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运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对2001—2012年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对以SITC1位码水平下九类商品的竞争力指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优势较明显,但有减弱迹象;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竞争优势逐渐增强。通过对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分析,发现我国低技术含量制成品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中工程类制成品、加工类制成品及电子和电力类高科技含量制成品竞争力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
外贸企业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来自商品结构相似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严重制约了外贸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本就如何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中国也已经发展成一个贸易大国.然而,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通过采用描述统计、TC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分析法研究我国贸易结构,研究显示,我国在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方面过度依赖个别市场,还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以及竞争优势不强、出口贸易依存度较高等不足.因此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从而使得我国早日发展成为贸易强国,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互联网+"的理念,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相结合,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引领产业转型和升级。"互联网+外贸"以其崭新的理念和模式形成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深刻影响,成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贸发展较快,但竞争力相对不强,即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阶段。通过对全球竞争力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竞争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有待加强,进而从技术创新、贸易结构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外贸做强的因素,并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中国制造发展模式、优化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做强外贸经营主体、引导外贸秩序有序进行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措施安排。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以29.5%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以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RCA)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测算指标,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表现,随后分析技术引进和模仿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最后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上面,而这种竞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正日益受到挑战.中国对外贸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贸易发展模式,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环节,带动整个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显著跃升.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现代经济》2007,6(5):17-19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两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出发,对我国目前的贸易形势作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我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调整贸易结构,在坚持既有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尽快提高对外贸易的科技含量,尽快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现由依靠比较优势向培育竞争优势迈进,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外贸竞争力是反映一国、地区或一个城市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自2011年1月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烟台对外贸易持续、快速、良好的发展是烟台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如何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是实现烟台对外贸易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分析了烟台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并提出了提升烟台外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出现出口增长放慢,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等不利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上述现象,并由此提出我国应以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外贸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张燕 《全国商情》2010,(3):40-42
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全球竞争中,低成本优势是我国企业现在和未来较长时间里的比较竞争优势.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过去形成的成本优势将会逐渐弱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中小企业将如何运用低成本战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是我国企业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客观原因和存在问题,联系实际,为中小企业合理、有效地运用低成本战略提出建议,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鞠杨 《全国商情》2008,(7):53-54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讨论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对中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中国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广泛意义上的竞争,采取何种贸易战略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比较优势战略不适性的分析,提出我国入世后应以竞争优势理论来指导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造纸业及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造纸业及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造纸业在整体上不具有竞争优势,在一些纸浆和纸张产品的具体品目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各种产品的竞争优势有很大差别,纸张产品的竞争优势优于纸浆产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必须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做好的生产经营,需要十分关注培育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针对我国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现状,简析了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应该关注的问题,就构建与维护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提高我国外贸产业竞争力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之交,中国入世,举世瞩目,中国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而作为后进大国,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经济转轨特别重要.本文依据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关于竞争力的思想,在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背景下,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高外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剖析,并结合了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竞争理论,解析了制约外贸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从而系统地提出了培育外贸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民营企业在资金、规模、人力上都不具有优势,要想在诸多大中型企业夹缝中生存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必须具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怎样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胜,本文就此作一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简谈金融竞争力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瑾 《西部金融》2008,(2):67-68
目前有关金融竞争力的理论体系主要有,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美国哈拂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我国内地金融竞争力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丰富金融"硬资产",强化金融"软"资产,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充分考虑政府作用和体制因素.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服务行业的竞争力较弱,而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有着先进经验.本文通过对中美服务贸易的比较,提出了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继续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合理开放服务市场等.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的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的管理经济学或企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首先,在"企业家精神"关于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文化的创新理念指导下,形成"俱乐部组织"学习的知识理论体系;然后,在"俱乐部组织"学习的知识理论体系指导下,形成俱乐部核心能力理论体系;最后,俱乐部核心能力理论体系与俱乐部战略性或关键资源理论体系相互影响,形成俱乐部竞争优势与俱乐部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构架,并最终形成以根据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蓝本"构造的、以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以创新理论基本观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研究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竞争力理论的管理经济学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