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有20座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到本世纪末,将出现25座超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未来的特大城市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900年,世界上十个最大的城市依次是:伦敦、纽约、巴黎、柏林、芝加哥、维也纳、东京、彼得堡(今列宁格勒)、费城和曼彻斯特。到2000年时,世界上十个最大的城市将是:墨西哥城、圣保罗、东京、纽约、上海、北京、里约热内卢、孟买、加尔各答和雅加达。那时,发展中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3%,发展到1900年,也只有14%。而经过1900-2000这一百年的时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55%,取得了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非凡成就。1950年世界上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84个,1970年增至84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1970年间由71个增至157个,1980年达到234个。根据美国《全球2000年报告》,全球已有400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  相似文献   

3.
地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城市客运交通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很多国家都把地铁看成是世界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铁的一个国家。自1900年开始在巴黎建设了第一条地铁线路以来,现在全国四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已开发了地铁交通运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交通量迅速增长。乘车出行量增大,私人机动车愈来愈多,如南方  相似文献   

4.
世界大城市联合会是由各国首都或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的政治、行政、技术方面的领导人和决策者组成、主要以交流和探讨大城市发展的信息和政策为宗旨。现有会员100多人,主要来自纽约、伦敦、东京、莫斯科和巴黎等大城市。理事长吉罗(M·Guraud)是法国国会议员。联合会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或工作组,定期会晤,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各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中期阶段,大城市数量和规模以更高速度增长的大城市化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而在城市化中、后期这一规律不再发挥作用,中小城市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有生力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就全世界而言,大城市人口比重将于2019年停止增长,特大城市人口比重则于2046年停止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衰落。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在区域化规律的作用下,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被大城市和特大、超大城市所扩散的辐射力带动,形成连绵发展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国际人口研究机构和人口专家对世界人口的有关问题作了预测:一、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62亿。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100亿。二、印度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10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63200万,非州的尼日利亚人口将比现在增加四倍,达到50900万,超过苏联和美国跃居世界第3倍.三、到2000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即超过30亿。四、墨西哥城将成为人口最多的城市。到2000年,墨西哥城的人口将超过日本的东京一横滨区(现有2540万)而达到2630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五、发达国家将会出现城市“空洞化”的  相似文献   

7.
刘梦阳 《经营者》2013,(10):190-197
通过详细剖析美国波士顿和英国伦敦的汽车限制政策,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汽车限制政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1937年,洛杉矶出现了第一次交通大堵塞。此后,人们就不断被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所困扰。1970年代,在美国的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和纽约等大城市,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交通拥堵。在欧洲的雅典、哥本哈根、巴黎、伦敦等大城市,在亚洲的东京等大城市也是一片拥堵的景象,车辆时速都不到20公里。1989年,伦敦创造了堵塞车辆长达53公里的纪录。1997年夏天,巴黎的  相似文献   

8.
论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兼论我国大城市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50年代制定城市发展方针以来,提法多变,但始终坚持“控制大城市规模”。对此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支持这一提法的同志以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和工业出现向大城市以外疏散的现象为由,认为“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并不是普遍的规律,而仅仅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阶段性现象”;另一部分同志则认为人口集聚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城市存在一个超前发展的规律。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显然与二次大战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有关。1987年,英国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大城市规模过份膨胀所带来的危害。由于人口和工业的过份集中,不可避免地导致交通拥挤,能源紧张,污染严重,就业困难,住房和用地不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有计划地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使城市人口与城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已成为人口城市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谈到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时,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控制外地人口的机械迁入和建立卫星城以疏导市区人口,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但小集镇在促使人口  相似文献   

10.
东京大阪伦敦居前三甲,中国香港列第9位,北京上海分列第19位、第30位同样一杯咖啡,在东京卖3.80美元,在纽约卖3.40美元,而在伦敦只要3.27美元。近日,国际咨询企业美世咨询有限公司对全球144个大城市的物价作了一番调查。该公司日内瓦办事处6月20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大城市中,日本东京、大阪和英国伦敦分列世界物价最高城市前3位,中国香港位居第9。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联合国世界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库的最新数据,从总体和分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存在大城市化现象,少部分国家和地区正在步入大城市化时代.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阶段,大城市化现象最明显.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化居于主导地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中国目前的大城市化发展处于正常范围,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前景来看,大城市化居于主导地位都是大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12.
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大城市在我们的想像中巍然耸立。人们依然把这些地方与财富、希望和未来相联系。过去的半个世纪,是属于大城市的: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已从2个增加到20个,有如今已声名显赫的里约热内卢,墨西哥城和孟买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联合国世界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库的最新数据,从总体和分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存在大城市化现象,少部分国家和地区正在步入大城市化时代.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阶段,大城市化现象最明显.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化居于主导地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中国目前的大城市化发展处于正常范围,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前景来看,大城市化居于主导地位都是大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目前有城市360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2个,城市人口17547万,如果到2000年城市人口发展到4亿,仅接近目前世界平均的40%城市化水平。为了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新增加的2亿多城市人口必将大部分流向中小城市。而小城市因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原因,接收有限,势必促使中等城市发展。中等城市和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的发展,即可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又可弥补小城市的不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在实践中易于实现。这首先是因为,中等城市分布面广,多数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三十多年的建设,有相当的规模和设施,利于大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进行工业、技术、智力转移和人员流  相似文献   

15.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着重介绍了纽约、伦敦、悉尼、新加坡和东京五城市城市规划过程中对适应人口的变化、加速经济增长、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阐述了这些城市规划经验对我国各大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包括纽约、伦敦、东京、中国香港等,这些人口密度高居世界前列的城市在规划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去应对因人口的变化、经济的增长,以及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因素的挑战。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国外的一些城市建设开发的做法值得中国城市去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联合国的世界城市人口大数据库,对1950年至2015年世界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世界城镇化进程存在"特大城市偏好"现象,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镇化贡献显著增长,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稳定,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大但不断下降;我国城镇化的超大城市贡献已与世界典型国家相当,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低。建议应准确认知我国"城市"实质,积极发挥我国城市第二战略空间作用,实施区域差异化城镇化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以健康有序的城镇化政策来协助落实国家的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个控制大城市人口的方针,已为大多数同志所接受。近年来,围绕这一方针,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城市功能角度,谈谈控制大城市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1月24日至30日,“全国大城市人口问题和对策讨论会”在成都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发起的。来自全国25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代表、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大会。大会领导小组就我国城市发展总方针、控制大城市市区口人规模、大城市人口的合理分布、城市暂住流动人口等四个主要问题,组织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一)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总方针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我国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大城市的不断出现及其人口迅速的增加,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加强,人们对大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视与日剧增,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苏联有关方面的学者在报刊上经常发表文章,组织专题学术讨论会,研究讨论这些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