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王滨 《银行家》2014,(4):94-97
正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已经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其中的佼佼者当属以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它们将互联网平台资源与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整合,创新出了包括P2P小额信贷、移动支付、余额宝等众多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及产品,这些业务模  相似文献   

2.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风起云涌,余额宝、网贷平台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机构正在迅速崛起,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基金公司等企业的强强联合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运营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面前,商业银行应何从应对?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信息技术特点、存在的风险与分析,提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挑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最新业务进展情况,分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阐述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并基于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展望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其市场主体日趋多元,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P2P网贷将引领发展,同时全行业将被逐渐纳入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很多传统的金融业务转向互联网渠道,金融领域原有的格局不断被打破。这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大举“入侵”传统理财市场,以P2P平台为依托的网贷搅局信贷市场,淘宝基金店、腾讯微信支付、众筹……互联网金融产品以“短、平、快”的方式令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金融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5.
蔡郑华 《时代金融》2015,(2):106-107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时下金融业内热词,并且在我国发展迅速,对我国整个金融产业尤其是银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将从银行业零售业务角度出发,先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进而简述现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业零售板块业务的影响,并针对发展情况和具体现状提出了几点启示。当前,我国金融创新业务蓬勃发展,P2P、P2C各类型网贷、余额宝各类宝宝类产品、网上银行、云金融等新兴业务的受众度越来越广,由此逐步开启我国金融探索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它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将大众带入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甚至对生活方式改变产生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因其快捷支付、操作方便等优势,与传统金融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使金融业内展开激烈竞争,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模式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以下将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功能进行阐述,以便我们能通过现象挖掘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时下金融业内热词,并且在我国发展迅速,对我国整个金融产业尤其是银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将从银行业零售业务角度出发,先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进而简述现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业零售板块业务的影响,并针对发展情况和具体现状提出了几点启示。当前,我国金融创新业务蓬勃发展,P2P、P2C各类型网贷、余额宝各类宝宝类产品、网上银行、云金融等新兴业务的受众度越来越广,由此逐步开启我国金融探索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它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将大众带入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甚至对生活方式改变产生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因其快捷支付、操作方便等优势,与传统金融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使金融业内展开激烈竞争,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模式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以下将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功能进行阐述,以便我们能通过现象挖掘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2010年以来,我国迎来了互联网金融的第二波发展浪潮(冯娟娟,2013),互联网金融在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互联网企业的推动下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多方牵动银行业的神经。第三方支付、网络充值、P2P等一系列网络金融业务都是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它依靠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正悄然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向传统银行业发起挑战。尤其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在线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微信理财通、百度百发、京东小金库以及苏宁零钱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也陆续登场。这些网络理财产品的收益变化与它们同商业银行的博弈环境息息相关(陆安琪、邹正方,2014)。  相似文献   

8.
封莉  张松 《中国信用卡》2014,(11):70-74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化网络、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逐渐以互联网金融的形态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余额宝、P2P信贷、网上保险、线上融资等新应用层出不穷,这些变化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银行家》2014,(3):10
正编者按:近两年,在"阿里小贷"、"余额宝"、"微信支付"等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下,业内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伴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会颠覆人们的金融生活,就像它颠覆新闻、音乐和零售那样。不管是电商推出金融服务产品,还是成立小贷公司,抑或节节攀升的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金融而言,都意味着本不平静的水中,突然杀出了几条左冲右突的鲶鱼。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传统银行业概莫能外。对于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将给金融业带来什么影响,业界存在不同声音,有些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会颠覆传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4,(6)
自去年六月份以来,一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纷纷涌现出来,这些线上理财产品因其高收益,低门槛,操作便捷等优点,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但是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却被大部分用户忽略,本文以余额宝为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朔 《会计师》2014,(3X):62-63
自去年六月份以来,一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纷纷涌现出来,这些线上理财产品因其高收益,低门槛,操作便捷等优点,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但是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却被大部分用户忽略,本文以余额宝为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金融改革的浪潮中,阿里金融以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等独具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备受追捧与争议.与此同时,其所属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就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和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革命、云计算,大数据这三大互联网浪潮的涌现,深刻根植于这三大浪潮的互联网金融在全球快速发展,并呈现出第三方支付、电子银行,P2P网贷,小贷,众筹平台、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和互联网证券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以3G/4G、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使传统金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3年被媒体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银行服务的覆盖面,满足用户的需要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线上融资、网络保险、移动支付以及P2P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潜力不可估量。深入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发展,是加强  相似文献   

15.
从人民银行颁发第一张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开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便驶入快车道。而随着余额宝、阿里小贷等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已经从支付领域扩展到整个金融领域。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传统金融机构应该从哪些业务和领域着手,驶入互联网金融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网络社交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风起云涌,余额宝、P2P、网络金融社区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机构正在迅速崛起,互联网和金融业强强联合对传统运营模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南方日报》撰文说,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在普及方面将成为普惠金融,向上发展将成为智慧金融,从效率来说将成为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不仅对传统金融运营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更将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甚至可能让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利用自己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格局,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的金融工具。诸如: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新兴金融业态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在理财产品市场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线上基金产品异军突起,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风暴。主要基于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发展背景下对互联网基金理财模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4,(12):55-55
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异军突起,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金融领域,抢食互联网金融市场“蛋糕”。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依旧凶猛,余额宝一枝独秀的时代很快过去,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模式兴起,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背景,通过对比,了解其特点和优势。并以余额宝为例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理财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时代金融》2014,(3):34-35
余额宝、理财通、定投宝……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一个接着一个,让一向淡定的银行不得不出招应对,先是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接着是利率一浮到顶,再就是理财产品收益不断提高,直到推出银行端的P2P网贷高收益理财产品抗衡,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存款外流,2014年无疑将是银行打响反击战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