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线",这无疑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会自动带来全面的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则需要我们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下,设立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原则,从市场机制和社会政策两个方面主动推动社会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推动持续性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创新社会管理,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公众参与"、"人文关怀"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基本特征,也是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根本原因。改革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针对社会领域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中学时代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要把中学生培养成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在抓好他们牢固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切实强化他们的思想素质建设,使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新世纪需要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是台州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政府"三大转型",突出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城市化先行区、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杨华云 《老区建设》2010,(14):52-53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对金溪县"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着重阐述了金溪县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创新教育管理,从政府、家庭、社会、教育界各方面集思广益,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风貌。  相似文献   

6.
忧患意识是社会主体的重要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就已形成了这种意识,我们党也一再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忧患意识。在社会转型期树立和强化忧患意识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一是党员干部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二是持之以恒地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三是抓住关键,有效推进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由生存需要、享乐需要、发展需要及和谐需要构成。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必须普遍满足生存需要,合理限制享乐需要,适当满足发展需要和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和谐需要。但是,在现实中,我国贫困群体的生存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享乐供给分配极端不公平,严重的两极分化发展导致发展需要难以实现,和谐需要还相当欠缺。文章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应当从满足四大需要的价值规范入手,即应把生存需要的满足置于优先地位,发挥社会舆论和政府的作用合理限制以物质方面为重点的享乐需要,增加发展需要的供给并增强其公平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并提高其质量,治标与治本并重满足和谐需要。  相似文献   

8.
培养中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公民意识,对落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加强权利与义务意识、参与意识。为有效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学校需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统领的基础上,构建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创设校园公共生活、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为了满足超越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新的对创造性和自由的需要,人类实践创造出来的,以意识、观念、心理、理论等有形或无形的形态而表现着的,以张扬和追求自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处在生理结构、心理特点、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个性情操、文化知识等诸方面新旧交替、充满矛盾、动荡分离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中学生的管理,要确定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跟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步伐,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求质量、求实效、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年份。"十一五"期间,科技规划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方针。过去的五年,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水平有很大提升,特别是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明确提出,要求科技要在应对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当中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优化布局、节能减排的任务繁重。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短缺的客观需要。因此,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钢铁工业,是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进行金钱的管理,也是培养他们具有一种"节俭、自立自强、负责任"的意识。培养中学生理财能力,对学生自身、学生家庭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中学生理财的现状来阐述中学生理财能力培养的意义,并就如何做好中学生理财能力培养的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价值认知和选择的过程。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当代社会实践和人类生活的理性自觉,可以从日常的、流俗的生存观念向属人的、反省的生存观念提升。从"差异多样"视域来分析人类发展的生活现实,以期为当前人学的发展以及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亦有助于完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人的自觉自为的自我发展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发展方式的重塑和价值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含涛 《理论观察》2008,(2):144-145
人的社会性特征决定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既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又在客观上和心理上从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作为相应社会群体的成员而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不仅为其成员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对其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使得特定的社会群体成员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思想倾向、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们同样会遇到群体意识问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同样要受到群体意识的影响和塑造。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即将收官,"十二五"行将起步。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标志着我国新的历史进程的开始。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十二五"规划,期待多多,亮点多多。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消费需求、低碳发展等等,都是亮点。  相似文献   

17.
忧患意识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对传统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积极价值内涵对现代社会忧患意识建构有着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目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状况日益严重,然而学校心理教育严重不足且不完善,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仅仅是杯水车薪。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每一个社会人或社会组织都能自发的承担起社会责任,贡献社会需要的一份力量。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所有人的责任。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中学生心理教育援助策略,宗旨是在加强并完善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发动社会上各界及各种有利资源,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系统的援助,以达到行之有效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多元性和先进性是文化发展的两大基本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真正达到"和而不同",是建设和谐文化应遵循的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