率最大,占TN、TP排放总量的96. 3%和94. 5%,畜禽养殖是西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西藏不同地区TN、TP排放量和强度差异明显,那曲市、昌都市、日喀则市的TN和TP排放总量位居前3位,拉萨市和昌都市的TN和TP排放强度位居前2位,阿里地区TN和TP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均最低。[结论]综合考虑到农业面源污染总量和负荷强度,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那曲市应当作为西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江苏省1978~2009年数据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分解法,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归结为农业经济规模、农业结构、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人口规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其次利用单元调查法和生产函数法对历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排放量和农业技术进步率进行估算;最后就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济规模扩大、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上升和种植业比重下降、种植业结构中经济作物比重上升和粮食作物比重下降以及农村人口规模扩大均会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但是,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却能够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这说明,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相互协调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的范围广、分布的区域多,污染的分量虽然很小,但是总量却很大,所以污染源是分散的,治理难度相比于工业污染要大得多。因此,新时期必须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处理,否则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制约之一。结合整体上了解和把握中国面源污染的状况特点和规律,笔者试图结合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来探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进而为实际业务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面源污染多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分散性、不确定性及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使得国家集中监管环境的模式在面源污染治理中显露不足。基于新合作主义思想,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农业中间组织、农资经销商和农户四方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化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治理信息模糊、道德风险监管难、责任追究存在障碍的难题,有助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13.
微观视角下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来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的情况。研究认为,农业面源污染不能完全归咎于高产、高效的农业技术发展,而是由于施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政府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了问题,导致可以高产、高效、低投入的农业变成高产、低效、高投入农业。农民养成高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习惯,政府缺少正向的经济激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积极性受挫。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微观层面的农户自觉调整自身的生产行为。这就需要政府认识到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加大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支持,采取长期的、有效的正向经济激励措施,使农民积极地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微观层面研究农户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是近期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优化农户行为,可为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提供模式。[方法]课题组于2018年7月在重庆四面山区域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走访了90个农户家庭,收到有关化肥污染量的有效调查问卷51份,问卷记录了该地区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和化肥施用量(换算为污染量)。基于问卷数据建立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农户的基本信息、资源利用、种植选择、生产投入、技术采纳、环保意识和兼业均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政治面貌、职务、受教育水平、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方式、土地灌溉方式和处置作物秸秆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较大,尤其是受教育水平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最大,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则农业面源污染越小。[结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户行为具有密切关系,建议积极推进"三农"建设,发展四面山特色绿色农业,在提高农户环保意识的同时利用先进科技促进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如果未及时治理,会对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农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规模化农业发展模式的持续推进,该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加剧,已经成为我国所需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以榆林市为例,分析了当地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以及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邓彦芬 《农业经济》2018,(1):106-107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入手,总结其当前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面源污染、滥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畜禽类面源污染等问题,并从立法理念、立法模式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建设策略,从而从法律制度入手,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如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一般理解为分散的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农业面污染源的污染物主要是土壤中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等)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面对农药和禽畜粪便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必须科学治理,才能促进黑龙江垦区实现健康发展。论述了黑龙江垦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决定农业、农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既蕴含着形而上的"绿色发展"理念,也需要强大的绿色产业和技术的物质支撑,不仅表现为可视的宜产宜居的农村环境风貌,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和生态公平的体现。构建多中心、全方位协同治理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格局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在不同作物间的分配格局变化的信息对于国家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作物生产的污染排放格局及其形成原因亟待深入分析。[方法]文章在测算各类作物生产中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基础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及其内在构成的时空差异。[结果](1) 1998—2014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格局已从谷物作物转向蔬菜作物。(2)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空间差异明显,面源污染排放高的省份集中于黄淮海平原,低值省份则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增长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3)东北地区谷物作物面源污染排放比重高,东南沿海地区蔬菜作物面源污染排放比重高。(4)污染排放强度对谷物作物面源污染排放的影响较大,而蔬菜作物面源污染排放的增加则主要归因于种植面积的扩大。[结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发展政策,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向技术密集型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