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丽娜 《经济论坛》2006,(11):73-74
一、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基础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指企业所有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所有权的意义就在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谁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角度看,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基础有如下三种不同的理论。1.资本雇佣劳动。有些学者认为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最有效率的,由此形成“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治理模式。按照这种理论,企业是股东的,其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2.劳动雇佣资本。随着专业性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增大,有学者认为,由劳动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有效率的,由此形成“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它具有状态随机依存的性质。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安排相互对应。从企业所有权理论演进的历史与现实考察,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的趋势必然是沿着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在讨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过程中,不少人都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要加强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则要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然而,根据这种理解,在现代企业的资产中,除国有资产外,还有法人资产和个人资产之分;企业虽对上述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但资产的直接所有权却归于出资者。这样,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就既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又拥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那么,这种出资者的双重所有权,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股份公司的实际状况呢?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有权的激励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所有权规定了其主体可以从企业的剩余中获取与其努力程度相适应的收益,因而对主体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具有激励功能。企业所有权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引导企业所有权主体的行动方向,二是为企业所有权主体提供持续的动力。企业所有权主体可以分出资者(或股东)、经营者和生产者三类,由于他们各自的责权利不同。所以,企业所有权对他们所起的激励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非人力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的边界——企业理论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理论是第一个关于不完全合约和企业合并的正式模型 ,其核心内涵是在不完全合约和潜伏着“敲竹杠”问题的环境中 ,非人力资产所有权如何影响交易参与人的关系专用性投资。通过考察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概念框架发现 ,它不能对企业边界的决定提供恰当的和充分的解释。企业不仅仅是解决“敲竹杠”问题的机制 ,合并也不是解决“敲竹杠”问题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企业所有权安排——相关理论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进兵 《经济经纬》2007,59(1):105-108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作为一个"黑箱"存在的,只要把各种生产要素投入进去,它就会按最大化利润原则自动把产品生产出来.科斯《企业的性质》的发表,标志着对企业的研究重新回到了现实.企业是什么、企业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有何不同、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规模和范围是如何决定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企业的所有权和内部雇用关系是如何决定的、企业"两权"分离下的委托人与代理人关系怎样、如何进行激励、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问题,成为企业理论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企业所有权内涵和主体是随着企业所有权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本文认为 ,企业所有权内涵演进经历了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和归属性控制权四个阶段 ;企业所有权主体经历了出资者主体 ,合伙人主体 ,股东和经营者主体 ,股东、经营者及生产者主体 ,股东、经营者、生产者和债权人主体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民营化改革的所有权结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贞发 《财经研究》2005,31(7):40-50
现实中的产权改革是复杂的,存在许多介于纯公有企业与纯民有企业之间的中间形态,文章试图解释这些复杂现象,在不完全合同框架下,扩展了HSV模型,研究了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同配置效应,强调了所有权结构安排对管理者行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认为所有权结构选择是社会福利与效率间的权衡问题.另外,文章还简单探讨了合同完全程度和市场竞争对所有权结构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所有权何以成为"绝对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正 《经济学家》2002,(4):118-119
所有权何以成为"绝对权利"?从根源上说,是由于存在先于"所有"的"占有",即有事实上的"占有"在先,所有权不过是对这种"占有"的法律认可而已.马克思在谈到"罗马人最先制定了私有财产的权利"这种所有权制度时指出:"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可见,所有权之所以成为"绝对权利",并不是因为它从来就是权利,而是因为它首先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有权是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合称.通过对企业理论的梳理和剖析,抽象出"风险承担和剩余创造"这一关于企业所有权理论研究的二元逻辑起点,并对该逻辑起点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然后,从二元逻辑起点出发,详细分析了以风险承担和剩余创造为导向的相关因素对企业所有权安排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积极应对来自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通过阐述企业所有权结构与资本结构,并分析二者的相互影响关系,认为坚持企业所有权与资本结构优化应遵循的原则:不阻碍企业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本收益率,适度弹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徐义群 《当代经济》2009,(12):126-127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在企业所有权分享与安排的作用.会计信息不仅仅提供了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其中的收益表还反映了企业所有权的分享安排;未来的不确定性又决定了这种所有权安排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即什么状态下谁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所有权结构的理论,将激励和监督统一在一个所有权结构模型中,其中,激励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可实现收入,监督因素制定则决定了管理者对收入的转移量。利用这一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承包制和公司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国有资产(或国家股)不存在明确的利益主体,因此,它在企业中也不适合作为监督主体而存在,为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可行的办法是让其“搭便车”,也就是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进行重组,通过引进监督实体来优化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股份制对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是必须的,但不是充分的。只有借股份制的契机,优化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才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价值和企业所有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拓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现代“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改变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得以孕育的客观条件。在出资、创业、管理三种职能分离的当代大型企业中 ,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包含创业者、管理者及专业资本经营者在内的组合劳动。相应 ,剩余价值也由过去的资本独占演变成了由资本与劳动分享。而两者的分享比例则受创业必要资本量和劳动的人力资本特征(创新性、可测性 )等变量的影响。至于资本报酬及资本所有权的原因 ,则是资本的稀缺性。简言之 ,劳动分享净剩余的根源是劳动知识化 ,而资本分享净剩余则源于资本稀缺性的继续存在。本文最后简述了上述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上通过会计业绩、托宾Q值来研究所有权结构与企业业绩不同,文章以1999~2001年中国1 077家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不同所有权结构下企业产出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企业的产出效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部分支持了Demsetz为代表的所有权结构与企业业绩无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企业理论关于现代公司所有权安排的一个命题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应。由委托人和代理人共享企业所有权,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代理成本最小化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本文分析了所有权共享安排的两个缺陷:一是所有权共享安排命题的隐含假设不一定成立;二是忽视了现代公司的产权博弈契约性质和公共领域属性及其导致的共同财产问题,解释了所有权共享安排失灵的原因,强调了外部权威对签约后的机会主义者履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企业所有权安排与人力资本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虹 《经济与管理》2004,18(2):42-43
本文探讨了由于企业中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不同比例关系而形成了不同的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所有权安排产生影响。为了有效的激励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必须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稍权做出最优分配。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企业性质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新制度经济学过分强调了企业的交易属性,忽视了生产属性,因而没有得出正确的企业所得权安排结论。企业性质具有生产性和交易性,企业结构是二维结构,即资本结构和制度结构,这决定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不仅在形式上、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且在实质上也都应该分享企业所有权,追求自身利益,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应根据财产所有权原则和贡献原则享有其产权份额相称的权益;从多期模型看,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份额将增大。  相似文献   

19.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而企业所有权安排又是产权制度安排的核心。它直接涉及到公有产权的变革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决定企业治理结构的科学性,是个理论上必须搞清楚、实践上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企业的契约性出发,对企业所有权作出规范:分析了决定企业所有权归属的因素;考察了企业所有权归属的历史演化和状态依存,它既是第二部分的证明,又是第二部分的深化;最后提出了国有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政策建议。企业所有权的含义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典型的关系性契约,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契约是当事人在地位平等、意志自…  相似文献   

20.
企业理论关于现代公司所有权安排的一个命题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应,由委托人和代理人共享企业所有权,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代理成本最小化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本文分析了所有权共享安排的两个缺陷:一是所有权共享安排命题的隐含假设不一定成立;二是忽视了现代公司的产权博弈契约性质和公共领域属性及其导致的共同财产问题,解释了所有权共享安排失灵的原因,强调了外部权威对签约后的机会主义者履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