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霞 《科技和产业》2020,20(12):85-89
推进城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使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之下,为推动北京市延庆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分析该区都市现代农业新时期发展路径。以延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结构特点和产业融合程度,剖析延庆区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通过统筹利用资源优势、鼓励培养新型农民、丰富产业融合发展内涵,推动延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过程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休闲农业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乡村文化的血脉承传、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均衡发展四个层面。通过考察当前休闲农业文化价值实现的三种典型模式可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休闲农业文化的价值实现还需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展开:一是创新休闲农业文化普及机制,二是加强"外脑"的智力扶助,三是提升当地居民参与度,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五是提高休闲农业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3.
一、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生态休闲农业是以农村生态资源、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业科技、农家生活、乡村风情为依托,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新业态。休闲农业在发达国家出现较早,最早可追溯到1865年意大利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味农业野趣。20世纪中后期,具有观光、餐饮、住宿、购物等形式的休闲农业在世界各地普遍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安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农民就近就地创业,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剖析西安休闲农业产业演变历程,发现园区主题定位不明确、体验参与度较低、文化创意应用不足、农业科技贡献度不高、本土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西安休闲农业产业进化。  相似文献   

5.
马宇然 《科技和产业》2020,20(4):125-12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农业优先发展的地位,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间接的促进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梳理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不容忽视的是,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仍存在着休闲农业发展结构单一、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弥补这些差异,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昌平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应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优化乡村布局,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都市型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障碍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郊野游和乡村游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衡阳市是农业大市,群山连绵,江河交错,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四季常青的森林植被,水质清澈的江河溪流和水库塘坝,以及丰富多彩的乡村农耕文化景观和区位交通优势,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和地方农林土特产资源,更有瑶族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节庆文化、婚嫁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族资源,充分体现了衡阳休闲农业资源的古、土、特、真、野等特点,对休闲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11,(23):4-5
11月20日-22日,2011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暨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在安徽省宁国市举行。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讲话时说,休闲农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发展休闲农业和  相似文献   

8.
李晨 《魅力中国》2014,(3):68-69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城乡区域经济新模式的发展,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随之发展起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休闲农业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是新农村建设下理想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营销对象的新兴产业。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具有组织领导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因此,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应该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构建生态安波;突出特色,创新产品,构建休闲安波;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和谐安波;营造氛围,热情服务,构建好客安波。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中国西部》2014,(45):82-8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论坛在蓉举办12月11日,由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农委联合主办的"2014成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论坛"在蓉举办。本次论坛围绕"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主题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研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北京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初具规模,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前景广阔。通过分析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厘清北京休闲农业发展态势,梳理出北京休闲农业高质量新业态,包括农业特色主题公园、农业文化品牌节庆、农业嘉年华、创意农业工艺品体验、森林公园综合体5种发展模式,提出聚焦数字赋能休闲农业新业态、培养素质较高的休闲农业旅游人才、打造文化IP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精品化、优化休闲农业营销宣传策划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设好美丽新农村,六合区雄州街道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积极实施农业“1115工程”,结合产业现状和自身的优劣势,制定科学严谨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规划格局为“核心区+辐射区”,核心区:高标准粮田生产示范区、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区、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区、峨嵋河都市休闲风光带、现代农业服务区;辐射区:瓜埠粮油生产区、灵岩经济林果生产区。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制定严谨的建设规划保障措施,力争把规划区域打造成社会主义的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卫青春  周俊 《科技和产业》2022,22(4):129-136
使用Python程序抓取研究区内人口分布热力值数据,通过ArcGIS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时段研究区所在地区及下辖乡镇人口活动分布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人口活动在工作日呈现出“白天向心,夜间离心”的动态变化过程,休息日则与之相反;鹿泉区呈现出与主城同城化发展态势,具有较强就业吸引力,开发区及东部地区是域内主要就业活动空间;鹿泉区具有一定的休闲活动吸引力,但相对较弱,与主城区存在一定差距;根据热力值变化情况,区域内乡镇可分为休闲活力地区、休闲就业活力地区、就业活力地区和居住活力地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缓解就业压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银川市兴庆区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出发,紧密结合兴庆区的具体实际,比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兴庆区观光农业开发模式及总体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15.
曹洪珍 《特区经济》2012,(6):142-144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重庆市南川区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地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都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一些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南川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南川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南川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南川区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林文超 《改革与开放》2011,(14):133-134
近年来,国内外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了旅游业和农业的一个新亮点。在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的浪潮之下,海南开始进行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方面的有益尝试,然而诸多问题使得海南省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受阻。本文分析和总结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针对海南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百强县数量占全国县域经济单位总数的5.57%,2019年百强县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占全国县域经济的26.60%.在脱贫攻坚决胜年和乡村振兴开局年,县域电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物流、人才、品牌、资源等瓶颈限制,构建农产品全域电商发展模式需求愈发强烈.在探究农产品全域电商发展模式和融合路径时,选取百强县为对象,旨在全域电商构建的领域内打造领军县市,带动周围县市发展.农产品的全域电商发展需要采取以工促农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提升农民增收空间,这样才能有效破解县域电商的发展瓶颈进而构建起全域电商.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忠辉 《特区经济》2006,213(10):155-156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营形式决定了其对农村公共产品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然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完善,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党和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客观要求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得到跨越式发展,在优化经济结构、缓解"三农"问题、满足国民休闲度假需求、活跃市场经济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却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为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系统、外生动力系统两大系统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